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股市牛氣沖天,人人都在炒股,湖北襄樊市一位叫李娟的女孩,見炒股形勢好,便順勢開了一家專供股民“談股論基”的“股民吧”。
開個“股民吧”
李娟27歲,之前是一家外資企業(yè)的辦公室主任。自從買房后,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便成為她夢寐以求的事。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李娟賺錢的勁頭一直十分充足。
2005年年底,到處都在流行炒股。那時,單位的同事只要一有空閑就是侃股。哪只股票有錢賺,哪只股票適合買入,又有哪只股票需要清倉。同事們開始還只是小部分參加侃股,后來,小部分股民炒股賺了錢后,帶頭的效果就立竿見影了,李娟身邊的朋友、同事一下都涌進了股海,成了股市中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散戶。
李娟也跟家里借了2萬元錢入市。她運氣很好,一個月就賺了7000元。同事知道這事后,紛紛讓她出謀劃策。于是每天下班后,三五個同事便浩浩蕩蕩地來到李娟的家里,開起了“股民會”。后來,同事的朋友也參加了進來,人數(shù)越來越多,忙著招待的父母累得都快散架了。
一個星期天,李娟陪男友去買彩票,見彩票點人頭涌動,好不熱鬧。進去一看,原來是“彩吧”在搞聯(lián)誼會,很多會員正在講自己買彩票的故事呢!怏怏地從人群里擠出來,李娟一下想到了自己頗為苦惱的家庭“股民會”,自己能不能開家“股民吧”,像“彩吧”一樣招攬會員呢?當時,她將自己的想法跟男友一說,他也贊成,說反正新房買了也沒錢裝修,不如將房子稍微整理下,然后將那幫股民引到新房去,免得影響父母生活。于是,李娟開始張羅起來。
當侃股大軍再度殺到時,李娟便將他們帶到新房里。除了同事,同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都來了。就連一些從未炒過股的新手也紛紛加入了侃股大軍。
之后,李娟在墻壁上貼了一張公告,標明收費標準。同時,還請廣告公司制作了精美的霓虹燈招牌。就這樣,2006年2月,只在晚上營業(yè)的“股民吧”開業(yè)了。
讓股民樂掏錢
剛開張那段時間,生意出奇地好。這緣于朋友們的捧場,每人每晚收5元錢算服務(wù)費,贈送一瓶飲料。一個月下來有近千元進賬,這讓李娟很興奮。但日子一久,人漸漸少了,一些以前風雨無阻的侃股高手漸漸在“收費”服務(wù)中疏遠了。
為了吸引老朋友、老顧客,李娟絞盡腦汁想主意。首先就是改善“硬件”,借了錢將房間的裝修提升了一個檔次,還添置了沙發(fā)、電腦,裝上寬帶。同時,她正式去工商局注冊,申領(lǐng)了營業(yè)執(zhí)照。在“軟件”方面,李娟不惜“大出血”,訂了七八份針對股票和基金的專業(yè)報刊,并且開通了手機股票頻道,以便及時掌握股票信息。
這一番折騰,真起了效果。就拿那些沒訂報的股民來說吧,他們?yōu)榱俗房磳I(yè)報刊上的新聞,每天只得到“股民吧”看報、看資料。其實算起來他們也實惠:在“股民吧”,花5元錢不但能閱讀到七八份專業(yè)報刊上的股市新聞,還有免費茶水供應。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李娟發(fā)現(xiàn)來“股民吧”的股民,其實很多在炒股方面并不精通。于是,她組織了一些比較有經(jīng)驗的老股民現(xiàn)身說法。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股民中也是這樣。股民們更愿意來“股民吧”了,因為說不定哪天自己就在這些股市精英的指導下,創(chuàng)造財富神話呢!
漸漸地,“股民吧”里的客戶群體穩(wěn)定下來了,每天都有20來個客人。而身為老板的李娟一個月下來,2000多元輕松進賬。
巧經(jīng)營生意旺
后來,李娟又花了200元錢在城市網(wǎng)站上刊登了廣告,被吸引來的客人就多了。這其中,不乏一些賦閑在家的家庭主婦和專業(yè)股民,他們有的是時間,可以一整天都泡在吧里。
針對這種情況,男友慫恿李娟干脆把工作辭了。他覺得好好經(jīng)營“股民吧”,收益一定會比工資高。得到男友的支持,李娟沒猶豫,馬上遞交了辭職信。
“股民吧”全天營業(yè)了。那些賦閑在家的主婦股民,便成了吧里的常客。李娟組織了“股市掃盲班”,讓老股民以講座的方式給這些大嫂大姐們好好上了一課。同時,李娟還請證券公司的證券分析員,給股民開了個“股市進階班”的講座。
幾個講座完了,效果非常好。很多人由以前的盲目跟風炒股、湊熱鬧炒股變成了理智炒股、靠分析形勢炒股,投入資金時,也不像以前那樣跟賭博似的一股腦兒壓在某只股票上,而是通過分析,長線短線并用,各種行業(yè)股票齊頭并進。
一年多后,男友也辭去了工作,全身心地幫李娟打造“股民吧”二分店。現(xiàn)在,實在忙不過來了,李娟又招聘了5個服務(wù)員,專門為股民們服務(wù)。(編輯/若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