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聾兒由于聽力損傷,導致語言發(fā)展滯后,從而影響著他們的認知、個性及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但聾兒和正常兒童一樣,其心理發(fā)展及生長發(fā)育均遵循兒童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喜歡游戲是他們的天性。體育游戲不僅具有鍛煉身體的價值,而且在滿足聾兒活動愿望,激發(fā)聾兒愉快心情、豐富聾兒生活經驗、發(fā)展聾兒智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等,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應充分利用體育游戲的價值特點,寓教于樂,促進聾兒全面、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游戲 聾兒 和諧發(fā)展
體育游戲也稱運動游戲或活動性游戲,是以體育動作為主,并具有一定的情節(jié)、角色、規(guī)則、娛樂性和競賽性的體育活動。聾兒由于聽力損傷,導致語言發(fā)展滯后,從而影響著他們的認知、個性及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但聾兒和正常兒童一樣,其心理發(fā)展及生長發(fā)育均遵循著兒童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喜歡游戲是他們的天性。而體育游戲既可以增強聾兒的體質,又可以培養(yǎng)聾兒的感情,還可以促進聾兒個性及社會性健康發(fā)展,更能提高聾兒的智力。因此,對聾兒的教育既要有特殊性,又應當有普遍特點,讓他們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得到較全面的發(fā)展,經常對聾兒開展體育游戲是十分必要的。
開展體育游戲的必要性
1.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體育游戲一般是由一種或兩種以上身體動作練習組成。通過反復的游戲,可以使這些動作更加熟練,幼兒的身體素質和動作能力得到提高和發(fā)展。且通過適當的活動量,促進幼兒的生長發(fā)育,增強體質,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但自身條件的制約,聾兒較正常兒童缺乏一定的鍛煉。而長期以來,在康復教育過程中,還存有一些誤區(qū),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均將大部分時間用在語言康復訓練上。這樣聾兒游戲,運動的時間就相對減少,從而影響聾兒的體質。因此,體育游戲對聾兒尤為重要。
2.獲得愉悅的情緒情感。聾兒聽力的缺陷,導致伙伴范圍狹窄,游戲的時間相對減少,容易形成低落的情緒。但聾兒和正常兒童一樣,對游戲非常感興趣,在體育游戲過程中,可充分調動聾兒的積極性。有了興趣,其情緒也很愉快。反過來,良好的情緒體驗,可進一步激發(fā)聾兒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能培養(yǎng)聾兒活潑開朗的性格。而愉快的情緒,開朗的性格,促使聾兒愛說愛問,更有利于其語言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聾兒良好的品質及社會適應能力。大多聾兒存在著任性霸氣的個性,這與他們的身體殘疾、親人、過分保護有關。而切他們對親人的依賴性很強,不愿單獨接觸社會。由于聽不見或聽不清別人說話,又難以表達自己的想法,無法和健全兒童一起玩,自卑而膽怯。因而導致社會接觸面窄,社會知識貧乏,社會適應能力較正常兒童差。而體育游戲都有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這就要求聾兒在游戲當中,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游戲規(guī)則,所以對培養(yǎng)聾兒自我控制能力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體育游戲中,還要求聾兒和同伴相互配合、協作,才能共同完成游戲任務。因此,又是培養(yǎng)聾兒良好社會適應能力和集體觀念的好機會。同時,還能培養(yǎng)聾兒誠實、勇敢、果斷、能吃苦的良好品質。
4.促進聾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聽力的不足制約著聾兒在認知能力方面較正常兒童遲緩。而在體育游戲過程中,需要聾兒集中注意力,還要具有一定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要敏捷活躍,這些都有助于聾兒智力的發(fā)展。同時,在情節(jié)、角色上要運用大量的語言。因此,對提高聾兒對語言的理解及表達也是很有幫助的。其次,體育游戲中,還包含許多簡單基礎知識,如簡單的自然常識、安全知識、空間知識、數概念等知識。在老師指導下,有效的擴大和豐富聾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從而提高聾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
體育游戲的具體事實及要求
1.每個游戲都要有明確、具體的目的。幾年來,本著這樣的目的,我們對聾兒開展了大量的體育游戲,并融入了聽力語言訓練。例如“聽一聽,誰在叫”的游戲,它的教育目的是,提高聾兒聽覺注意能力,訓練聾兒語言表達能力。具體做法是:請一位聾兒站在前面,老師給他戴上某動物頭飾,但不能讓他看到。其他聾兒按某動物頭飾發(fā)出叫聲,并模仿該動物的動作繞場地跑一圈,請這位聾兒猜一猜,并說出是什么動物。按規(guī)則不斷更換動物頭飾,讓每個聾兒都輪流游戲。這樣就把枯燥的教學內容融入有趣的游戲情節(jié)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增添了樂趣,更重要的是發(fā)展了聾兒的聽覺語言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2.游戲的內容、活動方式上必須符合該年齡段聾兒的發(fā)展水平。根據本班聾兒特點、實際水平,我們盡可能使開展的游戲既能吸引聾兒,激發(fā)聾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又能通過游戲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如“兩人三足走”的游戲,它的教育目的是:訓練聾兒反應的靈敏性,培養(yǎng)聾兒的競爭意識及相互協作的能力。該游戲的動作多,難度大,活動量也較大,比較適合大班聾兒。因為大年零組的聾兒基本活動能力已發(fā)展較好,動作靈敏,協調能力也較好,認知能力也逐步提高。同時也具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一定的責任感和集體觀念。他們喜歡競賽性的游戲及需要體力與智力相結合的游戲。小班聾兒則不同,他們的體力、平衡能力、競爭意識及相互協作能力均很差,如果讓他們來玩“兩人三足走”這類較復雜的游戲,他們肯定做不好或完成不了,因而很快就沒了興趣。反之,如果讓大班聾兒去玩“聽一聽,誰在叫”的游戲,由于內容、規(guī)則較簡單,玩上幾遍同樣也沒了興趣。因此,教師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應選擇適宜的符合各年齡組聾兒的游戲,讓聾兒喜愛,百玩不厭,同時又能有目的、有意識促進聾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總的來說,體育游戲不僅具有鍛煉身體的價值,而且在滿足聾兒活動愿望,激發(fā)聾兒愉快心情,豐富聾兒活動經驗,發(fā)展聾兒智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等,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應充分利用體育游戲的價值特點寓教于樂,促進聾兒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馨.學前兒童體育教育[M].北京師范出版社.
[2]孫喜斌,梁巍.聾兒早期康復教育[M].華夏出版社.
[3]華愛華.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寧夏殘疾人康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