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晚上,我在臨湖的休閑椅上靜靜地坐著,湖是人工開挖的,少了些自然氣息,但湖這邊,我身后的樹林是原生態(tài)的,偶有風吹,野花的清香便悄然傳來。這里美好,并有無人打擾的寂寥,這是我想要的。此時此刻,我凝望著湖中的月亮。
現(xiàn)代社會物欲橫流、競爭激烈,心態(tài)浮躁的人們很少望月,但月亮一直為我們保留著它的美麗和神秘,保留著跟你心靈對話的空間。嫦娥奔月、加加林登月……剛發(fā)射不久的“嫦娥一號”繞月衛(wèi)星,從古至今,月亮一直魅力不減地吸引著我們。不僅如此,我總覺得月亮有一種精神,這種精神里積淀了中國人五千年的情感。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團圓美滿這是月亮的祝福,思親這是月亮帶來的念想。月亮這神秘而美麗的星球,離我們很遙遠,但此刻它就在我眼前,銀盤似的月亮正在湖底沐浴,慈祥著、清亮著,散發(fā)出迷人氣息。一陣風來,湖水細細碎碎躍動著,仿佛無數(shù)珠玉在閃爍,使人很容易想起一些人和事,特別是思念自己已故的親人,我守望著湖中的月亮,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父親、母親。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父親沉默寡言但極聰明能干,是建筑公司有名的能工巧匠。他除上班掙工資外,還起早摸黑,幫人家砌房砌灶筑雨漏,想方設法再掙點錢,所有的錢全部交給母親管理。那年代物資匱乏,收入很低,為了養(yǎng)活我們四個兒女,并活得健康,都有學上,光靠父親一個人的收入很難。母親在操持家務的同時,撿垃圾、推板車、幫人洗衣裳,什么臟活苦活都干過。即使后來有了固定工作,進父親所在建筑公司當小工,拎灰桶遞磚頭,上班的同時還要操持所有家務,從早忙到晚,稍有空閑便找活干。記得我小時,也曾跟著母親給商店糊過紙袋、菜場剝過毛豆、幫工地敲過石子……
在漆黑無助的夜晚,月亮帶來光明,它默默地散發(fā)著溫暖氣息。眼前的月光同唐朝李白床前“疑是地上霜”的月光一樣地白,白亮的月光映著歷史、過去和現(xiàn)在。此時此刻,除了月亮,還有什么能讓人如此這般地想念父母、想念從前?做、做、做,父母含辛茹苦地做著,即使退休后,也沒歇著,父親去住工棚看工地,母親擺小攤、出租被子,想方設法掙著血汗錢,一直做到兒女長大,學校畢業(yè)參加工作并都結婚成家,才正式在家歇著……父母質樸無私的慈愛像雨露陽光和空氣,毫不張揚地盡所能地全部給了我們。如今養(yǎng)一個孩子深感到不易,至今難以想象父母當年是如何咀嚼著不為人知的辛酸,把我們四個孩子養(yǎng)大,回顧父母走過的路,艱難著、生動著。每一次想起父母,每一回都感覺到一股暖意直抵心底,在心靈燃起人性的佛光,這是純樸善良、勤勞勇敢、節(jié)儉、堅韌的美好燈盞,指引我人生的路程……父親和母親只在晚年享了幾年福,父親比母親早走七年,88歲的父親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下午平靜地離去。父親死后母親一心念佛,焚香念佛時,眉宇間顯得那樣舒坦,神情是那樣安詳,沉浸在發(fā)自內心的平靜中,母親離去時80歲,同樣是在春天里,面色如生微笑而去。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去世時都留下一些錢,平日里兒女們孝敬的錢,居然一分錢也舍不得花,全部積攢了下來。為什么,為什么不花?。堪?,每每想到此,我長長嘆息,挖心挖肺地痛,總是感到深深愧疚,是為自己在父母活著時,除了給點錢之外而忽略了其他……
月亮就像一條溫情脈脈的引線,牽出了父母溫暖、厚重、粗糙的手,有多少時光從粗糙雙手的辛勞中流過,有多少回憶在雙手的勞作中生動呀。難忘母親在燈下一針一線縫書包,難忘父親撿回的破舊小人書,難忘低矮的老房子,難忘在父母身邊度過的歲月。在父母身邊的日子,那是一種真正無比幸福的日子,可是,永遠不會再回到父母身邊了……湖中月亮,隨著風吹湖水起伏波動,變幻莫測,美不勝收,一會兒成碎金點點,一會兒成朦朧光暈,一會兒曲折成美妙光帶,最后凝成金黃圓盤,月圓滿,人團圓,是每個人心中的企盼,有父母家可歸,有父母在等,有父母可喊,是幸福的。這種幸福的感覺,不論過去多少年,總能體驗出它那深入骨子里的濃烈,不知不覺心頭哽咽,有一種潮濕的東西在內心點點滴滴積聚,終于匯成一片感恩的湖水。人一生中的有些時光,是應該用來思念、用來感恩的。凝望月亮仿佛凝望父母的面龐,突然有一種心悸的沖動,不但想伸手撫摸,還翻滾著跟他們說說話的強烈愿望,不由自主殷殷地說:“你們在天國好嗎?只要你們過得好,我就放心……”
不知不覺中夜越來越深,風也越來越大,該回家了。我站起來,沿著樹林中的小路朝前走,我走,月亮也走,每走一步,它都陪伴著,就像我的父親母親。止步抬頭,朝天空中的月亮虔誠地久久仰視著,突然看到灰色浮云正快速聚集,不一會兒就遮住了月亮。在看似不可化解的烏云密布中,一道月光破云而出,堅定地驅散著烏云,不一會烏云散盡,月亮重新成為夜空的領袖。不知是在湖里洗過,還是被烏云摩擦過,月亮的顏色攝人心魄地美。不知這別樣的、帶有仙氣的月黃色是如何調出來的,凝望著月亮,心里有著別樣情愫。我想,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僅僅是一個晚上跟父母在一起的機會,首先我會請父母來我家吃晚飯,端上我親手燒的他們最愛吃的菜和從沒吃過的山珍海味。晚飯后,我一定會一邊一個攙著父母粗糙的手,陪著從沒散過步的他們在月光下走一走,一路上不厭其煩、認真地聽父母說話,走走歇歇,在休閑椅上坐坐。這時,我會給喜歡抽煙的父親點上一支早就準備好的中華煙,取下背著的大旅行杯,給喜愛喝茶的母親倒上一杯觀音茶。倘若有人從我仨身旁經(jīng)過,我會高興地自豪地介紹“這是我的父親和母親”……可是,這一切永遠不會再有了,淚水模糊了雙眼,是一種感動,抑或是一種惆悵,說也說不清楚。思念著父母,向天空中的月亮行著注目禮,思念如月光般鋪滿心靈,感恩使悲痛的心慢慢趨向平靜。
路旁有一大叢不知名的野花在月光下開得格外芬芳熱烈,我情不自禁上前用心摘下幾朵,重回湖邊,把它撒在湖里……
難言的雪
喲,下雪了,冬天的第一場雪在人們的驚喜中姍姍來到。一朵朵一片片雪花輕輕飄落在地上、樹上、屋頂上,行人、車輛在雪花中閃閃爍爍,蒼茫又顯溫暖。雖然大雪帶來行路不便等諸多困難,但掃雪、滾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拍雪景,大雪使小城有點忘乎所以的歡快起來……我所居住的蘇南小城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每年冬天總會下雪。雪是四季之中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最特別的禮物,風雨四季都有,唯獨雪花只在冬天降臨。風呼呼有聲,雪滴答有聲,雪聲跟風雨聲不同,異常輕微,輕微雪聲得用心去傾聽、捕捉,雪聲異常美妙,雪聲美妙在于它的聲音使世界更寧靜。雪一片片一朵朵輕微微地墜落,仿佛墜落到我內心最深柔軟處……
我對雪的喜愛來自童年,童年時沒有電視、更沒有電腦游戲,能有一毛錢進電影院看場電影已屬奢侈。寒假里盼望下雪,下雪后,孩子們一個個小老鼠般竄出來,到空地上玩雪,先齊心協(xié)力推一大雪球作身體,再滾一小雪球安在大雪球上作頭部,接著找個大瓷盆放進雪,鼓搗結實后翻出來,盆形雪塊安在小雪球上當小帽子,最后找根胡蘿卜當鼻子、弄兩粒黑紐扣或小煤塊當眼睛,截段指頭般粗長的樹枝掰成彎月形按上去當嘴巴,于是一個笑嘻嘻、傻乎乎的小雪人拔地而起,好奇地看著我們這幫小手凍得通紅、頭上冒著熱氣的孩子們先圍著它歡呼,然后開始打雪仗,玩得累了、渴了,抓把雪放進嘴里當棒冰、砂糖、冰淇淋般吃得開開心心。雪給童年帶來了一份純真簡單的快樂,這份快樂伴隨著我度過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天。
從童年喜歡雪開始到現(xiàn)在幾十年過去,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城市變大,房屋變高,生活越來越好,冬天的雪卻越來越少。雖然近10年來雪少了許多,但每年冬天下雪次數(shù)不少于兩場。去年冬天更是連雪都沒有下,這是50年來的第一次。冬天沒有下雪,我內心涌上一種刻骨銘心的失落,在失落中尋覓著雪與現(xiàn)實的內在聯(lián)系:森林過度砍伐,溫室氣體過度排放,環(huán)境污染,全球氣候變暖,冬天的雪是被我們人類自己趕走的。冬天無雪,氣溫偏高,帶來了蟲子肆虐、藍藻爆發(fā)種種危害,大自然已經(jīng)向我們人類發(fā)出了嚴重警告,我們必須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節(jié)能減排,保護環(huán)境,為自己、為子孫后代造福。讓雪花在冬天翩翩起舞,讓那份純真簡單的快樂重新回到我們身邊。
雖然如今冬天的每一天都能豐富多彩,歌廳、舞廳、網(wǎng)吧、健身房,各種去處應有盡有,但雪帶來的那份純真簡單的快樂卻無可替代。雖然城市不像曠野能讓雪花大手筆鋪展它的情懷,但它無處不在,表現(xiàn)出一種最自然、最本色、最純粹的美麗,它讓綻放的梅花少了沒有綠色相伴的遺憾,它讓枯枝重溫了別樣的枝繁葉茂。雪是冬天的靈魂,沒有了雪,冬天失去了美麗,大地失去了滋潤。尤其是每當大雪過后,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小城呈現(xiàn)出一種剛柔相濟之美,雪中漫步,徜徉在一片清冷的銀白色世界,仿佛步入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噪音、粉塵、渾濁突然消失,空氣是那么干凈、清新,使人愉悅地享受著,深深地感激著雪。
雪花飄飄,瑞雪兆豐年,在這同時雪也捎來春的消息。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拉尼娜,由于南方暖濕氣團和北方冷空氣頻繁交匯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僅與人們企盼的第一場雪相隔數(shù)天,竟然一場連一場連續(xù)下起了暴雪,鵝毛大雪從天空中瘋狂地倒落下來,到處白茫茫一片。暴雪淹沒了迎接新年的喧囂繁華和喜悅,暴雪阻擋了在小城外來打工的兄弟姐妹們想回家過年的腳步,暴雪帶來了諸多傷害和災難……面對這五十年一遇的雪災,我們上下齊心,想方設法,竭盡全力,風雪中日夜奮戰(zhàn),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抗雪災動人篇章!雪過天晴太陽出來的那一刻,許多人跟我一樣,情不自禁,歡呼起來,在歡呼的同時,打起了雪仗,堆起了雪人……
雪啊,愛你?恨你?說也說不清楚。此時此刻,我捧起一把雪,雪靜靜地躺在手掌心,別樣的滋味彌漫心靈,哎……難言的雪啊!
責任編輯 張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