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天時間,坐車往返2000多公里,是不是太辛苦了?但為著這天賜良緣,為著對那塊神秘莫測的樂土的由衷向往,我們還是決定前行。
迄今為止,我到過西雙版納兩次。但每次的行程都沒有超過8天,故而對那美山美水記憶雖深,缺憾于沒能細細品味,常能跟人談起的就只有吃飯了。
到了傣鄉(xiāng),自然要吃傣味。一行人,被身著傣族服飾綠孔雀般美麗大方的導游小姐,熱情招呼到了景洪的傣家竹樓。剛下車,鑼鼓聲起,店口的一排傣家器樂歡歡快快地把我們領進了門。竹樓里很寬敞,大廳排放著十來張月亮般干凈的圓桌,竹樓的一端有一個不高的小舞臺。整座竹樓的裝潢給人一種做夢都想不到的全新感覺,這時響起的一曲《月光下的鳳尾竹》,更叫人心醉神迷。
桌上的菜和臺上的舞,幾乎是被同時端上來的,但不論是什么內容,確實都是純正的傣味。桌上有火燒豬肉、苦撒米線、涼拌生雞血、舂牛干巴絲、酸筍煮魚、樹葉炒雞蛋、菠蘿煮飯、竹筒酒等等,無論春夏秋冬,那色香味俱全,酸、甜、麻、辣、苦、臭、怪、香各味突出的菜肴,三下五除二就能吃得人渾身出汗,酣暢淋漓。臺上有傣族舞蹈、傣族民歌、葫蘆絲獨奏等等,讓人在看與聽中感慨萬千,直恨爹娘沒讓自己出生在如仙似幻的傣鄉(xiāng)。
席間,我有幸被一個翠竹般窈窕、溪水般靈秀的小卜哨邀上臺去表演節(jié)目。在這濃濃的傣味、傣情、傣意中,迷迷糊糊的我什么都忘記了,仿佛自己是窗外莽莽蒼蒼大森林中的一條小溪或一株幸福的小草,單純透亮。于是,平時極為靦腆的我毫無顧忌動情地唱了一首《小草》。不知唱得好不好,結束時臺上臺下一片掌聲?!皼]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那種獲得了生命的快樂和投入大自然的幸福與自豪,那種靈魂的充實,那種烈火般沸騰的激情,從來都不曾有過,唯愿將來還能再有。
忽然,鄰桌的人都站了起來,卻沒有要走的意思。順著他們的目光望去——呀,丟香包了!那一個個繡球般五彩繽紛的小東西,像一輪光芒四射的竹林里的小太陽,直晃人的眼。那織進小卜哨無盡心思,藏著些許秘密的香包,雖是真心實意地拋向歡騰的游客,卻不是拋向愛慕中的戀人。但無所謂,只要是在她們含情的雙眸中縫制的,只要是經(jīng)她們靈巧的小手拋出的,那一定都包含著她們內心的馨香。由于跳得太高,躥得太猛,渴望的心太強烈,我的后腦勺碰上了一位北方少女的鼻梁。沒流血,卻疼出不少眼淚,我慌忙連聲說對不起,她和男朋友卻笑了笑說沒關系。也許,置身于柔情蜜意的傣鄉(xiāng),一切的戰(zhàn)火都將熄滅,一切的紛爭都將消亡,縱然是心如鋼鐵也將變成繞指柔……終于,我抓到了一只不知是不是有意飛來的香包。
那只香包在胸前掛了好幾天,日夜伴隨著我的行蹤,直至回到家里,才小心翼翼地把它拴在妻的梳妝臺上。每每看見,似乎自己從來就不曾離開過那讓人魂牽夢繞的、綠寶石般水靈靈的版納壩子,好像自己從來就是一個幸福無比的小卜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