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邏輯學是高等院校的中文、新聞或文秘與辦公自動化等相關專業(yè)的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學習普通邏輯學不僅有助于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揭露邏輯錯誤、批駁詭辯論,更重要的是學習普通邏輯學對于提高人們思維和表達的準確性和縝密性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對很多高校學生來說,普通邏輯學是一門比較陌生的學問,很多學生在學習之前,有較強的神秘感和畏難心理。因此,我以為普通邏輯學的教學應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這是使學生很快消除神秘感和畏難心理并很好地接受普通邏輯學知識的一個有效手段。
從日常生活中包含的邏輯知識現(xiàn)象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普通邏輯學在很多人看來是抽象的、深奧的,因而也是難學的。其實邏輯知識存在于我們?nèi)粘I畹暮芏喾矫?,我們許多人也常常在運用邏輯知識,只不過這種運用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無意識的。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包含的邏輯知識現(xiàn)象,并恰當?shù)赜脕韺胄抡n,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區(qū),人們對自己的父母會有不同的稱謂,可以叫爸爸、媽媽,也可以叫爹、娘,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父母時則可以稱家父、家母;西紅柿學名又叫番茄,土豆學名又叫馬鈴薯……類似的生活現(xiàn)象不勝枚舉,教師可以由這些司空見慣的生活現(xiàn)象入手,使學生很輕松地懂得,這在普通邏輯學上稱之為不同語詞表達同一概念;在講授類比推理時,教師則可以從聽診器的誕生、飛機的上天導入。據(jù)說,聽診器的發(fā)明,就是受到了敲擊啤酒桶以推斷桶內(nèi)啤酒多少的啟發(fā)(也有說是受到了敲擊翹翹板的這端就能從另一端聽到聲音的啟發(fā)),而我們?nèi)祟惾缃衲軌蜃杂傻卦谒{天翱翔,很明顯是得益于鳥類的飛翔,其實生活中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類比推理開始的。仿生學,可以說就是一門專門應用類比推理的科學,例如人們根據(jù)蛙眼具有準確跟蹤空中飛行目標的特異功能,研制出了能跟蹤衛(wèi)星、監(jiān)視空中飛行目標的“電子蛙眼”;根據(jù)蝙蝠具有發(fā)射、回收超聲波的功能,發(fā)明了能測定、跟蹤空中目標的雷達……如果教師在講授普通邏輯學知識時能先從這些生活現(xiàn)象說起,再由此導入新課的教學就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普通邏輯學并不神秘,并不遙遠,也不抽象,它就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用處還很大,這樣學生就可以較為順利地接受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同時也能夠增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常以學生熟悉的事例來闡明教學內(nèi)容,這樣將有助于學生接受新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目的
我們知道學習普通邏輯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證思維的正確性,而正確思維的首要條件就是概念明確。所謂概念明確,就是既要明確概念的內(nèi)涵,也要明確概念的外延。具有屬種關系的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具有反變關系,即概念的內(nèi)涵增加則外延縮小,概念的內(nèi)涵減少則外延擴大。概念的這一特點,單從文字表述上看,學生很難明白。為了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這個知識點,我們可以以學生在數(shù)學課上學過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為例:三角形是指三條邊首尾順次連接構成的圖形,而等腰三角形則是有兩邊相等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則是指有一個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顯然:“等腰三角形”這個概念相對“三角形”這個概念而言,增加了本質(zhì)屬性,因為它除了要具備三角形的屬性以外,還要有“兩邊相等”的屬性;而“等腰直角三角形”這個概念相對“等腰三角形”這個概念而言,也增加了本質(zhì)屬性,因為它除了要具備等腰三角形的屬性以外,還要具備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屬性;也就是說從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再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概念的內(nèi)涵依次增加,可概念的外延(即具備這些屬性的對象)卻依次減少了。反之,從等腰直角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再從等腰三角形到三角形則概念的內(nèi)涵依次減少,而概念的外延依次擴大。由于這個事例是學生較為熟悉且極為通俗的,因此學生很快理解了具有屬種關系的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間的這種反變關系,為后面進行概念的限制與概括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我認為在教學示例的選擇上,教師一定要多下功夫,盡量選擇學生熟悉的、較為通俗的例證,這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中的邏輯現(xiàn)象,學以致用,鞏固教學成果
教師在講授普通邏輯學知識時,要努力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使學生認識到學好普通邏輯學對提高我們的思維和表達的準確性和條理性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此,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搜集一些常見的邏輯錯誤,然后運用所學知識和學生共同分析錯誤在哪里。如,教師要一名普通學生做一件事,如果這名同學覺悟不是很高,他可能會嘀咕:干嘛要我去?我又不是班干部。乍一聽,這話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仔細分析,會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使用了這樣一個三段論:班干部應該起帶頭作用,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不應該起帶頭作用(自然不該我去做這件事。相信這種情況絕不只是在校園里才有,生活中非常常見)。我們知道,三段論推理有這樣一條規(guī)則:前提中不周延的項結論中不得周延。而在上面的推理中,大項“起帶頭作用”在前提中是肯定判斷的謂項,不周延;在結論中是否定判斷的謂項,周延。這就違反了三段論推理的規(guī)則,因而是錯誤的。通過這樣的分析討論,學生對普通邏輯學的基本原理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徹了,普通邏輯學的教學在學生眼里也不再是空洞的說教,從而更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做到了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推動了教學的深入進行。
總之,普通邏輯學的教學應該努力做到化難為易,深入淺出,讓學生在輕輕松松中掌握知識,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遵循的一貫原則,也應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一直追求的目標。
作者單位:河北化工醫(yī)藥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