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親自踏上雪域高原的四川稻城縣的亞丁自然保護區(qū)成為我的夢想,而我已經(jīng)75歲了。我自認,年輕時候當兵打下了好基礎(chǔ),除了血壓略高,周身沒有什么大毛病,我要向自己挑戰(zhàn),也算是彰顯個性吧。
2007年9月中旬,我只身來到成都,在一家旅行社報名,選擇了稻城亞丁7日行,旅行社特意說明沿途條件艱苦,是探險攝影的特種旅游線路。早晨出發(fā),發(fā)現(xiàn)33個成員中絕大多數(shù)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50開外的只有兩人,而70歲以上的只有我一個人,全車人都對我報以驚訝的神色。
第一天沿著盤山公路蜿蜒前行,過都江堰、臥龍熊貓自然保護區(qū),就開始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巴朗山,大家都還安然無恙,但是接下來的幾天又翻越了幾座雪山,山頂積雪終年不化,高原陽光非常強烈,大家已經(jīng)有了高原反應(yīng),頭疼頭昏,呼吸急促,有人服藥吸氧。我竟然一點反應(yīng)也沒有。不過,我們沿途經(jīng)過四姑娘山、丹東、世界高城理塘,我下車提一點行李就感到吃力。
一路上只見一座座雪峰連綿不斷,開闊的河谷,飛瀑穿流其間,牧草豐茂的草原散落著成群的牛羊,還有那遠處恬靜的村莊。我們在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住宿一晚后,一清早翻越兔兒山,前往稻城兩邊的道路人跡罕至,除了石頭還是石頭。三個小時后,到日瓦鄉(xiāng)購買了150元一張的門票進入亞丁保護區(qū)。
亞丁的住宿條件非常艱苦,4個人合睡一個大通鋪,晚上木屋外霜天凍地,大家用冰水洗臉,枕著流水聲入眠。剛才還是一片陽光,頃刻之間竟然飄起了小雪。前往沖古寺5公里的路,可以騎著由馬夫牽著的小馬前往,不過我還是堅持背上干糧上山,一天中,體驗了草場、河谷、森林、湖泊、雪山各類景色。此次還是我的一次紅色之旅,途中經(jīng)過了紅軍會師的達維,遠眺夾金山,返程經(jīng)過滬定,還親自走了走大渡河上的鐵索橋。
不過,我還是想提醒朋友,在翻越兔兒山時,我在山頂休息時候不慎摔倒,所幸只是膝蓋和面頰擦破了一點皮,導(dǎo)游提醒說,這實際上是腦部缺氧導(dǎo)致的頭重腳輕,他的話不無道理,看來高原探險雖然是挑戰(zhàn)自我,但是不具普遍性,海拔5000米以上是不適宜老年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