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解黑龍江省主要燃煤電廠粉煤灰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及其應(yīng)用情況,采用低本底HPGeγ譜儀對樣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進行測量。依據(jù)國家標準GB6566-2001,對其進行比較分析,結(jié)果表明,采集的粉煤灰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屬于正常水平,屬A類建筑材料,不受應(yīng)用限制。
關(guān)鍵詞:粉煤灰;核素;天然放射性
1 引言
粉煤灰是燃煤電廠排放的主要廢棄物,約占燃煤總量的5%-20%。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對廢棄物的再利用越來越得到重視,尤其是粉煤灰產(chǎn)品二次利用和增效取得了可喜成績,但由此帶來的環(huán)境影響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研究表明,煤中含微量鈾、釷、鐳等天然放射性元素,燃燒后,煤灰中的放射性物質(zhì)直接或間接排向周圍環(huán)境,污染環(huán)境。雖然大部分粉煤灰的放射性元素含量符合國家標準,但由于煤種及燃燒過程的不同,一部分粉煤灰中的放射性元素會超標,因此,對粉煤灰放射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粉煤灰主要用于建材工業(yè)、建筑工程、筑壩以及造地、造田等領(lǐng)域,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利用各類裝修材料進行建筑物室內(nèi)、外裝修已成為時尚。本文以黑龍江省內(nèi)主要燃煤電廠的粉煤灰為調(diào)查對象,報道了粉煤灰核素測量的全過程,并結(jié)合最新國家標準(GB6566-2001)進行分類分析,對粉煤灰的綜合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2 樣品采集與制備
2.1 采集樣品
在各電廠的除塵器灰斗、灰?guī)?、灰倉等處采集粉煤灰樣品,用專用采集塑料袋密封包裝,現(xiàn)場填寫采樣記錄和貼上樣品標簽,在一點連續(xù)采樣6次,每天取樣2次,間隔8小時,每次0.5Kg,3Kg作為一個灰樣,4家電廠共采集粉煤灰樣品16個。樣品運至黑龍江省科學院技術(shù)物理研究所同位素應(yīng)用重點實驗室進行制備,分別編號存放于瓷托盤中,自然通風晾干。
2.2樣品制備
對處理過的粉煤灰樣品進行研磨、過至顆粒小于80目。將過后的粉煤灰進行加熱、烘干48小時。將烘干后的粉煤灰裝入φ75mm×70mm的標準樣品盒內(nèi),用天平稱重,進行蠟封并貼好標簽。每份樣品密封保存2周以上以備進行測量。樣品制備使用的主要設(shè)備有:瓷托盤五個、粉碎機一臺、80 目網(wǎng)、樣品勺若干、烘箱一臺、天平一臺、電爐子一個、石蠟、標簽及φ75mm×50mm的標準測量容器[1]。
3 測量儀器及方法
3.1 標準樣品
采用國家計量科學研究院提供的含有已知活度238U、226Ra、232Th、40K核素的混合標樣,其中各核素活度為:238U:645Bq·kg-1;232Th:59.9Bq·kg-1;226Ra:120Bq·kg-1g;40K:415Bq·kg-1。
3.2測量儀器
測量儀器為美國PGT8008多道γ能譜分析儀、高純鍺探測器、鉛屏蔽室、杜瓦瓶、DELL工作站等。系統(tǒng)主要技術(shù)指標:其能量分辨率為1.96keV(對60Co1332.5keV),相對探測效率為28%, 對137Cs 康普頓抑制系數(shù)為4.02,該系統(tǒng)已累計工作數(shù)千小時,測量了大量的樣品,在測量過程中采取了嚴格的質(zhì)量保證措施。系統(tǒng)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提供的60Co標準源進行能量刻度采取了嚴格的質(zhì)量保證措施。在測量過程中包括每個樣品測量時間24h,每個電廠測量四個標樣,各類標樣循環(huán)測量。
3.3 測量方法
采用最新國家標準方法GB6566-2001。使用高純鍺(HPGe)γ能譜儀,通過對本底、標準樣品及粉煤灰樣品中的γ能譜測量,應(yīng)用能譜相對比較分析法,確定粉煤灰樣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6Ra、232Th、40K的含量,進行分類分析。
4 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
4.1 粉煤灰核素含量
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測量結(jié)果以A表示,利用C表示測量樣品的比活度(Bq/kg),σ表示其不確定度,按誤差傳遞公式[2]計算得出(K=2)。
樣品核素比活度計算公式為:
式中,C:檢驗樣品比活度;A0:標準樣品比活度;nX: 檢驗樣品計數(shù)率;n0: 標準樣品計數(shù)率;nb: 本底計數(shù)率;mX: 檢驗樣品質(zhì)量;m0: 標準樣品質(zhì)量;D: 衰變校正系數(shù)。
4.2 放射性核素含量評價指標
放射性核素含量評價指標依據(jù)《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標準》(GB6566-2001)給出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限值,對不同點電廠的粉煤灰進行對比分析,來判別粉煤灰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是否滿足國家限制標準[3]。
4.2.1 內(nèi)照射指數(shù)(internal exposure index)
內(nèi)照射指數(shù)是用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本標準規(guī)定的限量。
表達式為:
式中: IRa-內(nèi)照射指數(shù);
CRa-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鐳-226的放射性比活度;
4.2.2外照射指數(shù)(external exposure index)
外照射指數(shù)是用建筑材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2Th、226Ra、40K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別除以其各自單獨存在時的標準規(guī)定限量之和。
表達式為:
式中: Ir-外照射指數(shù);
CRa、CTh、CK-分別為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放射性比活度;
4.3 分類分析
國家標準GB6566-2001中對建筑材料的原料按其放射性水平含量多少分為三類。A類 : 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OK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時滿足IRa≤1.0和Ir≤1.3,A類建筑材料產(chǎn)銷與使用范圍不受限制;B類:IRa≤1.3和Ir≤1.9,B類建筑材料不可用于Ⅰ類民用建筑的內(nèi)飾面,但可用于Ⅰ類民用建筑的外飾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內(nèi)、外飾面;C類 :不滿足A、B類建筑材料要求但滿足Ir≤2.8的要求。C類建筑材料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飾面及室外其他用途。
結(jié)論
通過對黑龍江省內(nèi)主要燃煤電廠的粉煤灰進行核素測試分析,所測樣品在建筑領(lǐng)域內(nèi)屬于A類產(chǎn)品,產(chǎn)品的使用和銷售不受范圍限制。盡管粉煤灰具有放射性,但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進行改良, 將粉煤灰應(yīng)用于筑路、回填及造田,制作保溫材料,生產(chǎn)水泥等領(lǐng)域作為一種原料而得到廣泛應(yīng)用。在我國原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低于世界其他國家,粉煤灰的應(yīng)用前景將十分樂觀。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譜分析方法.GB11743-89.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9.
[2]趙志祥,周德鄰.數(shù)據(jù)測量和評價工作中的數(shù)學處理.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4.8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李北城(1953-),男,研究員級高工,主要從事核電子學與過程控制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