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蘭
踢屁股有哲學嗎?
現(xiàn)代雜文作家林語堂先生 說:“有”。
什么樣的哲學呢?
林語堂說中國社會有兩個階級,即踢人家屁股者與預備屁股給人家踢者。此其一。
同一屁股,給外國人踢比給國人踢榮幸;同一只腳,踢國人比踢外國人有勁。此其二。
奴才善獻屁股,一旦得志,也最善于踢人家屁股。此其三。
踢人家屁股者有天才,獻屁股給人家踢者亦有本性。此其四。
少年血氣方剛,人家踢他他反而踢人家屁股;老成世故者被人踢顯得有涵養(yǎng),免得頭破血流,“小不忍則亂大謀”,以待升官進爵。此其五。
文人政客失意之時,對平民百姓被踢打抱不平;待其得意之時,則主張屁股本就是被人踢之。此其六。
……
踢屁股與被踢屁股,有如此之多的哲學,也是國人之特色罷。為什么有人可以踢屁股?答曰:“權(quán)勢,財勢”;為什么有人竟被人踢屁股?答曰:“無權(quán),無財”。
作品從一個側(cè)面揭示出一個千百年來中國社會上層與下層之間的利害關(guān)系。上層對下層可以支使、奴役;下層對上層的頤指氣使只能一忍再忍,或者,也有人對來自上層的“踢屁股”,覺得是榮幸,尤其是外國人踢自己的屁股,尤甚矣。
下層接受上層踢屁股,還有一個奴才與主子的關(guān)系問題。做奴才時,愿將屁股獻給主子。待到自己當上主子,則更有甚于踢奴才的屁股。
這篇雜文不僅描繪上、下層之踢與被踢的關(guān)系,尤其是指出這種主子與奴才的權(quán)勢鏈兒的形成——在于封建主義文化之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圭臬?;实厶呋屎蟆屎筇呋鹿佟鹿偬叽蟪肌蟪继呓簟籼咛亍靥呤?。這是天下有道。天下無道則反之,于是天下大亂,百姓造反。
作品除深刻地挖掘中國幾千年來封建等級制度歷史的和文化的原因之外,還特別指出:“讀書上學就是預備將來踢人家屁股的門路。”這分明是對“學而優(yōu)則仕”之抨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了書就可以當官,當了官就有權(quán),有了權(quán)就可以有一切。所以,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便極具中國特色,以至到今天,考公務員還是青年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仕途的吸引力仍是今天最有競爭力的熱門。可見中國封建文化之毒,深矣哉。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特權(quán)階層之由來,只要有特權(quán)階層,就肯定有踢人屁股者與被人踢屁股者。一句話,專制社會的兩個階級涇渭分明,人上人是人下人之命運主宰。
這是一篇政治學范疇的文章,然而作家卻生動、活潑、形象地演繹出一篇極佳的雜文作品,這不能不讓人佩服作者的高超藝術(shù)構(gòu)思。
主子與奴才,上層與下層,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之間的關(guān)系,被作品描繪成踢人屁股者與被人踢屁股者,實在很妙;而又將各種各樣的心態(tài),刻畫得繪聲繪色?!氨粐颂咂ü烧叱R虮煌馊颂哒弑硎練J慕曰:‘胡為我后?”。“弄堂中兩個小孩子打架,拳頭大的信儒教,拳頭小的信佛教”。
形象與形象性是構(gòu)成作品文學性的主要元素,而構(gòu)成形象與形象性者,既有外形描繪,又有心理(性格)刻畫,雖然雜文不能像小說、戲曲那樣細微、具象,但粗線條是應具備的。作品中除全篇用踢屁股比喻上下之間關(guān)系,還用“常坐冷板凳”、“命中有軟墊沙發(fā)可坐”、“武人將他(讀書人)踢下來,亦恭頌曰:‘這一腳踢得好?。∪欢痪?,又主張,凡踢屁股是違反民治精神?!敝贿@一句,就勾勒出讀書人的毫無立場之搖擺性。
作者未將自己置身于作品中,然而其心理及情感卻融于作品中,“在中國屁股怕踢,或一踢便喊痛,還能算做屁股嗎?”對國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軟弱、愚昧之性格之諷刺溢于言表。
作品結(jié)尾深刻而含蓄,呼喚已深入國人之心的踢屁股哲學,何時才能革除?
作者期望:一百年!作品創(chuàng)作至今,尚未到百年,踢屁股哲學是否革除?或者全部革除?當深思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省龍溪人。原名林和樂,又名林玉堂。1912年入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后任教于清華大學。1919年赴美進哈佛大學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22年轉(zhuǎn)赴德國萊比錫大學研究語言學,次年獲博士學位后回國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范大學任教。他是《語絲》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主編《論語》,后創(chuàng)辦《人間世》、《宇宙風》。1936年去美國教學、創(chuàng)作。主要作品有《剪拂集》、《大荒集》、《無所不談》。有《林語堂文選》(上下集)行世。
2008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