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我國四川省為主的多個省市發(fā)生了強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物質損失終能彌補,但精神創(chuàng)傷如得不到及時干預可能會影響一輩子。
災后心理干預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災后干預應包括兩個部分,一為物質干預,二為心理干預。個體的物質損失總能在一段時間后得到恢復,但是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如果不及時干預,那就會伴隨個體一生。
有研究表明,約占70%的當事人可以在沒有專業(yè)人員幫助的情況下自己愈合其心理創(chuàng)傷;另外30%的當事人則或多或少會由此而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在日后表現(xiàn)出如焦慮、抑郁、軀體形式障礙、進食障礙、睡眠障礙、酒依賴和藥物依賴等。
對于未成年人,由于對災難事件無法進行完整的言語表達,也沒有機會給予表達,形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可能更嚴重些,更需要進行心理干預。
災難對一個人產生的心理影響
災難對個體產生的心理影響大致可分為4個方面:
(1)生理方面:失眠、做噩夢、易醒、容易疲倦、呼吸困難、窒息感、發(fā)抖、容易出汗、消化不良、口干等;
(2)認知方面:否認、自責、罪惡感、自憐、不幸感、無能為力感、敵意、不信任他人等;
(3)情緒方面:悲觀、憤怒、緊張、失落、麻木、害怕、恐懼、焦慮、沮喪等;
(4)行為方面:注意力不集中、逃避、打架、罵人、喜歡獨處、常想起受災情形、過度依賴他人等。
如何應對這些情況
問題:有兩個人,親人都去世了,其中一位卻表現(xiàn)得很樂觀,另外一位比較悲觀,這是怎么回事?
干預方法:一種情況可能是,每個人對危機反應的外在表現(xiàn)不一樣,這個人雖然在外人面前表現(xiàn)得很樂觀,但是他內心的創(chuàng)傷可能更嚴重,要給予同等的關照,千萬不能忽略他。
另外一種情況可能是,遇到災難后,個體受到的心理創(chuàng)傷程度受到個體對災難的認識和解釋、個性特征、親人和朋友給予的支持程度、適應能力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導致這位持樂觀態(tài)度的人較快地走出了心理陰影。
問題:身邊有個人,每當想起災難的事情就會很恐慌,應該怎么幫助他/她?
干預方法:首先,我們應該在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他/她的身邊,給他/她安全感。除了通過身體接觸的方式讓他/她感到身邊有人在陪伴他/她,您也可以給他/她一些柔軟的物體懷抱,如抱枕、布娃娃等。
當恐慌結束后,必須告訴他/她是因為剛才想起的事情引起了恐慌,其實他/她現(xiàn)在非常安全。如果這個人經常有這種恐慌情形出現(xiàn),建議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人員的幫助。
問題:他/她的親人在這次災難中遇難了,每當獨處時他/她就會哭泣,該怎么辦?
干預方法:首先,不要勸阻他/她哭泣,陪在他/她的身邊,讓他/她盡情的哭泣,您可以適時地遞上面巾紙讓他/她擦淚以示關心。其次,如果他/她跟您訴說遇難親人的事情,您應該靜靜的聽他/她講述,不要勸阻。
問題:災難發(fā)生后,他/她經常問起那次災難過程中的事情,要不要回避?
干預方法:雖然談論災難過程中的事情會讓人產生害怕、挫折、悲傷等消極情緒,但是不要試圖回避這些事情,應該誠實地回答他/她提出來的每個問題。
有時候,他/她會不止一次的重復問同樣的問題,您應該不厭其煩地給予認真的回答,不要敷衍他/她。
有些人認為不幸是由于他/她造成的,應該耐心引導他/她充分認識到災難不是由于他/她造成的,幫助他/她從深深的自責中擺脫出來。
問題:雖然災難過去了,但是他/她問還會不會來地震,如果再來地震怎么辦,該如何回答?
干預方法:遇到這種情況,您不能跟他/她說不會再有了,但是您可以教給他/她一些簡單的防地震措施。如果有可能,可以一起進行防地震的模擬演練。
要讓他/她清楚,不是每次地震都具有那么強的危害性。
問題:他/她會有意去尋找與創(chuàng)傷經驗有關的事物,要不要勸阻呢?
干預方法:災難發(fā)生后的前期,最好不要讓他/她接觸與創(chuàng)傷經驗有關的事物。如果迫不得已,則要讓他/她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可以問他/她這個事物讓您想起了什么,允許他/她進行充分的言語表達和情緒宣泄。
雖然直面與創(chuàng)傷經驗有關的事物有時也會有治療效用,但是一定要審慎用之,要注意這些事物可能會對個體產生的心理和行為變化。
問題:災難發(fā)生后,他/她失眠、做噩夢,該怎么辦?
干預方法:遇到這種情況,您可以在他/她入睡前陪伴他/她一會兒,跟他/她講講話,或放點輕松音樂。如果他/她一直無法入睡,則可以考慮陪他/她睡覺。
如果他/她中途做噩夢驚醒,要陪伴在他/她身邊,幫助他/她再度入睡。早晨醒來后,要告訴他/她做噩夢是正常的,不要過分擔心。
如果他/她持續(xù)68周做噩夢,建議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人員的幫助。
問題:災難發(fā)生后,搬家或全家出去旅游,可以幫助忘掉這次慘痛的經歷嗎?
干預方法:雖然環(huán)境改變,但是心理的陰影還是存在,因此搬家或外出旅游對心理恢復的幫助不是特別大,呆在原來的地方可能對心理恢復也有幫助。
問題:親人在這次災難中殘廢了,該如何面對這個事實?
干預方法:首先要接受親人殘廢的事實,給予以前一樣的關照,不要讓他/她產生被歧視的感覺,要當作一位正常人。
要鼓勵他/她多多與他人接觸,放手讓他/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完事情要給予表揚,增強他/她的自信心,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如果您現(xiàn)在經常打罵、漠視他/她,甚至想舍棄他/她,建議您去尋找專業(yè)心理咨詢人員的幫助。
(責任編輯 劉?。?/p>
本文根據浙江師范大學心理研究所李偉健 黃小忠 孫炳海編輯的《災后心理危機干預手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