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體校園問題小說連載之一
編者按:青春是人生一道灑滿陽光的風(fēng)景,是一首用熱情和智慧唱響的贊歌。然而,青春的校園里,花季的少年總會演繹一些苦澀抑或甜蜜的故事。我們特意以連載的形式安排刊登曾維惠的校園問題小說,意在引起社會對教育問題的關(guān)注,尤其是對處于青春期有些許“叛逆”的少男少女的關(guān)注,呼吁老師和家長能多給孩子們一些關(guān)愛,多給孩子一些理解。也許,溝通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小說的刊發(fā),不可能成為解決問題的良藥,也不可能成為解決矛盾的鑰匙。如果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深思和討論,我想這就足夠了。
曾維惠,女,生于1973年11月,重慶江津人,兒童文學(xué)作家,中學(xué)語文教師。
她在近百家少兒報刊發(fā)表兒童文學(xué)作品近千篇,在近二十家少兒報刊有作品專欄。2007年11月,她的哲理童話集《想飛的小石頭》在臺灣出版。隨即,她的哲理童話集、習(xí)慣養(yǎng)成童話集等集子,將陸續(xù)與讀者見面。她曾有多篇作品入選《感動小學(xué)生童話全集》、《2006中國年度童話》、《塑造完美女孩的好故事》等童話集。
我有老師,但我沒有得到老師的信賴;我有父母,但我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我有家,但我沒有得到家的溫暖……真正屬于我的,就只有我這顆叛逆的心。
——曉曉手記
初到三年(1)班
8月31日
早知如此,我今天就不該去報到。
暑假兩個月,我簡直足不出戶,把初一、二的知識認(rèn)真地復(fù)習(xí)了一遍。今天一大早,我就去了學(xué)校,不是為了會老同學(xué)——同學(xué)都沒什么稀罕的,我只想看看班主任冉老師臉上那美麗的笑容是否依舊。除了讀書,冉老師臉上的笑容就是我的最愛。
一進(jìn)校門,就看見公示欄下擠滿了人。我最討厭別人湊熱鬧,正準(zhǔn)備視而不見,以前的同桌楊柳拉住了我,說:“曉曉,我們真有緣,又分在同一個班。”
原來,學(xué)校搞什么人事制度改革,班主任競爭上崗,又由班主任聘科任老師,整個年級重新分了班。在公示欄里,貼滿了各年級分班及各班主任情況……
我被分在初三年級一班,班主任是全校聞名的“冷面殺手”——古老師。雖然沒和她正面過過招,但她的厲害是令我這“冷血”(那些無聊之輩給我取的)也聞風(fēng)喪膽的。
我想轉(zhuǎn)學(xué)!這種奇怪的想法在我的大腦里一閃而過。
楊柳見我不想去報到,她似笑非笑地說:“怎么,連你也怕了?”聽她這么一說,要轉(zhuǎn)學(xué)的念頭立即被我拋到了九霄云外:我從來沒有怕過老師,只有老師怕我不努力的。我憑什么怕?以冷制冷,以毒攻毒!我咬咬牙,到了“冷面殺手”的辦公室。
“姓名?”每次報到,班主任都跟查戶口的沒兩樣。
“……冷血……”不過,這聲音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很小。
“叫什么雪?改名字了?大聲一點(diǎn)!”
哼!知道我的名字還問!我不知她的腦子是不是出了問題。
“江曉,生于1988年11月,父親江明宇,家庭住址……”報了這么多年的名,報到冊上的欄目我已背得滾瓜爛熟了。說完,我頭也不回地走了。
一會兒,楊柳追上來對我說:“冷面殺手說,你該回去自修禮儀課?!?/p>
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越后悔,真不該去報到,就該轉(zhuǎn)學(xué)。
Bye-Bye,我親愛的冉老師!
Bye-Bye,冉老師的笑容!
重慶市江津李市中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