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隊伍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這支隊伍的素質和能力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的成敗。面對新形勢,班主任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許多班主任的素質和能力急需提升。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方法;氣氛;輿論
本人自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邊學習邊總結,自己也在不斷地從里面摸索,總算是有了一點小小的收獲。班主任工作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更是領導者,他擔負省教育班級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任。采用適當的工作方法,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關鍵。本文僅就班主任工作方法問題談點淺見,以求教專家和同行。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
我所帶的班在學習上從入校到現在,每次期末考試成績都處于全年級領頭羊的位置,而且是遙遙領先于其他班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班級良好的學習氣氛和競爭環(huán)境。在班級理念上,我積極主張這樣一個理念: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而且自學生來我院軍訓的第一天我就把這樣一個理念教給了全班學生,這個理念一直貫穿于我治理班級的整個過程中。為了配合這個理念,我自己為班級設計了兩套獨特的掌聲,一套是用來鼓勵自己的,一套是用來鼓勵他人的,通過這些理念和掌聲,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學習上我大張旗鼓地鼓勵學生向老師發(fā)問甚至是發(fā)難,要問到所有的科任老師當場回答不出你的問題、滿頭大汗的時候才算真正的動了腦筋。紀律上我積極主張劉鳳姣老師提出來的“先專制后民主”,一個班級必須要有鐵的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凡是違反紀律的學生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而且班主任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一旦有一次你沒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則,那么你將變成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在你處理違紀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少數學生對于處理不滿意,那么班主任在這個時候應該馬上進行疏導工作,這就是“法”和“情”的關系,法律不外乎人情,我們先講法律再講人情,這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則。
二、正確地引導班級輿論
堅持正確的東西,一個班級有了正確的輿論,就能明辨是非,提倡和支持正確的東西,批評和抵制不正確的東西,使班集體成員的思想和行為有正確的標準。所以說,要想帶出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必須首先在班內樹立正確的輿論。班級輿論不是班主任的單向灌輸,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壓倒多數的正確認識與言論基礎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對全班成員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約束力,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我的方法是借力用力,借助集體的力量。
三、培養(yǎng)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
剛開始做班主任的時候,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但效果并不理想,這樣做班主任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難道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沒有很好地培養(yǎng)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同傘柄、支架和布,一個再好的傘柄如果沒有支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記得有一次在班主任研討會上,楊老師曾經介紹過給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來培養(yǎng)班干部,這一招還是蠻有用的。我以前也用過這種方法,但用起來沒有楊老師那么的得心應手,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在時間和場合上把握得不夠好,經常在公共場合給班干部戴高帽子,雖然可以激勵班干部的斗志,但是無意中也會引起另外一部分學生的不滿情緒,認為老師過分夸大班干部的作用,聽了楊老師的報告茅塞頓開,由公開場合逐漸變?yōu)榈叵鹿ぷ髡撸o班干部帶高帽子后班干部的做事情的積極性高漲了。但每一個人的情緒不可能永遠高漲,班干部遇到挫折的時候也很容易沮喪,這個時候班主任應該教他們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舉一個例子,有個班干部抱怨他舉辦的活動同學們反應冷淡,不夠熱情,比如他提出來星期六晚上在班上搞一臺文藝晚會,結果表示要參加者寥寥無幾,結果泡了湯。后來我問了其他班干部,為什么沒有人參加,其他班干部說是他的工作方式令到很多人無法接受,他的工作方法多是命令式的,他說:“星期六晚上搞文藝晚會,全班同學都必須參加?!焙芏鄤偵先蔚陌喔刹炕蛘咝掳嘀魅味枷矚g用這種語調,其實很多學生都不太接受這種方式。后來,我教這個班干部用這樣一種方法:首先講出這次晚會的節(jié)目設想如何豐富多彩、整個晚會的安排等等將同學們的胃口先吊起來,提高大家的興趣,然后來問大家:“同學們是覺得這周搞晚會好呢還是下周搞晚會好一點?”,這種方法叫做二選一,既暗示了晚會肯定要搞又給到全班同學商量時間的余地,而且以這種商量的語氣講出來讓所有的學生都感覺到了自己的意見受到了尊重,他一講完班上就討論得很激烈,有的說這周、有的說下周。少數幾個表示不參加,但大部分人都說下周好點有充分的準備,最后大家達成了共識。但還有幾個猶豫不決,在一個星期的籌備中幾個不太想參加的同學也被感染了,最終的結果是這次晚會搞得非常成功,不僅如此還吸引了大批別班學生參加,后來別班也紛紛效仿我班,使我班的學生臉上充滿了豪邁之感。同樣的事情但在工作方式上改動一下取得的效果是如此的不同。
四、對學生既要坦誠相待,又要言而有信
身為一班之主,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有著較高的威信??梢哉f,班主任的為人處世,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無論在課內還是在課外,班主任都應始終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既要坦誠相待,又要言而有信。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覺得班主任可敬、可信,才會誠懇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并自覺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試想,一個信口開河、出爾反爾、不負責任的老師,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其教育和管理嗎?
五、在班級的具體工作中要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表率
班主任的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因此,班主任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也嚴以律己,做學生表率。班集體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瑣碎的工作,如打掃衛(wèi)生、出黑板報等,這些事情主要由學生直接完成,但這并意味著教師就是旁觀者。事實上,班主任如能親自出馬,加入到學生行列中,與學生一起勞動,這比呼口號、單純說教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如果班主任這樣做,既拉近了與學生的情感距離,又能帶動學生更自覺地參加班級集體活動。令人遺憾的是,在實際工作中,不少班主任老師未能做到這一點,他們或是走馬觀花似地“視察工作”,或是指手劃腳,發(fā)號施令,這種工作方式,脫離了學生實際,人為地將教師與學生對立起來,顯然難以贏得學生的敬重和支持。
六、正確對待學生的優(yōu)缺點,科學評價學生
心理學研究表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加強,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揚,他們最怕別人當眾揭短。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多表揚少批評,盡可能多地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閃光點,班主任老師也應善于捕捉并及時給予肯定;對后進生,要用尊重、呵護的教育為“催化劑”來消除阻礙他們進步的心理因素,因人而異,對癥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堅持正面教育,以鼓勵為主,發(fā)掘其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而且還要采用公開表揚與單獨批評相結合的方法。公開表揚,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接納自我,自覺地利用自身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從而踏著“亮點”前進;而教師私下里對學生進行單獨的批評教育,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一來,既照顧了學生的人格尊嚴,又使學生認識到班主任老師是誠心愛護他們、真心幫助他們的,由此產生對班主任老師的感激之情,并自覺地將這種內在情感轉化為外在的行動,努力挖掘自身潛能,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去回報關心愛護自己的人,從而不斷地進步和健康成長。
七、對所有學生都應公正公平,平等對待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觀念在我國已根深蒂固,它的一個重要弊端就是過分強調學習成績,把分數的高低作為衡量學生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事實上,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志向各不相同,家庭的生活條件、學習環(huán)境千差萬別,且每個學生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精力大不一樣,成績當然有高有低,進步當然有快有慢。因此,僅以學習成績去衡量一個學生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科學的。每個人都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用辯證的眼光無看待每個學生,既要看到其優(yōu)點、長處,又要看到其缺點和不足。面對成績好的學生,班主任要教育他們懂得“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爭上游;爭得上游莫驕傲,還有英雄在前頭”的道理。面對成績差的學生,班主任不能因其成績不理想而對其有“冷漠”、“厭惡”、“偏見”心理。事實證明,“戴著變色鏡”去待人處事,結果只能是事與愿違,適得其反。
八、班主任要有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班主任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通過學生的外表活動,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判斷學生的情緒變化,針對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記得有一個星期二的早上,李杰同學又遲到了,他連續(xù)兩天遲到,而且上課時精神不集中,當時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課后找他談心,問他為什么這幾天老是垂頭喪氣,請告訴老師好嗎?他聽了我的話后哭了,原來他的媽媽下車時被車門卡住了頭部,傷勢嚴重,住在醫(yī)院。我邊安慰他邊說,“現在的科學這么發(fā)達,你媽媽的傷一定會好的,吉人自有天相,相信醫(yī)生吧,如果你去醫(yī)院探望你的媽媽時請告訴我,我跟你一起去?!崩罱芡瑢W知道老師關心他,他連忙說,“謝謝你,老師!你真是太好了?!焙髞?,他的媽媽在醫(yī)院住了一個月,傷好出院了。李杰同學的媽媽也打電話來感謝我。如果我像有的老師一樣,把李杰同學叫到辦公室,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或是將他冷落在一旁,讓他默哀似地垂首站立。這樣做,只能給師生交流設置了無形障礙,極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這樣下去,怎能教育好學生呢?
九、經常下班看看,貼近學生,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發(fā)現問題及時制止,課后多去教室走走,收獲也一定不少
一方面,經常性地接觸學生,有利于班主任及時發(fā)現和解決一些苗頭性問題,做到防微杜漸,防止問題擴大化;另一方面,班主任通過和學生面對面的交談,傾聽學生的呼聲,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實際問題,有利于增進師生情誼,促進相互了解,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為班級注入新的活力,也為班主任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曹華,蔡發(fā)良.心理醫(yī)生[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1.
[2] 張大鈞.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53.
[3] 顧方文.首席制:班主任管理制度新嘗試[N].北京:中國教育報20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