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很想提高成績,但總是沒有恒心堅持學習,因此成績總也難以提高。要知道,一個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做任何事都無法堅持下去,最終肯定是一事無成。我們應該盡早地鍛煉自己,做事情有始有終,一心一意。恒心毅力是一種心智狀態(tài),所以是可以培養(yǎng)訓練的。那么,如何克服自己的弱點,戰(zhàn)勝自我,增強自己的毅力呢?
首先,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動機。許多心理學家指出:動機在學習中是個很有效的因素,如果學生缺少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習過程中,就難以具備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穩(wěn)定愉快的情緒及優(yōu)秀的意志品質,這就給完成學習任務帶來一定的困難。
其次,面對失敗、挫折的挑戰(zhàn),要“發(fā)憤而起”。古今中外,無數(shù)成功者的足跡,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只有具備奮發(fā)向上的志向,才會有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才會走向成功。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智力處于激發(fā)狀態(tài)時,意志對行為的調節(jié)在大腦皮層形成優(yōu)勢興奮中心,使人的智力充分地超常發(fā)揮,科學上稱之為“智力激發(fā)”,這也許就是強者逆境成才的主要原因吧。由此,我們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成績落后而郁郁寡歡。
第三,認真分析自己,找出優(yōu)勢,總結點滴的成功經驗,恢復自信。學習上遭遇挫折的時候,可以轉移一下視線,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露一手,發(fā)揮自己的長處,體驗一下成功的樂趣,重新認識自己;還可以找一找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曾做得比較好的事情,盡量發(fā)現(xiàn)自己“堅韌”的一面。改變“我學習就是不可能持之以恒”的錯誤偏見,增強堅持到底的自信心。
第四,有意識給自己規(guī)定些天天必須做的事。韌性是一種心理耐力,意志的磨煉,必須在日常行為中進行。培養(yǎng)韌性,可考慮一些具體的方法。如每天背一句名言,或要求自己每天早上跑500米遠的距離等等。將某一活動安排在每天同一時間進行,形成習慣,努力做到“今日事、今日畢”。記住莎士比亞的話:“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xiàn)在。”日做一事,不放棄每一次實際鍛煉的機會,有助你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作風。
第五,采取自我暗示、自我激勵等方法提高意志力。如先讓自己進入安靜狀態(tài),用一些樹立信心、鼓勵自己的話語進行暗示,增強自制力。也可采用自我命令、自我監(jiān)督、自我鼓勵等方法,如在醒目的地方,寫上相關的格言、警句,可時常督促、鼓勵自己。林則徐為了克服自己愛發(fā)脾氣的缺點,在住房里高懸著“制怒”二字的牌匾。這種利用某種外物提醒自己警惕和克服弱點的方法也是可以采用的。
另外,也可倡導“自我競賽”,要相信:“今天總比昨天好,明天會比今天更好!”要充分肯定自己細小的進步,及時勉勵自己,常對自己說:“我能堅持,我行!”“試一試,再堅持一下!”這有利于增強自信,讓自己堅持到底,出色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