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楚天都市報》編輯部收到了一張取款通知單,其匯款金額為1500元,匯款地址是“武漢市漢口江岸區(qū)三陽路太平街8號”,匯款人名叫“校正”。編輯部還收到一封署名為“校正”的來信,說要替母親還喬云(永)霞的債……
陰錯陽差,
母親私吞1500元匯款
在河南省新鄭市龍湖鎮(zhèn)農(nóng)村,喬家共有兄妹7人,喬云霞排行第六,家里窮得“草房頂上能看見星星”。1987年,喬云霞以462分的成績考入鄭州教育學院。這一年,她的大哥喬根法已經(jīng)到部隊當兵,還提干了。喬云霞讀大學的所有費用,都是大哥提供的。
上大學后,喬云霞和大哥的通訊員蘭明成了筆友。蘭明是湖北武穴人,1985年10月入伍到北京,給指導員喬根法當通訊員。蘭明清楚地記得,指導員一個月工資才98元錢,除了寄錢給喬云霞外,還要寄一些給弟弟、愛人。喬根法對戰(zhàn)士們十分照顧,大家都很敬重他。蘭明的脾氣不好,幾次下棋輸了后就拍桌子,但喬根法從不計較。
1987年底,蘭明被調(diào)到湖北漢川的沉湖基地工作。很快,蘭明每月的津貼漲到了30多元錢。不久,他就談了女朋友。女友家在武漢,在漢正街做生意。她常常寄錢給蘭明,一次就是一兩千元。蘭明不抽煙不喝酒,基本上都把錢存到銀行里。
1988年底,蘭明被單位送到武漢大學新聞系進修。由于喬云霞也在大學讀中文系,所以兩人經(jīng)常通信,交流寫作心得。1989年春,蘭明去北京看望喬根法。他從談話中了解到,喬根法的家境仍然困難。于是,蘭明想資助喬云霞完成學業(yè),減輕指導員的負擔。
1989年5月,蘭明取出1500元,拜托湖北襄樊籍戰(zhàn)友程斌幫忙將錢寄給喬云霞。程斌匯款時在留言里注明是幫戰(zhàn)友蘭明匯的。恰好喬云霞畢業(yè)離校,沒有收到匯款,于是匯款單被退回到武漢郵政部門。
那時,校正的母親是武漢的一名郵遞員,工資才幾十元錢,工作十分辛苦。6月的一天,校正的母親發(fā)現(xiàn)署名為“程斌”的1500元匯款單被退回來了。她趕緊根據(jù)落款地址去投遞。找來找去,她竟然找到了武漢濱江飯店的客房號。服務員說,他們的飯店主要接待軍人住宿,有的長住幾個月,這里已沒有叫程斌或蘭明的人。
找了一個多月,校正的母親還是沒有找到程斌。她有些遲疑了。她一人拉扯著兩個孩子,供他們吃飯穿衣,還要交學費。尤其是女兒經(jīng)常生病住院,生活十分艱難……想到這,校正的母親動搖了,便私自將這筆錢領了出來,雖然她知道這是一種犯罪行為。
請程斌幫忙匯款后,蘭明過了幾個月也沒有收到喬根法兄妹的回信,感到十分納悶。10月,蘭明給喬云霞寫了一封信,委婉地提到匯款的事。早已畢業(yè)的喬云霞自然也沒有收到這封信。1990年,蘭明在北京見到了指導員,但喬根法對匯款的事還是只字未提。蘭明猜測:是不是程斌沒有寄出錢?之后,蘭明跟程斌失去了聯(lián)系,1500元成了他心中的一個謎團。1993年,蘭明退伍后,在武漢做服裝生意。他每次想起這件事,心情都有些郁悶。
心神不安,
兒子尋找良心債主
轉眼十幾年過去了,校正和妹妹長大了。他們從小學讀到了大學,母親為此花費了許多心血。但是,生活艱難的母親沒有向孩子提及過自己挪用客戶1500元的事情。
2004年,校正的母親身體狀況十分不好。在臨終前,她終于說出了滿腹的心事:“15年前,我昧著良心挪用了1500元的匯款。孩子啊,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錢,你有能力一定要歸還這筆債!”
校正十分吃驚,但母親因為身體虛弱說話斷斷續(xù)續(xù),他只知道事情的大致經(jīng)過。鄭州那邊收款人叫喬永霞還是叫喬云霞?所讀的學校是鄭州教育學院還是鄭州師范學院?他母親說得不太清楚。
母親去世后,校正多了一個心結。此時,校正已大學畢業(yè),經(jīng)濟條件雖說不算很好,但還是有能力還那筆錢的。校正決定將那筆錢還上,但工作太忙了,常常打算著第二天去辦理,但真的等到了第二天,當天又有了新的工作計劃。“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校正感嘆著在心里暗罵自己是“拖沓鬼”。
2005年,在母親的一個祭日過后,校正又一次下決心辦理這件事,可是,當他靜下心來細細思索時,校正才發(fā)覺問題不少:1500元可以退,可是現(xiàn)在應該退到哪里去?退給當年的匯款人程斌、蘭明,或者收款人喬云(永)霞,都這么多年過去了,去哪里找人?
思前想后,校正決定將錢退回到母親生前的單位。2006年10月的一天,校正揣著1500元來到母親的單位。當他在大門口看到來來往往的人群時,突然產(chǎn)生一絲害怕:母親當年的行為是犯法的,如果就這樣退了錢,九泉之下的母親還要不要負法律責任?更重要的是,他一旦退了錢,單位的一些人就會知道這件事,母親一生的清白不就毀了嗎?盡管當年挪用1500元錢并不清白,可母親懺悔了一輩子,在另一個世界里還要受人唾棄,她能安心嗎?
最終,校正沒有將1500元錢交給母親的單位,而是轉身回到家中。然而在思考之后,他還是沒有想到好的辦法。校正一直十分猶豫、徘徊,心情非常矛盾:1500元錢到底怎么辦,退還是不退?不退,有違母親的遺愿;退,又該退到哪里?如果最終找到了程斌、蘭明,或者喬云(永)霞,他們會不會鄙視母親和自己?
就這樣,校正在矛盾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從2007年3月開始,校正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先是睡不好覺,后來是常常做惡夢,夢見善良的母親批評自己,夢見可憐的母親乞求自己,還夢見蒼老的母親死不瞑目……校正患上了神經(jīng)衰弱,他清楚自己的病因在哪里。
2007年9月20日,中央電視臺播放了全國道德模范表彰暨頒獎晚會??赐旯?jié)目后,校正被深深地打動了。在那么多模范面前,校正非常羞愧,忐忑不安。那一個晚上,校正徹夜未眠。最終,校正在矛盾交織中做出決定:“不管想出什么辦法,一定要替母親還上這筆良心債!但是,1500元錢退給誰呢?致歉信寄往哪里呢?”經(jīng)過一番權衡校正最終選擇了媒體。
情暖中原,
昔日“巨款”資助貧困學生
今年2月,校正給《楚天都市報》寫了一封信,并用筆名寄上1500元匯款。校正在信中說:“懇請報社幫助我母親完成遺愿,尋找程斌、蘭明、喬永(云)霞三人,向他們賠禮道歉!1500元如果存在銀行,19年該有多少利息?我本想還上利息,但不知如何計算?”
2月15日,《楚天都市報》收到了這張匯款通知單。16日,該報刊登報道,尋找匯款的主人。匯款單上的地址是“武漢市漢口江岸區(qū)三陽路太平街8號”,當記者找到這里時,此處已被夷為平地。原來,這里準備建住宅樓,原有的住戶均已搬遷。記者多方查找后,仍一無所獲。
17日,河南《大河報》得知“良心債”新聞后,從18日起開始推出互動報道。當年的收款人喬云霞在河南,那么,她如今又在哪里呢?《大河報》決定從她當年就讀的學校找起。據(jù)了解,2003年鄭州教育學院與鄭州師范學校合并,現(xiàn)為鄭州師專。18日,《大河報》記者來到鄭州師專,工作人員在標注為“鄭州教育學院87級中文專業(yè)”的檔案里發(fā)現(xiàn)了“喬云霞”的資料。工作人員說:“喬云霞在1987年考入學院,應于1989年畢業(yè)。如果當年6月武漢那邊匯款過來,她可能畢業(yè)了,所以才被退回。這個‘喬云霞’很可能就是收款人!”
該情況見報后,很快就有熱心人提供了喬云霞的電話?!洞蠛訄蟆酚浾邠芡▎淘葡嫉氖謾C后,她所說出的情況與鄭州師專提供的信息吻合!在新鄭市新煙中學教書的喬云霞十分驚訝地說:“將近20年了,我第一次聽說這件事!當年的1500元可以負擔我整個上大學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現(xiàn)在,我無法聯(lián)系到蘭明。他匯款相助的行為沒有得到回應,會不會引起他的誤會?”
20日,家住武漢的蘭明接到一個戰(zhàn)友的電話:“你趕快去買《楚天都市報》,有人在找你!”看到報道后,蘭明感到震驚與憤怒:折磨自己19年的那筆匯款原來被人私吞了!但是,當他仔細地讀完校正的信后,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沒有幫到喬云霞,幫到他們也是好的?!碧m明堵在心頭的疙瘩立刻沒有了,對喬根法兄妹產(chǎn)生了愧疚感:一是誤會他們這么多年,二是當年想幫忙又沒有幫到位。他還希望能聯(lián)系上戰(zhàn)友程斌,為曾經(jīng)的誤解道明真相。
21日,通過報社,喬云霞和蘭明聯(lián)系上了。時隔19年,兩人在電話里依舊暢談如故。喬云霞說:“雖然我沒有收到這筆錢,但這背后的情義是我們家一生的寶貴財富。”他們談起校正,更是感慨萬千。喬云霞希望借助報紙告訴校正,請他不要再為母親一念之差的行為而自責,他的行為已經(jīng)彌補了母親的過錯。
對于1500元匯款,喬云霞連說自己絕對不會要。女郵政員一念之差做了錯事,因此背負十幾年的痛苦煎熬,臨終前艱難地說出秘密,說明她是好人,自己沒有理由不原諒她!蘭明也說:“校正的母親也是為生活所迫,能在臨死前把這件事說出來,需要很大的勇氣!喬云霞不責怪她,我也不會。我同意將這筆匯款還給校正?!比欢?,幾天后,校正給《楚天都市報》寫信說:“我萬萬不能接受這筆匯款,否則我的心情會更加沉重!”之后,喬云霞在電話里和蘭明協(xié)商,決定將這筆錢捐給新鄭新煙中學的貧困學生。
2月27日,喬云霞從河南趕到武漢。到達武漢后,喬云霞買了鮮花、水果,在上海東方衛(wèi)視記者羅曼和《楚天都市報》記者張明泉的陪同下來到了蘭明家。兩人相見,眼淚汪汪,就像一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喬云霞對蘭明感慨地說:“從校正贖過的行為里,我們已經(jīng)得到了世間最珍貴的回報!”3月3日,喬云霞帶著1500元回到了母校,將它捐獻給5位貧困學生。
法眼看事這是一場誠信的回歸,也是一次靈魂的洗禮。尋找“良心債”的故事包含著人性中最真實的情感,讓每個人比照自身行為,對大家心靈都有觸動,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誠信建設。那么,校正母親截留匯款的行為,從法律上該如何定性?是否構成貪污罪?在找不到匯款人的情況下,她本應將該匯款單上繳單位,由單位上繳國庫。但從當時的數(shù)額、情節(jié)等方面看,對她可以不按刑事犯罪來處理。還有一點,校正母親的行為已超過追訴時效,況且她已離開人世,不應再追究其刑事責任。另外,是不是該“母債子還”?該不該歸還利息?如果校正從母親那里沒有繼承遺產(chǎn),則不負歸還之責。如果他繼承了母親遺產(chǎn),應在遺產(chǎn)范圍內(nèi)歸還匯款。由于這筆款屬于贓款,法律沒有規(guī)定必須計算利息。對此,校正可以不還利息。當然,如果他接受母親委托或者自愿歸還利息也是可以的。(鄭州大學法學博士周群)
欄目管理/胡小燕編輯/李賢平
E-mail:pzjl_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