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為美國次債危機擔憂,但是,對美國農民來說,玉米、大豆、小麥的賣出價格十分誘人。其實,精明的美國農民多年前就看到食品漲價的趨勢,他們正從全球性食品價格上漲中收獲幸福。
菲爾·福爾(Phil Fuhr)的心情異常興奮。坐在約翰·迪爾佳聯(lián)(John Deere)收割機駕駛室里,他正為其2400畝家庭農莊做最后的收割工作。
福爾的農莊,位于密西西比河以東10公里的泰勒山脈。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37歲的福爾已經將收成的70%售出,價格高達4美元每蒲式耳。這個價格是兩年前的兩倍?,F(xiàn)在,他的很大一部分耕地,每畝產量達到240蒲式耳,是其一家六代的最高紀錄。
將一切安排就緒后,福爾等來了他的伙伴。為了安排收割,他根本顧不上收割機電腦發(fā)出的警報聲,機器已經不堪重負。不過,福爾開始工作后,仍堅持用收割機為玉米去殼。
玉米從收割機里溢出,金黃的玉米殼像瀑布一樣高高揚下。在金色的瀑布前,福爾笑著說:“這簡直就是及時雨?!?/p>
及時雨
有不少美國人為美國經濟擔憂。油價高漲,樓市蕭條,銀行系統(tǒng)的脆弱,可能成為美國經濟上空的陰云。不過,如果他們到農場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美國玉米和大豆利潤翻著個地往上漲。
據美國農業(yè)部預測,2007年,美國糧食種植凈利潤,有望達到875億美元新高,較10年來平均水平增長了50%,平均每戶農場主的收入,有望達到84000美元?,F(xiàn)在,玉米和大豆已經賣到天價,農產品產量也已達到歷史上最高水平。
農產品種植的繁榮時代好像還在持續(xù),這讓210萬美國農民有能力償還債務、擴大生產和提高消費能力。現(xiàn)在,一種專門運輸大豆的新型交通設施成為熱賣點。
過去兩個季度以來,美國農民看到了財富增長,他們的收獲也是由全球市場趨勢決定的。當數億中國和斯洛文尼亞的農民變得富有起來時,美國的農民也從中受益。
大豆和玉米是人類和牲畜都必須食用的農產品。不過,很多國家由于缺乏足夠土地種植這些農作物,都把目光轉向美國,希望美國能為自己提供足夠的食品供應。同時,利用農作物提取乙醇燃料替代石油,吸引了大量資金。
盡管美國農民種植玉米的紀錄超過了大蕭條時代,但這兩個因素,都使玉米價格高達4美元每蒲式耳,目前還有上漲趨勢。農民將種植大豆的土地改種玉米,導致大豆供應量減少,價格飆升到12美元每蒲式耳,比3年前番了一倍。
當然,和他們的父輩一樣,美國農民早就看到了這個趨勢。他們已為此默默忍受了多年(早在1985年,威利·納爾遜, 尼爾·楊和約翰·梅倫坎普便開始他們的“農業(yè)振興”音樂會)。
和棉花、咖啡、水果種植農戶不一樣的是,玉米、大豆、小麥農戶的賣出價格十分誘人。不過,農產品價格高企也有不利的一面。農民擔心的是,化肥價格和土地租金價格可能上漲,不動產稅率的提高等,都會抵消收益。
羅伯特·楊說:“如果你告訴農民,他們會獲得很好的收益,他們大多不會相信你。如果農民真的沒有獲得收益,他們就永遠不會相信你說的話?!?/p>
財富向農業(yè)轉移
農作物狂熱是世界性的。方城(Quad Ciites)位于美國伊利諾斯州科爾多瓦(Cordova)的密西西比河邊,這個地方成為農業(yè)繁榮的中心區(qū)域,有全世界種植大豆和玉米最為廣大的農田。過去兩年里,當全球其他地區(qū)飽受干旱之苦時,該地成為最適宜耕種的良田。
在方城,大量乙醇提煉廠開始動工,很多都建于地下。方城國際機場2007年的旅客運輸量,較前一年增加了7%。該地區(qū)房地產市場也一度繁榮,吸引了眾多投資者駐足。開發(fā)商在愛荷華州戴文波特(Davenport)修建了一棟沿密西西比河的8層高豪華建筑,頂層售價可能高達70萬美元以上。
老板和工人們也在收獲成果。方城的地方經濟去年增長很快,為當地提供了1300個新工作崗位。而該地已有的就業(yè)機會已經超過21萬個。
還有谷歌,這家公司現(xiàn)在已經滿足不了農民的需要。2005年10月以來,谷歌和美國農民一樣,結束了多年對豐收的期盼,利潤增長26%,股價也翻了兩倍。在這種背景下,大量小企業(yè)也從中受益,比如種子公司、拖拉機修理中心,以及谷物儲存企業(yè)等。
不過,最大的財富轉移還是發(fā)生在農業(y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墨斯一家從500畝農田里分出10畝,種甜玉米和蔬菜賣給當地農貿市場。現(xiàn)在,戴文波特為方便農民的每周貿易,在市場邊修建了“小紅屋”。對墨斯來說,他可以將孩子送到那里,不用再將他們帶在身邊直到市場交易結束了。
“這是我見過的最好收成,希望能持續(xù)下去?!笨粗鴥鹤颖е约旱拇笸乳_心地耍鬧,42歲的墨斯說。他在離農場一英里的地方買了更多的土地。10年前他就打算,有錢后在自家?guī)旆坷镄抟婚g臥室,現(xiàn)在,豐收的墨斯有錢實現(xiàn)這個愿望了。
農民幸福之源
2007年,美國農戶平均純收入達到83632美元,比2006年增7.7%。種植玉米的農戶,其收入增長24%,達到116314美元,而大豆種植農戶的收入增長,可達到19%,為90152美元。
收入增長讓尼爾·卡皮斯更加虔誠。他和孿生兄弟查德(Chad)在戴文波特種植著2000英畝土地,距離福爾的農場40分鐘路程。尼爾30歲,為照顧農田經常不回家。
有段時間,谷物價格低迷,尼爾兄弟只能靠其他商業(yè)貿易補貼生活。去年,谷物價格大漲,尼爾購買了用于收割機電子化的7000美元的電腦裝置。這使他的農業(yè)生產更具效率。除了產量增加,他去年的收益也相應增加。兄弟倆正用這筆錢償還債務。
很多農民每年為種子、設備借貸大量資金。為將農場運作起來,卡皮斯每個季度需要借貸50萬美元,爭取在收獲季節(jié)還清。去年一年,卡皮斯至少借貸數十萬美元?!艾F(xiàn)在,我有希望將債務減少到零?!?卡皮斯說。
目前,卡皮斯已經從2005年和2006年的收獲中,還清了部分債務。最近,他在家里的第二個浴室里安裝了淋浴,這可是長期以來被他忽視的一項計劃。
作者:Russell Pearlman
出處:《精明投資》雜志 2008年2月27日
編譯:楊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