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有這樣一種善妒的樹。它會因為自己沒有“鄰居”長得旺盛,便“氣憤”而死。這種會自己“氣死”的樹,名叫檀香,是一種珍貴的小喬木。它的生存要靠與它為鄰的某些樹木的養(yǎng)分供自己消耗。假如被檀香“盤剝”的樹木竭力與檀香抗?fàn)?,長得比檀香旺盛,檀香便會“生氣”,最終因為得不到足夠的養(yǎng)料而“氣憤”地死去。
是啊,由檀香會“氣憤”而死,我不禁聯(lián)想到我們?nèi)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人常常會與自己身邊的人攀比:比名譽、比地位、比金錢……就這樣,比來比去,一旦比不過人家,就有一種嚴(yán)重的失落感,整天郁郁寡歡,心浮氣躁,長此以往,就會積怨成疾。其實,這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一位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沒有月輝。要保持精神的明月清泉,就需要守護心靈的平靜,一切只要順其自然——開花的時候盡情美麗,沒有開花的時候就默默地孕育,不急不躁,不惱不怒。
人到老年,舍得放下,是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摒棄物欲,始終堅持對生活獨有的清醒和感悟,擺脫各種人為的羈絆,活得輕松、自信、快樂,保持禪意的生活態(tài)度,這是多么美的人生啊!老年朋友,要遠離“氣憤”,永遠保持快樂的心情,這才是晚年最可取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