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然
這是一個在華為內部流傳很廣的故事:1992年前后,華為因貨款回收太慢,現金鏈出現嚴重問題,全體員工連續(xù)幾個月沒有發(fā)工資,士氣低落,部分員工甚至打起了退堂鼓。天無絕人之路,此時華為突然收到了一筆貨款。于是,公司高層聚在一起研究這筆款子怎么用,總裁任正非也實在拿不準究竟該怎么辦才好。
最終。一個剛進入公司不久的女員工站了出來,幫任正非做了決定——先發(fā)放員工的工資再說!于是。等待多月的員工們領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資,干勁兒馬上提了起來。
此前公司內部出現的各種問題一下子迎刃而解,新產品也很快被研制出來。華為終于走出了困境。
這個臨危之時挺身而出的頗具決斷力的女人就是孫亞芳——在華為中被稱為“左非右芳”的二當家。
孫亞芳畢業(yè)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進華為之前在政府部門從事通信工作,1992年進入華為,后升任市場和人力資源常務副總裁,1998年任華為公司董事長兼常務副總裁至今。
出現在公眾場合的孫亞芳留給人們的最深印象便是舉止優(yōu)雅,說話“和風細雨”。不少人認為,孫亞芳的口才和風度俱佳,正是她被任命為董事長的關鍵原因。華為體系奠基人
由于專業(yè)上的特點,華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男性社會”,但孫亞芳這個弱勢女子卻成為了這個“男性社會”的董事長,不能不說自有其過人之處。
華為董事長一職是在1998年華為遇到了一些風波的情況下設立的,由于孫亞芳在對外協(xié)調方面的出色能力,任正非提議由孫亞芳出任董事長,負責外部的協(xié)調,自己則專心做內部管理。
當初任正非宣布孫亞芳任董事長時說,他認為孫亞芳的最大功績是建立了華為的市場營銷體系。而這套市場營銷體系,對企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并因此領先于其他通信設備制造企業(yè)。
有華為內部人士評價說,在華為的所有部門中,市場、研發(fā)和人力資源3個部門是對華為貢獻最大的。但華為最讓競爭對手膽寒的是它嚴密的市場體系。而不完全是靠技術優(yōu)勢。與對手在技術上差不多的情況下,華為總能通過市場獲得更大的優(yōu)勢。而孫亞芳在華為大部分時間主管人力資源和市場。華為嚴密的市場組織體系,充分體現了孫亞芳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有位華為的員工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98年,華為制訂職能工資體系,其中的一個關鍵工作是把全公司的職位評出“職位等級”。
在一次全公司確認“職位等級”的會議上,由于我的領導有事缺席,市場部派我參加,會上我把市場部的“職位等級”表拿給孫亞芳看,她看了一眼后問我:“你們部長看過了嗎?”我一怔說:“應該看過吧?!睂O亞芳非常堅定嚴肅地說:“不能是‘應該,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此后,每次我在使用“應該”時。都在掂量其中的分量?!耙欢ㄒ压ぷ髯龅轿弧?,是那次與孫總談話后我一直謹記的。
孫亞芳職業(yè)生涯的另一大成就是對華為人力資源體系的建立。華為從1996年開始了風起云涌的人力資源體系的建設,可以說這項舉措對華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像華為這樣的高科技企業(yè),如果沒有了人才,它就和一個倉庫沒什么區(qū)別。正是科學的“選、育、用、留”的人力資源體系,讓華為在人才隊伍的建設上取得了相對于競爭對手的明顯優(yōu)勢,同時也奠定了華為在1996年后迅速成為中國通信制造業(yè)龍頭老大的地位。
通信專業(yè)出身的孫亞芳對行業(yè)的發(fā)展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認識。她早早就提出,要使通信制造業(yè)走向繁榮,“只有運營商贏得利潤,贏得生存能力,設備供應商才能生存。因此,昔日的競爭對手可以成為合作伙伴?!?/p>
也就是說,通信制造商不僅要同運營商合作,而且要在競爭的同時加強彼,此問的合作?;谶@種理念,華為不斷與業(yè)界同行合作,例如3COM、西門子、NEC、松下、摩托羅拉等企業(yè),都是華為的合作伙伴。
接過任正非的權杖
華為的企業(yè)文化是“土狼”文化: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在這種文化中,引進的高層領導者很難融入這種強勢文化中,華為內部通過奮斗成長起來的創(chuàng)業(yè)者也很難接納外界坐享其成的經理人。因此,華為未來的接班人只能產生于公司內部,這幾乎成了不爭的事實。
在任正非的高管梯隊中,孫亞芳給外界的印象較為深刻。1996年1月。每年一度的市場總主管整訓活動中。孫亞芳發(fā)動了一次震驚企業(yè)界的群眾運動——帶領市場部所有正職干部集體辭職。由此引發(fā)了“員工怎樣跟隨公司發(fā)展”、“干部能上能下”的大討論。最后,孫亞芳還因此得到了公司的金牌獎項——把名字刻在純金的牌上,這也是華為的最高獎勵形式。
孫亞芳在華為主持過市場營銷、人力資源、海外開拓、高層培訓等工作。讀過哈佛EMBA。與雷厲風行的任正非不同,孫亞芳的管理風格是和風細雨式,細膩中講求平衡。
1998年,孫亞芳曾給任正非提交過一份報告,里面提出了三個觀點:一、知識經濟時代,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方式發(fā)生了變化,主要由知識、管理創(chuàng)造,因此要體制創(chuàng)新;二、讓有個人成就欲望者成為英雄。讓有社會責任的人成為管理者;三、一個企業(yè)長治久安的基礎是接班人承認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并具有自我批判能力。孫亞芳的這三個觀點實際上都是關于華為接班人的,雖然《華為基本法》中并沒有體現這些觀點。但它們得到了任正非的充分認同,后來還被他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孫亞芳日益引人注目,不僅僅因為她是華為的董事長,還因為她被視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之一。這個相貌秀氣、文雅的女性曾多次在貸款方面拯救華為。而她對任正非思想的影響和理解,在華為恐怕無無人能比。
智色女舵手的明天
對于任正非這樣一位個性極強又極具操作力的強勢領導人,在華為公司,聰慧、干練的孫亞芳是他最給面子又最能聽得講話的人。
有一次,市場部的高層們正討論市場策略以及人力資源的相關事宜。孫亞芳也在座。各位副總裁們正在討論之中,突然任正非從外面走進來,剛一站定就開始發(fā)表觀點:“你們市場部選拔干部應該選擇那些有狼性的干部,比如說×××(當時為辦事處主任),我認為這樣的干部就不能晉升?!?/p>
任正非話音剛落,孫亞芳就接著說:“老板,他并不是你說的那樣,你對他不了解,不能用這種眼光來看他?!比握蔷挂粫r語塞,好像只是來串門一樣,轉身就往外走,同時喃喃地說:“你們接著討論吧。”后來,這位辦事處主任于2002年升任華為的高級副總裁。
可見,孫亞芳不僅有柔的一面,更有剛的一面,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外柔內剛”。這樣一位兼具了女性細膩與男性剛韌的人物,無怪乎能擔起華為董事長的重任。
不僅如此,孫亞芳還在更多的場合起著助手、參謀、政委的作用,尤其是任正非不愿出面或不便出面的場合,由她充當特使的角色,反而會比任正非的強勢、剛烈更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及工作的推進。
2000年春節(jié)后上班的第一天,任正非給公司全體高級副總裁來了個突然襲擊——“托?!笔娇荚?,考題為“無為而治”,談談自己對治理公司的認識,兩小時內現場交卷。一些干部不知所措,孫亞芳卻寫出了“不要挽狂瀾于既倒的英雄”的主題文章,深合任正非心意。
的確,孫亞芳不是英雄。與其他副總相比,她似乎并沒有更多出眾的能力和驕人的業(yè)績。然而,她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并帶動著華為,駛向更美好的明天。
由英國人胡潤編寫的“2003中國大陸IT富豪50強”中,共有三位巾幗英雄,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孫亞芳名列第33位。這是孫亞芳首次在類似的富豪榜上出現。
進入2004年以后,孫亞芳更是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提及。在2004年度中國信息產業(yè)十大經濟人物的評選上,孫亞芳被列為候選人。在某媒體評選的中國1D0女性權力榜中,孫亞芳被排在第47位。
今天的華為,已經成為中國通信業(yè)的一面旗幟,同時也是4"國際化的公司。對于孫亞芳來說,展示的舞臺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