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水不少于2000ML、食用油的攝入量不超過25克、吃鹽別超過6克……這些健康數(shù)據(jù)我們可能都耳熟能詳。但不能為這些精確的數(shù)字所累,不然會失去很多的樂趣和自由。同時生活也不能太隨心所欲,如果借助一些小工具幫你的生活輕松“量化”,就可以收獲大健康,又何樂而不為呢?生活中的小發(fā)現(xiàn)其實包含著很多大智慧,如果你在生活中稍微留意,也可能會有這樣的意外收獲。如果有,就趕緊與大家一起分享吧!
玻璃奶瓶“量化”放油
健康成年人每天使用油的攝入量不應超過25克,而實際上,炒菜放油,人們全憑經(jīng)驗和口味,所以各地都存在嚴重的超標情況。據(jù)了解,今年年底前,北京市將給市民家中發(fā)放650萬個帶刻度的油壺,就是為了改善吃油過量的問題。
如果沒有帶刻度的油壺,照樣可以限量,買一個帶刻度的玻璃奶瓶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刻度水杯“量化”喝水
一般人喝水都用普通的玻璃杯,喝多喝少完全憑感覺。其實,商場超市里有各式各樣帶刻度的水杯,從100毫升至500毫升都會做出標注。辦公室里放一個這樣的杯子,就能很好地掌握喝水的標準量。
啤酒瓶蓋“量化”放鹽
誰都知道,每天吃鹽別超過6克,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有難度,在口味與健康之間,大家往往會選擇口味,還會給自己找借口:“我哪知道6克鹽是多少?”
用一個隨手可得的啤酒瓶蓋就能讓你找不到借口。平平的一啤酒瓶蓋鹽,基本就是6克。如果沒有限量鹽勺,你不妨用個啤酒瓶蓋來幫助自己限鹽。
糖漿量杯“量化”消毒液
在稀釋消毒液、清洗液時,由于沒有量杯,人們一般是弄個大概就算了。其實,只要你有心進行廢物利用,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
每次喝完止咳糖漿后,里面的小量杯別扔了,配置消毒液、清洗液等,都能用上這個小量杯。有了它,你就不用擔心濃度過高或過低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