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高山
我在云端看見了你
被歲月熏黑的古堡
在秋色中嚴陣以待
你的容顏一如當年的戎馬威嚴
赤色的辣椒 金色的玉粟
把云朵修煉成白石
成為子孫膜拜的圖騰
旌旗招展 羌魂依舊
我為落羽歸來這一刻
早已等待了千年
桃坪羌寨,是個神奇的地方,清爽湛藍的天空、屹立千年的碉樓、精美無瑕的羌繡,遠離了各年前的戰(zhàn)火,羌族兒女過著恬靜而溫暖的生活。傳說中的“東方古堡”,仍舊透著遠古的威嚴和神秘。
羌寨印象
在成都一路西馳,經(jīng)汶川縣沿蜿蜒的山路而上,大約40分鐘后,倚山而建的房子高低錯落有致,藍色的天空下黃褐色的碉樓巍然屹立,千年桃坪羌寨就這樣跳進人們的視野。
岷江奔騰,吊橋橫空,寨門寨子隔江相望。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羌寨暗灰的色彩還帶著遠古來的氣息,還真有些千年滄桑。過橋上山,就見兩座巍峨的碉樓矗立在羌寨中心。據(jù)說,這兩座碉樓距今已經(jīng)有2000多年歷史了,是目前我國惟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堡?!逗鬂h書·兩羌傳》曾有一段記載:“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至十余丈,為邛籠”。在這里,“邛籠”就是羌語“碉樓”的意思。由此可見,羌人建碉樓歷史算得上悠久。
據(jù)說,古羌人修建碉樓時,首先會在地面挖掘一條三四米深的溝,用片石砌成屋基,再用拌和好的黃泥漿與石頭砌成石墻,墻的內(nèi)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稍向內(nèi)傾斜。修建時不繪圖、不吊線,也不搭架支撐,全憑目測和經(jīng)驗,信手砌成。如今這些碉樓經(jīng)過數(shù)百年、近千年的風雨和強烈的地震襲擊,但是卻不斜不毀,可謂是石砌建筑一大奇觀。
每隔幾年,阿壩州人民政府都會在桃坪羌寨舉辦羌族的“火文化節(jié)”。每到這時,在兩座最高的碉樓下面,也就是寨子的中心位置,往往是人頭攢動,鼓聲震天。羌寨的男女老少都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聚集在碉樓下為自己民族的節(jié)日慶祝。
羌族是一個極其愛美的民族,在羌寨里隨處可以看到,崇尚自然的他們穿的服裝,總是繡滿了花朵、云朵。即使是男子,云云鞋上的云朵與花草也是活靈活現(xiàn),穿在腳上就有一種飄逸的感覺,而系在他們腰間的鼓肚子,上面更是百花齊放。女孩子則從頭到腳“遍布其花”,山花靈草都長在腳上身上頭頂上,仿佛都能聞出花的香味來。
有趣的導游
當?shù)氐囊晃磺济窀嬖V我們,寨子里的路錯綜復雜,不小心會迷路。我們的好奇心都被她的話調(diào)動起來了。走入一戶人家的巷道,才發(fā)現(xiàn)巷道的路忽而向左忽而向右,有時我們走在陽光下,有時又隱入黑暗里。最窄的一個巷子兩墻之間只能有一人通過,光線暗的時候還需要眼睛稍微適應一下才看得見前面的路。
走到一戶人家,門口掛著“重點保護民居”的牌子,我們剛走上石階,一個年紀大概在五十多歲的男人迎了出來,詢問我們是否要參觀,參觀是要每人收一塊錢的。看來,這里的人已經(jīng)具備了相當高的商業(yè)意識。不過想來也是,這樣的人家屋子都有上千年的歷史了,一元錢參觀一下也算是值得的。
主人看得出是經(jīng)常接待游客的那種,他指著碉樓的外墻問我們一些問題,不等我們猜完,他又自己公布答案了。這種在解說途中還摻雜提問的方式是導游慣用的方式,他學的蠻到位的。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另外一戶姓楊的一家。這家人更了不得,聽說已經(jīng)在這個房子里扎根了七十六代人了。楊家現(xiàn)在由五十多歲的楊興富“全面執(zhí)掌”。楊家有兩大特色,是整個寨子里獨一無二的。一個是他家的碉樓上上下下共有七十二道門,最奇怪是在其中—個不足一平方米的空間上,前后左右共有四道門,很多建筑學家都來研究過,并驚嘆于這樣的建筑特色,這樣的建筑特色,足以證明楊家在當時的寨子里是有很高的身份和地位的。第二個特色就是他的家是惟一有地下水網(wǎng)從家里通過的一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取水,而其他人家的取水口都設在門外。原來,羌人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理條件,在修房造屋前還人工開挖溝渠,用青石板砌成許多條暗溝,把山上雪水匯成的清清溪流自然引入村寨,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地下水網(wǎng),使得家家戶戶活動的石板下都流淌著終年不竭的“自來水”。
在楊家廳堂里,還擺著一張傳說是祖?zhèn)鲙资奶珟熞?,?jù)說坐過之后就能“前程無憂”。楊主人盛情地邀請我坐在上面,還順勢遞過來一根很長很長的煙桿,叫我擺好POSE,活脫脫一個地主婆的樣子,把同行的朋友們當場笑翻。
我的依戀
夕陽西下,陽光暖暖地斜投在岷江峽谷中,照著江岸山坡上的羌寨。高大的碉樓在陽光下開始泛著淡淡的黃,如同黃綢一般的光澤波動于風中。裊裊的炊煙從一座座石碉房頂升起,石碉房相互連環(huán)套疊。一串串金黃的玉米和火紅的辣椒,熱熱鬧鬧地裝點著古老的寨子。
一轉身,一拐角,都是那么漂亮的風景。羌族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碉樓下,生活在石碉房里,那兒是他們的家,也是他們安定和諧的堡壘。
傍晚,我和朋友們聚集于篝火旁,盡情享受羌寨主人熱心準備的羌餐。酸菜、酸菜蕎面、酸菜糍粑、酸菜攪團等,一系列的酸,全都酸得恰到好處,色香味都能使人滿口生津,還有著名的羌鄉(xiāng)臘肉,令人回味無窮。喝著清冽的咂酒,唱著一句句的“納吉納努”,處處歌舞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