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是廣東人的至愛,廣東人每天要飲湯,逢年過節(jié)、招待客人煲靚湯。廣東人不僅愛飲湯,而且特別會煲湯,廣東的湯,不僅要求好飲,而且講究養(yǎng)生保健。
一、 淮山金筍煲大骨
用料:生淮山250克,胡蘿卜100克,生姜15克,豬棒骨500克,精鹽、味精、淡奶、雞精各適量。
制法:1、淮山、胡蘿卜切成滾刀塊;生姜拍松;棒骨斬成塊。
2、豬骨飛水,撇去血沫,放入瓦質(zhì)湯罐內(nèi),注入沸水(3000毫升左右),放入姜塊,加蓋置小火上,煲3小時,加入淮山、胡蘿卜、精鹽,再煲半小時,加入味精、雞精、淡奶,撇去浮油,即成。
特點:湯汁濃白,菜質(zhì)軟爛,味道濃鮮,十分可口。
淮山能補益腑臟、強腎生精;胡蘿卜的功能為“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身,有益無損”。
二、 木瓜蜜棗煲老雞
用料:紅木瓜350克,蜜棗50克,凈老雞500克,生姜3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1、紅木瓜去皮,切成塊;老雞斬成塊;生姜切成大片。
2、雞塊飛水,撇去血沫,放入瓦罐內(nèi),加沸水、姜片,加蓋置小火上,煲3小時,加入木瓜、蜜棗、精鹽、味精,再煲半小時,即成。
特點:湯濃、菜爛、味美。
木瓜含有木瓜蛋白酶、脂肪酶、多種糖類、有機酸、維生素等,能溫脾健胃、生津通乳,廣東人常用木瓜煲豬骨、老雞、老鴨來催乳,效果尤佳;蜜棗含有多種糖類、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能補虛填損,清心潤肺。
三、 百合蓮子煲湯骨
用料:鮮百合100克,通心蓮子150克,豬脊骨500克,生姜20克,精鹽、味精、雞精、淡奶各適量。
制法:1、百合洗凈,蓮子用沸水泡漲;豬骨斬成大塊;生姜切成大片。
2、豬骨飛水,撇去血沫,放入瓦罐內(nèi),注入沸水,加入姜片,加蓋小火煲3小時,加入蓮子、精鹽,煲至骨爛、蓮子綿時,加入百合、味精、雞精、淡奶,即成。
特點:湯白、濃鮮、味美。
百合含多種元素和多種維生素,能滋陰養(yǎng)肺,清心安神;蓮子含天門冬素、多種元素和多種糖類,能養(yǎng)腎固精,健脾養(yǎng)胃。
四、 菜干黃豆煲豬手
用料:菜干100克,黃豆100克,豬手500克,蜜棗50克,生姜1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1、菜干泡漲,洗干凈,切成段;黃豆用沸水泡漲,洗凈;生姜拍松;豬手刮洗干凈,斬成塊。
2、豬手飛水,撇去血沫,放入瓦罐內(nèi),注入沸水,放入菜干、黃豆、蜜棗、生姜,加蓋用小火煲3個半小時,加入精鹽、味精即成。
特點:湯汁濃鮮。
菜干,具有通利腸胃,除胸中煩,消食下氣,和中,利大小便,止瀉等功能;黃豆可以逐水脹,除胃中熱痹,傷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臟結(jié)積內(nèi)塞等。明代李時珍說它有“治腎病、制水下氣,治諸風(fēng)熱,活血,解諸毒”的功用。
五、 歸芪花生煲牛尾
用料:當(dāng)歸片5克,北芪片25克,花生米250克,牛尾巴750克,生姜30克,精鹽、味精、料酒、雞精、生抽王、胡椒粉、小蘇打各適量。
制法:1、牛尾斬成塊;生姜拍松;花生米洗凈。
2、牛尾放入水鍋中,加入少許小蘇打,飛水,撇去血沫,放入瓦罐內(nèi)。注入沸水,加入料酒、當(dāng)歸、北芪、花生米、生姜,加蓋置小火上煲4小時,加入精鹽、味精、雞精、生抽王、胡椒粉,即成。
特點:湯汁濃香,牛尾軟爛,味美可口。
當(dāng)歸,能補血養(yǎng)肝,調(diào)經(jīng)潤腸;北芪能補氣固表,補血益臟;花生具有“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yǎng)調(diào)氣”等功效,適用于“營養(yǎng)不良,脾胃失調(diào),咳嗽痰喘,乳汁缺乏”等癥。民諺說:“常吃花生能養(yǎng)生,長命百歲勝神仙。”因花生有養(yǎng)生益壽的作用,故又名“長壽果”。
六、 南瓜紅棗煲鳳爪
用料:南瓜400克,紅棗20粒,大鳳爪400克,生姜2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1、南瓜去皮,切成塊;鳳爪斬去趾尖;生姜拍松。
2、鳳爪飛水,撇去浮沫,放入瓦罐內(nèi),加入沸水、姜塊,置小火上煲1個半小時,加入紅棗、南瓜、精鹽、味精,再煲半小時,即成。
特點:湯紅,味濃,可口。
《本草綱目》說:“南瓜味甘,性溫,補中益氣”等功用;紅棗能補氣血,益脾胃,延年益壽。
七、 黨參枸子煲烏雞
用料:黨參25克,枸杞子15克,凈烏雞500克,生姜30克,紅棗15粒,精鹽、味精、雞精各適量。
制法:1、黨參切成段,烏雞斬成塊,生姜切成大片。
2、烏雞飛水,撇去血沫,放入瓦罐內(nèi),注入沸水,加入黨參、紅棗、生姜,加蓋置小火上煲1個半小時,加入枸杞子、精鹽、味精、雞精,即成。
特點:湯鮮,味佳。
黨參,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髓;枸杞子能補血養(yǎng)陰,強精明目。
八、 白果薏米煲老鴨
用料:白果仁150克,薏米75克,老鴨500克,生姜50克,精鹽、料酒、味精、雞精、胡椒籽、花生油各適量。
制法:1、白果仁煮沸,去衣;薏米洗干凈;生姜切成片;老鴨斬成塊。
2、鴨塊飛水,撇去血沫。
3、炒鍋上火,燒熱,下花生油、姜片、鴨塊,爆香,加入清水、料酒、白果仁、薏米、胡椒籽,燒開出鍋,裝入瓦罐內(nèi),加蓋置小火上,煲3小時,加入精鹽、味精、雞精,撇去浮油,即成。
特點:湯白濃香,鮮美可口。
白果能固腎補肺,止痰平喘;薏米能健脾除濕,清熱補肺。
九、 涼瓜核桃煲羊肉
用料:涼瓜250克,核桃仁100克,羊肉500克,生姜50克,菜紅椒75克,蓀仁50克,胡椒籽、精鹽、料酒、味精、雞精、花生油、小蘇打各適量。
制法:1、涼瓜去籽,切成塊;核桃仁用沸水略泡,去衣;羊肉斬成塊;生姜切成片;菜紅椒去籽,切成塊。
2、羊肉放水鍋中,加入少許小蘇打,煮熟撈出,撇去血沫。
3、炒鍋上火,燒熱,下花生油、菜紅椒、蓀仁、姜片、羊肉爆香,加入清水、胡椒籽、料酒,燒開出鍋,裝入瓦罐內(nèi),加蓋,置小火上煲3小時,再加入涼瓜、核桃肉、精鹽、味精、雞精,再煲半小時,即成。
特點:羊肉軟爛,湯汁濃香,微苦但很可口。
涼瓜,含維生素C很高,它具有清暑滌熱、明目解毒等作用,還具有明顯降血糖作用,很適于糖尿病人食用;核桃仁“令人脾健,潤肌,黑須發(fā),去五痔”,病后虛弱,營養(yǎng)不良,神經(jīng)衰弱,便秘,動脈硬化者,每天吃幾個核桃有助于身體的恢復(fù)。
十、 小麥涼薯煲豬
用料:小麥仁75克,涼薯400克,豬1個,生姜25克,精鹽、料酒、味精、雞精各適量。
制法:1、涼薯去皮,切成塊;豬用沸水燙后,刮去白膜,切成塊;生姜切成片。
2、豬飛水,撇去血沫,放入瓦罐內(nèi),注入沸水,加料酒、小麥仁、涼薯、生姜,加蓋,置小火上煲3小時,加入精鹽、味精、雞精,即成。
小麥能補虛去損,養(yǎng)血潤肺;涼薯,含鐵量相當(dāng)高,這樣的高鐵蔬菜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幾乎可與豬肝比美,很適宜于貧血者和兒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