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年輕貌美,不僅擁有碩士學位,而且年紀輕輕便在公司獨當一面,是令人羨慕的“白骨精”。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在不久前公司組織的例行體檢中,小王被查出罹患了甲狀腺癌,而且已經出現了頸部淋巴結轉移。
在醫(yī)學臨床上,像小王這樣年紀輕輕就患上甲狀腺癌的白領女性并不少見。在各醫(yī)院腫瘤科的病房里,甲狀腺癌患者60%~70%都是20-40歲的年輕女性。流行病學統(tǒng)計表明,女性甲狀腺癌患者明顯多于男性,發(fā)病率約是男性3倍,而且以沿海地區(qū)居民居多。
甲狀腺癌之所以出現女多男少的特點,與甲狀腺承擔的生理功能有關。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承擔著攝取和存儲碘的功能,同時合成和分泌影響細胞代謝、胎兒和嬰幼兒發(fā)育等功能的甲狀腺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內的女性激素,很可能參與甲狀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體內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甲狀腺癌發(fā)生。年輕女性處于生命旺盛期,體內激素水平是一生中最高的,因此容易出現甲狀腺癌。
碘攝入過量也會影響甲狀腺正常生理功能,增加患甲狀腺癌危險。居住在沿海城市的居民平時較多攝入海產品,而且愛吃腌制海產品,不但可引起甲狀腺相關疾病,更為甲狀腺癌埋下隱患。所以,年輕女性平時應堅持食用碘鹽,不用額外補碘。
精神因素對內分泌器官的影響較大,因而,保持樂觀的情緒有助于預防甲狀腺癌。2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精神壓力過大的白領女性、有家族甲狀腺癌病史、沿海地區(qū)居民等甲狀腺癌高發(fā)人群,至少應每年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1次體檢。
甲狀腺癌并非想像中那么可怕。手術是首選的治療方法,術后可酌情給予甲狀腺素片治療、碘131和化療。其中,乳頭狀癌、濾泡癌和髓樣癌手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80%,部分患者可以長期生存。未分化癌預后較差。必須接受正規(guī)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