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威斯敏斯特教堂地穴中有這樣的墓志銘:
當我年輕,自由,當我的想像力沒有盡頭,
我夢想改變世界。
當我長大,變得聰明,我發(fā)現(xiàn)世界是無法改變的,因而我收回眼光,決心只改變我的國家。但對國家我也無能為力。
在我垂老的時候,作為最后一搏,我決心只改變我的家人,那些與我最親近的人。唉,可他們也不可改變。
現(xiàn)在,當我臨終之時,我才懂得:如果我能先改變自己,那么我可以用自己的榜樣改變家人。在他們的感召和鼓勵下,我也許能讓我的國家變得更好,進而,天曉得,我好像甚至能改變世界。
該墓的主人在沒有改變自我的情況下,就想著改變世界,結果只能是徒勞。到臨終時,他才悟出:原來,我們只能先從改變自身開始,進而去影響周圍的人。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如何影響周圍的人,這關系到個人魅力的問題。一般來說,一個人魅力越大,影響力就越大。
那么,什么是影響力?什么是權力?權力越大影響力就越大嗎?為什么英國戴安娜王妃在被取消其王室資格后,仍然能運用她個人杰出的領導力,譴責并禁止濫用地雷傷害無辜百姓的行為?美國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印度“圣雄”甘地等,都沒有顯要的職位或頭銜,但他們都是具有影響力的杰出領導者。
顯然,權力絕不等同于影響力,領袖的影響力和他們的頭銜沒有直接關系。如果一個領導者僅僅是因為權力和職位去領導下屬,其不可能產(chǎn)生持久的影響力。
因為下屬不是因為你的個人魅力、知識和品格,而服從你、接受你,而僅僅是因為你的位高權重,不得不聽命于你,這種服從,必然會隨著你的離職而迅速消失。
那么,該如何測試和挖掘一個人的領導力呢?
著名的西方領導力大師約翰·麥克斯威爾認為,最好讓一個人去領導一群志愿者。因為志愿者們沒有必要服從領導,那么,誰能把他們領導好了,誰就是好的領導者。
麥克斯威爾博士在自己所著的書中指出:“職務對于領導力的提升不會給予附加值。真正的領導力不可能通過獎勵、指定和指派而獲取。領導力只能來源于影響力,而不可能由外人授予?!薄邦I導力的核心,是你能夠影響多少人,而不是你的權力有多大?!?/p>
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我們只能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從能做的事情做起,做越來越多的事情。同時,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不斷提升個人的魅力。這才是成功的關鍵。
《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一書,是北京大學北大國際MBA美方院長楊壯教授,在國際化領導力課堂上所講的內容。該書闡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tǒng)領導力的發(fā)展與演變,記錄了西點軍校-北京大學領導力課程的精彩全過程。
它致力于應用國外先進的管理思想、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經(jīng)濟轉型時期各類企業(yè)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培養(yǎng)既了解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又熟悉跨國經(jīng)營操作規(guī)范的高級管理人員,并幫助他們成長為有思想深度、有文化品位、負社會責任的企業(yè)家。
#9673;#9654;《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作者:楊壯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