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在一個地方待得久了,每天上班前頭發(fā)也就不再想要精心梳理,套裝也不再想每天一換,反正大家都熟悉了么。固定的遲到,然后去吃飯,喝茶,再然后把鈔票拋出最佳弧度便心滿意足。這時就知道該換工作了。對我來說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地住上一年,就很不容易了。于是開始打聽打聽哪個地方好,覺得好就搬過去住住看。
現(xiàn)在想來,其實還是學生時搬家最容易。兩箱書、兩個衣箱就可走遍校園的東南西北。4年大學,一年一個方向住過來,給家人的信就可名符其實地說:我在流浪中成長,走過天涯海角后還是覺得家才是最溫暖的地方。如此感動著自己的信一發(fā)出,便開始等待那張零用錢的支票上能多出一位數(shù)的零。
有一次搬家到陌生的地方,說好來接的朋友因急事來晚了。我只能在雪地里等著,天黑得真快。不遠處超市里燈火明亮,人群進出。買東西,回家,做晚飯吧。突然心里面很羨慕匆匆走過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帶著快樂的,還是愁悶的表情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要去哪兒。天下著大雪的時候知道自己有一個目的地的人真幸福。那一次之后,我開始不把搬家叫搬家,只叫換住處。也不再說我的家在什么地方,只說我住在什么地方。明白了流浪不再是瀟灑的形式,只是自己沒有目的的嘲解后,就很想結婚,想買棟房子,坐個月子,生個孩子。
果真就結婚了。這是最容易的一步,所以可以先完成。我在新搬進的地方正式向自己宣布,這回可算是有家了。當真有了家,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天下雪時,我無論如何都不愿意出門去買菜做晚飯的。不過是有了一個在外行走時知道自己最終可以到達的地方。我滿足地覺得有落腳點的流浪,才算是享盡了流浪的好處。用不停的腳步換來流浪瀟灑的姿勢,又有明確的地點可以填補上流浪的東張西望和無可適從。
現(xiàn)在再搬家就不僅僅是書和衣服的問題了。兩個人就要沙發(fā),就要飯桌,就要鍋碗瓢盆,最重要的,是還要有張床。不過雜物一多也好,搬家公司來打包來搬運,來整理,比以前搬幾箱衣書還省事。原來大麻煩可在一通電話后化作不麻煩,這也算是一種搬家搬出來的經(jīng)驗吧,呵呵。先前一個人在斗室里時,總是自己感動著自己地吃著面包而不食人間煙火,對著墻壁上的影子既顧影自憐又自覺孤高自傲。而兩個人時就開始生活,才知道生活就是吃喝拉撒睡,才知道人就是人。高尚的墓志銘和卑鄙的通行證最終都會相交于人這個交點上來。故而在庸俗的溫馨中讀書,是雅是俗都只會心一笑并開始樂在其中。
(編輯·陳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