[成長語錄]多勞多得,既調(diào)動了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勞動能力和理財能力。
[成長故事]我上小學時不光貪吃頑皮,而且一要零花錢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弄得爸爸媽媽很是頭痛,這方法那點子地試到我念小學三年級,爸爸給來了一招“按勞分配”——將我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逐一寫出來,并按難度大小依次計分,每月按得分多少予以獎懲,付給零花錢,以改變我亂花錢的習慣。
我得知后自然堅決反對,尖著嗓子抗議,強烈要求爸爸媽媽收回這套“改革方案”。可經(jīng)不住他們的誘導,我答應先試行一個月,前提是保證我每月30元零花錢一個子都不能少。
爸爸媽媽輪流督陣。每天等我做完作業(yè)后,他們不是教我怎樣使用洗衣機、天然氣灶等技能,就是教我疊被子、拖地板等家務活。而且,我每完成一項家務,經(jīng)驗收達標后,爸爸媽媽都按計分標準記在考核本上,以便月底兌現(xiàn)。我開始很來勁,學每種家務活都一絲不茍,可一旦入了門,貪玩的毛病便犯了,總想溜之大吉,惹得爸爸媽媽只有連壓帶勸地讓我有始有終。
好不容易熬滿了一個月,爸爸媽媽當著我的面一筆筆算我應得的獎金。令我喜出望外的是,總計達45元2角9分,我感到從未有過的興奮。媽媽說:“這是第一次發(fā)獎金,就多給你5角錢吧!”我不禁高呼:“媽媽萬歲!”
從第二個月開始,我做家務的勁頭明顯增強,一有空閑就忙著做家務讓爸爸媽媽驗收登記。第二個月領了46元5角獎金。
我不光自覺地給爸爸媽媽擦皮鞋掛衣服等來爭取新設立的“貢獻獎”,還開始向媽媽咨詢怎樣到銀行存錢。我已在不知不覺中對零花錢有了新的認識,不但不再亂花錢。還有了理財意識。
[成長感言]爸爸媽媽用按勞分配的辦法,調(diào)動了我的積極性,讓我一改往日的貪吃頑皮,從勞動中找到樂趣,使我對勞動有了新的認識,而且有了理財意識。
幫爸爸媽媽分擔家務,讓我和他們的心貼得更近;管理零花錢則讓我增長了理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