硨磲(che qu),古稱車渠,形狀略呈三角形,因其殼的外表有一道道溝,呈放射狀排列,形如古代車轍而得名。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稱“海物有車渠,蛤?qū)僖玻笳呷巛?。背有渠壟如甘殼,故以為器,致如白玉,生南?!薄3岉崾巧詈X愵愔凶畲蟮囊环N,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我國的臺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南海島嶼亦有分布。長徑可達(dá)l~1.8米左右,重量可達(dá)500千克。將其尾端最精華者進(jìn)行切磨,可作為佛珠及裝飾寶石。
硨磲的化學(xué)成分含量為碳酸鈣86.65%~92.57%,殼角蛋白為5.22%~11.21%,水為0.69%~0.97%,另外還有微量元素和十多種氨基酸。其礦物構(gòu)造以文石為主,與珍珠一樣具有明顯的層狀構(gòu)造。顏色有白色、牙白色與棕黃相間等品種,且呈珍珠光澤。硬度為2.5~4,密度為2.7度。
硨磲之名最早見于東漢,我國古人將它列入玉石類。漢代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當(dāng)中,就記載了一則關(guān)于周文王被商紂王囚于羨里,散宜生用硨磲大貝敬獻(xiàn)紂王,贖回文王的故事?!侗静菥V目》中記述:由于硨磲經(jīng)歷千百年孕育生長,所積蓄的磁場能量非常大,所以有鎮(zhèn)心、安神等功效,長期佩帶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及感應(yīng),可改善睡眠、增強(qiáng)免疫力、延緩衰老、穩(wěn)定心律等作用。同時(shí)硨磲具有極高的藥用價(jià)值,能涼血、降血壓、安神定驚,特別對咽喉腫痛、小孩生皰療效極佳。除此之外硨磲還有辟邪保平安、消災(zāi)解厄、除惡聚靈和改變風(fēng)水的作用。因此硨磲被列為“佛教七寶”之一。據(jù)《般若波羅多蜜心經(jīng)》記載,此七種寶物為“硨磲、金銀、瑪瑙、珊瑚、琉璃、琥珀和珍珠”。《妙法蓮花經(jīng)·普門品》:“為求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入于大?!?。在這七種寶物中大家最陌生也最稀罕的寶物就是硨磲。三國時(shí)曹丕和曹植曾專為一硨磲碗寫《硨磲碗賦》。清代《會典》規(guī)定:二品官員上朝時(shí)佩帶的朝珠是硨磲的;六品官的頂子也為硨磲。由此看來古代能擁有硨磲的人,不是王公大臣,就是大德高僧,一般百姓很少能得到。
筆者有幸得到一串清代硨磲鑲嵌手珠(如圖),此手串是將硨磲打磨成珠粒狀后再開槽,然后將瑪瑙粉、綠松石粉和以黃金粉鑲嵌在槽內(nèi)。鑲嵌平整光滑、自然流暢,給人以富貴大氣、雅致高貴之感覺。鑲嵌圖案為藏傳佛教的藏文“六字真言”,漢字音譯為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畔(hong)。“六字真言”是藏傳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語,密宗認(rèn)為這是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蓮花部觀世音的真實(shí)言教,它包含佛部心、寶部心、蓮花部心及金剛部心等內(nèi)容,故稱“六字真言”。藏傳佛教將這六字視為一切根源,循環(huán)往復(fù)念誦,即能消災(zāi)積德、功德圓滿。因此這種手串不僅是高僧用來修煉觀世音菩薩法門的必要法器,更是藏傳佛教視為驅(qū)魔辟邪的神奇寶物。故此手珠精美,值得佩帶和收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硨磲不但得到東方人的喜愛,西方人也將硨磲列為四大有機(jī)寶石(硨磲、珊瑚、珍珠和琥珀),市場價(jià)格一路攀升。正因如此,現(xiàn)在人造硨磲也大量流入了市場,使其魚目混珠,一般人不易區(qū)分。天然硨磲在20倍放大鏡下觀察,可看到有像樹木年輪般的天然生長紋,而人造硨磲由于是用一般貝殼粉碎后加膠等物質(zhì)壓合而成,因而沒有天然生長紋,這也是鑒別天然硨磲與人造硨磲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