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江蘇徐州、鹽城、連云港三市的語文試卷中不約而同地出現(xiàn)了陸游的《游山西村》這首詩,雖然出題的角度、考點的設置有差別,但都體現(xiàn)了對詩歌鑒賞能力的要求。先來看試題: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古典詩詞講究煉字,首聯(lián)中的“足”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頷聯(lián)描寫了怎樣的情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何意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江蘇徐州中考試題)
3. 品讀詩歌,展開想像,描繪詩人初來農(nóng)家時見到的情景。(不超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詩歌的第二聯(lián)流傳成了千古名句,請你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8年江蘇鹽城中考試題)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聯(lián)寫景中蘊含哲理,耐人咀嚼。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8年江蘇連云港中考試題)
無論要解答怎樣的試題,參透詩作本身是前提。
《游山西村》是陸游的著名詩作。詩人用明朗的筆調(diào),描繪了山村景物和農(nóng)家習俗,生活氣息十分濃郁。全詩四聯(lián),圍繞“游”字層層展開。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不僅寫了農(nóng)家人的相約,還刻畫了主人款留的盛情。“莫笑”、“足”都很有表現(xiàn)力:既像模擬主人的口吻,又像是詩人在贊嘆,傳達出了山西村農(nóng)民的淳樸和好客。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山行情景。這是人們走生疏山路常有的體驗,但它又跟人生的某種境遇相契合,因而便越出了自然景物描寫的范圍,而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闭鎸懮轿鞔逅娝小:嵐穆暡唤^于耳,原來是農(nóng)民在迎接社日的來臨。禮法都還保持著古老樣式,表現(xiàn)這里的人們淳樸厚道,和睦安寧。它突現(xiàn)了山西村的精神風貌,傾注了詩人的一片深情。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睂憵w途中的愉悅之情和重游的期望?!叭粼S”是“如果可能”的意思,是詩人的設想、希望,并不是要得到誰的允許?!盁o時”是“隨時”的意思,即想什么時候就什么時候。正是因為這次的“一日游”印象美好,詩人才有多日游、乘月游的期望和設想。其熱愛家鄉(xiāng)、熱愛鄉(xiāng)親之情溢于言表。
這首詩主線突出,層次分明。不著一個“游”字,卻處處切“游”,讀來親切感人。
【試題解析】
第1題是品味煉字題。解答時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感情上去把握它的內(nèi)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時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一個字的作用。參考答案:“足”字表達了農(nóng)家款待客人傾其所有的盛情。
第2、4、5題是名句賞析題。解答時要結合詩歌的主題和作者的意圖。參考答案:第2題,頷聯(lián)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水環(huán)繞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難辨,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用來比喻在困境中出現(xiàn)希望或轉機,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第4題,可從景色優(yōu)美、充滿哲理、對仗工整等方面去分析作答。第5題,詩人描述了山水縈繞的迷路感覺與移步換形又見新景象的喜悅之情,人們可以從中領悟到蘊含的生活哲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出現(xiàn)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第3題是想像描述題。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像,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詩化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答案要求寫出出場的人物(詩人和村民)、景物和場面(擺的酒席)等。
第6題是主題情感題。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我們對詩歌主題思想和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領悟。解答這類題目,要用一句話概括詩歌形象的特點,并根據(jù)所描寫的形象特點推斷詩人的情感態(tài)度。參考答案:表達了作者對淳樸、閑適的田園生活(農(nóng)村生活)的喜愛(向往)之情。
總之,對于詩歌賞析類的試題,應對的前提是:了解和準確把握詩人的情感、詩歌的主題和意境。無論是對詞語的品味、名句的賞讀或者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都一定不能離了上面這個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