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建華
你知道“左”與“右”的含義嗎?其實在生活中,“左”與“右”不僅代表方位,在政治、軍事、地理、宗教以及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左”與“右”之分,人們對它是非常重視與講究的。
在政治上,古人視“右”為上,視“左”為下。唐代顏師古說:“是時尊右而卑左?!彼苑Q豪門貴族為“右族”,稱帝王的親戚為“右戚”,而被貶謫降職的人,便稱為“左遷”,有罪的人被放逐到偏僻之地,也稱“左遷”。在清代以前,凡朝官班次皆以文職居左,武職居右,故稱武官為“右列”。如國家遇到戰(zhàn)亂,則以武士為上,故稱“上武”或“右武”。這說明歷代朝廷都認識到軍隊對保衛(wèi)國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軍事上,則視“左”為大,為正,“右”為小、為副。司馬光在《赤壁之戰(zhàn)》中寫道:“遂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這里的“左右督”就是“正副統(tǒng)帥”?,F(xiàn)在我軍隊列中,排頭兵總是站在隊列“右邊”,口令是“向右看齊”,軍功章則佩帶在軍上衣的“左上方”,值勤袖章也戴手臂。
在地理上,我國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如山東別稱“山左”,江西為“江右”。福建因瀕臨東海,故又別稱“左?!?。在福州林則徐紀念館門口大墻的左門楣上,就書有“左海偉人”四個大字。福建是鄧拓同志的故鄉(xiāng),所以他除了用“馬南村”筆名撰寫《燕山夜話》雜文外,在其它詩文中還曾用過“左?!边@個筆名。
在生活中,人們多對“左”表示歧視,南方人稱“右手”為“大邊手”,稱“左手”為“小邊手”。北方人叫性格乖僻的人為“左性子”、“左脾氣”,甚至稱歪門邪道為“旁門左道”。
英國人把“右邊”與“正確的”聯(lián)系在一起,都用單詞“right”表示。難怪,非洲的岡比亞人,握手一定要伸出“右手”,否則伸“左手”就是表示侮辱對方。
我國古代就有“男左女右”的習俗。歷代皇帝的女兒公主招駙馬,在舉行婚禮拜天地時,公主居右,駙馬居左,為男左女右并行站拜。這一婚俗儀式一直沿用下來。至今在排座位、照結(jié)婚相時尚沿此習。
有趣的是我國男女衣服的開襟也有“男左女右”之分。男衣紐扣在右,扣門在左,由左向右扣衣;而女性的衣服則相反。這除了帶有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色彩外,據(jù)說與古代生活也有密切關系,當時,男人狩獵或外出多用右手執(zhí)戈揮矛,而女人抱嬰喂乳則多用左手,右手便于料理家務。
“男左女右”的習俗怎樣產(chǎn)生的呢?我國古代哲學家認為,宇宙中貫通物質(zhì)和人事的兩大對立面就是“陰陽”。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長短、上下、左右等,古人將其歸類為大、長、上、左為陽,小、短、下、右為陰。陽者為剛強,陰者為柔弱,男子行剛強,屬陽于左,女子性溫柔,屬陰于右。中醫(yī)診脈,男子取血氣脈于左手,女子則取血分脈于右手,小兒患病觀察手紋,也取“男左女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