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讓人掛念的美食太多了,到大理玩一遭,一定要記住吃幾頓魚。在大理吃魚是件樂事,和白家漁民一起出海捕魚更是一件樂事——在浪花呢喃的洱海里撒網(wǎng)捕魚,在輕輕晃蕩的木船上生火烹魚吃。
酸菜豆腐魚
清澈的洱海水是由秀麗的蒼山頂上的積雪日復(fù)一日融化后,匯聚而成的。暢游在洱海中的那些鮮美的魚蝦不知養(yǎng)活了多少代以捕魚為生的白家漁民。風(fēng)平浪靜的時候他們就劃著漁船出海打魚,浪急風(fēng)高的時候他們就把漁船停泊在家門前的碼頭旁,修船補(bǔ)網(wǎng)。
小小的漁船是白族漁民蕩漾在洱海上的另一個家。白家漁民早晨天不亮就要出海了,傍晚時分才慢悠悠地?fù)u回來,他們的一日三餐大都是在船上烹煮。當(dāng)小漁船劃到了打魚的地方,布好了捕魚的網(wǎng),吃晌午飯的時辰就臨近了,火爐上土鍋里的洱海水也燒開了。這個時候,漁船上的男主人便提起撒網(wǎng)走到船頭,要不了多久,就會網(wǎng)到蹦來跳去的魚蝦。女主人麻利地收拾一番后,端起竹籮將魚蝦全倒進(jìn)了土鍋中。只見女主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舀起各式材料倒了進(jìn)去。先是半勺鹽,然后是半勺花椒面、兩勺干辣子面,接著是一大土碗酸腌菜,最后還將頭天晚上在家里用石磨子推的豆腐掰成拳頭大的一砣砣丟了進(jìn)去。十幾分鐘后,誘人的酸菜豆腐魚香便從土鍋中升騰而出,那悠悠的魚香就會順著你的鼻子溜進(jìn)咕咕直叫的肚子。沒有放油,沒有放味精,更不用刮去魚鱗,這樣的魚吃起來怎會如此爽口?吃著吃著,眼看土鍋里的魚就要吃完了,只見男主人不慌不忙地放穩(wěn)筷子,提起撒網(wǎng)又慢悠悠地走到船頭,腰身一扭,撒網(wǎng)“嗖”一聲飛了出去,不一會兒,又是一網(wǎng)魚蝦……
木瓜魚
傍晚時分和好客的白家漁民回到家里,稍坐就可以吃到白家阿媽做的木瓜魚了。烹制木瓜魚要用鮮木瓜,先將半個木瓜切成厚片和魚一起腌漬片刻,然后下鍋大火煮約二十分鐘,放點鹽,起鍋前淋入少許菜油,起鍋后撒些綠綠的小蔥花或青翠的薄荷葉就行了。木瓜魚湯白魚糯,酸香濃郁,可以促進(jìn)睡眠。如果身處異鄉(xiāng)睡不好覺的話,吃完魚后,一定要記得喝一大碗魚湯下去,然后,真心實意地謝謝白家阿媽的盛情款待,伴著洱海的濤聲美美地入眠吧!木瓜是大理地區(qū)的特色果品,外形和色澤與芒果相近,聞起來非常香,吃起來酸溜溜的。這種木瓜并不是擺放在水果店里出售的那種味道甜美的番木瓜。大理地區(qū)有幾個縣是出產(chǎn)番木瓜的,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洋茄子”。在白家人眼中,木瓜和魚蝦一樣,是少不得的吃食。木瓜已經(jīng)滲透到了自家人生活的各個角落。熟透了的木瓜可以切片曬成木瓜干后長時間保存,用木瓜干泡制的木瓜酒,有祛除風(fēng)濕的功效:用木瓜干燉成的木瓜雞,食用后能舒筋活血。
凍魚
嘗過了酸菜豆腐魚和木瓜魚,白家人做的另一道魚萊——“凍魚”也是一定要吃上一頓的。做凍魚免不了要用到白家人的韭菜根。滇西地區(qū)出產(chǎn)一種葉片寬厚的韭菜,這種韭菜不光是莖葉好吃,根須的味道更好。白家人喜歡將這種韭菜根生腌了吃,在腌韭菜根中,他們還添加了許多剁碎的鮮紅辣子和一些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鮮紅花椒。做“凍魚”選用的多為小魚,不需要去魚鱗,鍋里適量的清水燒開后將小魚下鍋煮熟,然后放入腌韭菜根再稍煮片刻后,撒入小蔥花和適量嫩姜絲就可以起鍋了。如果是在冬天,放上幾個小時湯汁就會冷卻凝固,自然就是“凍魚”了。而在夏天,凍魚涼后可以放入冰箱中,一樣也能做出“凍魚”。與大理隔洱海相望的挖色鎮(zhèn)做的“凍魚”最漂亮,有的師傅甚至還把“凍魚”做成好幾層,擺在盤里端上桌來,一層凍一層魚,頗有情趣。風(fēng)和日麗的春日里,坐在挖色自家的木樓上,一邊看窗外洱海里嬉鬧的鷗鳥,一邊品嘗那道麻、辣、酸,還有些回甜的“凍魚”,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白家人做魚烹法順其自然,其味清鮮可口。魚在真誠而又好客的白家人手里盡顯魚之本色,魚在碧波蕩漾的洱海之濱久久飄香。
責(zé)任編輯 劉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