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增
咱們申奧成功,我也沒有覺得奧運跟我有什么關(guān)系。幾年間,對于報紙上登載的關(guān)于奧運的消息,閑時倒也會瞄上一眼兩眼,但大多數(shù)的時候卻是瞄也不瞄?,F(xiàn)在想起來,真該罵自己一句:“你還記得自己是個中國人么?”
還是今年開春吧,我家對面的那塊臨時垃圾場終于清除了,這很令我們這片住戶歡欣雀躍,因為那塊垃圾場已經(jīng)存在幾年了,雖然聚積的只是建筑垃圾,但鏟車裝卸時所揚起的灰塵,卻還是要讓人們不得不趕緊去關(guān)嚴了門窗。此外,鏟車夜里工作時的那種轟隆轟隆的怪叫,也會讓人們睡不安眠。為此,住戶們多次反對,甚至還寫了聯(lián)名信上告,可惜都未見效果。這回好了,垃圾場總算走了,人們豈能不歡欣雀躍?
誰知這還不算完,垃圾場一走,一塊美麗、幽雅,并且堪稱賞心悅目的小小花園竟然又在那里修建了起來。這樣的變化,是人們完全沒有料到的,可說是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問問這是為了什么?答曰:“為了迎接奧運?!?/p>
哦,天哪,這奧運果然是個大好事呢!而且,誰能再說奧運與你無關(guān)?
此后這些天,人們看到:不只是我住的這里,全天津的樓房、馬路、街景……都得到了修整和美化。所謂現(xiàn)代大都市,這回才算有了樣子,應該說也是托了奧運的福吧。
是呀,盛事在即,高朋來兮,打掃一下庭院,裝修一下房舍,確也在情理之中。那么,我們的這張臉,是不是也該修飾一下?
于是,媒體上便有號召,再次談到了中國人的素質(zhì)問題,提請人們注意文明禮貌。
這個文明禮貌問題,總在家待著的人,還不怎么在意,出國轉(zhuǎn)轉(zhuǎn),你的感覺就會特別鮮明。不客氣地說,我們跟許多國家的人相比,都差得遠。所謂禮儀之邦,就我所見,起碼從“文革”開始,便已進入了歷史。
此外,人們還有一個誤解,以為這只是接受文化教育較少的人的事,其實卻不然。比方說在遵時守約、在尊重他人等方面,便是許多高級知識分子都做得很差。至于我們尊貴的公務員們,當你到他那里辦事時,光他那張拉拉臉,就跟文明禮貌無緣。
算了吧,也別光說別人,也說說我自己吧。有人曾經(jīng)這樣不留情面地解讀過鄙人:“您要是不發(fā)脾氣的話,就顯得很有教養(yǎng),很有禮貌;可您要是發(fā)起脾氣來,對不起,您就跟土匪一樣!”
對此,我在先前是不以為羞的,甚至還曾自豪地開玩笑說:“這是基因問題。我們亞布力人的基因,注定了個個都是天生的土匪!”
不好意思,現(xiàn)在我老實交代:其實我本來是個好孩子,好到了見到生人都要臉紅的程度,就更不可能說臟話甚至打架罵街了,為此,那時一搞運動,我就得檢查資產(chǎn)階級世界觀和資產(chǎn)階級生活作風,仿佛文雅和文明只屬于資產(chǎn)階級,乃至“文革”一起,便理直氣壯地學會了罵人,同時也就長出了若干匪氣,仿佛這才像個無產(chǎn)階級。后來呢,后來是由于我自己對于“文革”的批判不徹底罷,這毛病竟然成了癮,想戒都難了。加之,生活中又經(jīng)常會碰到不平事,于是便焦躁,便罵人,便土匪。真真地也是太不像話了。
那么怎么辦?煙不好戒,酒不好戒,這罵人還不好戒么?便戒了吧,也算是乘一回奧運的東風。
回到奧運這事情上來,我現(xiàn)在才算認識到,奧運的確是個體育方面的盛事,但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也是個全民族的盛事。這一個思維習慣,也應該算是咱們的一個國情吧?為此,你能跑能跳能拿金牌固然好,如你不能—— 似我這樣,便順勢改改自己的毛病,與奧運的氣氛相和諧,當也不錯。
【原載2008年8月3日《今晚
報·副刊》】
插圖 / 張 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