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姐工作時有個怪毛病,就是不斷的給親友打電話。她如果不打電話而是獨自工作,心里就會感到空虛無聊,甚至在單位呆不下去。
張小姐的癥狀是典型的“情緒饑餓”。首先,“情緒饑餓”是母子共生期情感未分化的表現(xiàn)。孩子和母親有天然的共生環(huán)境,如果這時母親過早地離開孩子,把孩子交給別人撫養(yǎng),這個孩子長大后就會有情感空洞,很難面對外面的世界。其長大后,特別需要別人的關注和愛護。
其次,“情緒饑餓”的人不能忍受無聊和空虛感。一定要把這些感覺發(fā)泄出去。像張小姐打電話也是為了求助。
那么,“情緒饑餓”究竟該如何解決呢?
第一,要逐漸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性和忍受獨處的能力,而不是一獨處就拼命打電話,獨處時的焦慮需要自己忍受。第二,張小姐顯然需要強大的支持,但她的處事方法使她不能游刃有余地與人交流。所以,她需要先使自己的情緒平緩下來,再找一些能夠聽她傾訴的朋友。第三,如果類似情況很嚴重,就需要做長時間的心理治療。通過心理治療來修復她早年可能存在的創(chuàng)傷。
(編輯/王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