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自小體質(zhì)好,又一直跟教練練習跆拳道,11歲時就能把120斤的我抱起就走,可以說,論武力,同齡孩子打得過她的不多。但這孩子沒有攻擊性,她一直生長在“禮讓”的環(huán)境,父母教的是“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生活中做的是給貧困孩子捐書、捐衣服,給陌生的爺爺、奶奶讓座。就是這樣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的謙讓,讓她受到了小霸王的攻擊。
先是新衣服被對方洇了一個大墨團,女兒告訴老師,老師讓小霸王給女兒道歉,他嬉皮笑臉一聲“對不起”就過去了,女兒心愛的“卡帕”T恤只好用來抹地。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我原本以為小孩子之間的事情大人不必較真,還勸女兒算了,原諒人家,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啊。
一次幫女兒洗腳,我發(fā)現(xiàn)她的大腳趾青紫青紫的,問原因,才知是被小霸王故意絆倒凳子砸的。我問她為什么不及時告訴我,女兒說告訴你有什么用,還不是說同學之間要寬容,要禮讓,不要斤斤計較。這時,我意識到一味忍讓不是辦法,我得教她對這種霸道的孩子說“不”。
就在我考慮什么方法震撼力最強又最妥當時,小霸王又開始搗亂了。女兒頭上剛剛戴上去的蝴蝶結被他扯得稀巴爛。女兒課間哭哭啼啼地用校園內(nèi)的公用電話告訴我事情經(jīng)過,語氣里的無助讓我這個當媽的心疼不已。
我立即趕到學校,先跟班主任老師進行溝通,摸清實情。老師也為這小霸王頭疼不已:“我已經(jīng)進行過無數(shù)次批評教育,他保證書寫了一大堆,就是改不了,家長來了也是故意嚇唬兩句,看得出臉上還很驕傲呢。”
我當過老師,知道一旦有家長做靠山,小孩子會更加放肆。這個小霸王已成“老油條”,他知道老師不敢體罰他,而說服教育于他又如耳邊風。我建議老師把小霸王和我的女兒一起叫到辦公室來,由我來解決這件事。
不一會,一個皮猴樣的男生晃進了辦公室,一臉無所謂,隨后進來的是臉上掛著淚痕的女兒。
女兒一見我,眼淚又涌了上來,我一邊安慰她,一邊讓她像在家一樣抱一抱媽媽。她一把抱起了我,還繞著辦公室走了一圈。老師們都很驚訝,小霸王也驚得嘴巴張成“O”型。
女兒放下我,老師們連連說這孩子力氣好大。我趁機要她和小霸王背靠背,來個摔人的游戲。在老師的鼓勵下,小霸王硬著頭皮背靠背站到了一起,可他憋足力氣也沒把女兒背起來。女兒輕輕一帶,就讓后背上的小霸王兩腳騰空,驚慌得哇哇亂叫。游戲結束,我把女兒送出辦公室,讓她回教室好好做作業(yè)。女兒走了幾步又回頭,對著我耳朵說:“我當他多厲害,原來是豆腐做的。”
女兒走后,我與小霸王的對話開始了:
楊子的蝴蝶結是你扯的嗎?
我不是故意的。
上次她衣服上的墨團也是你不小心弄上去的吧?
是的。
凳子砸傷楊子的腳你知道嗎?
知道。
都是無意的,楊子不會怪你。但要故意搗亂,楊子力氣大,可不好欺負,剛才你都看見了,她連我都抱得動,摔你幾個跟頭更簡單。
小霸王連連點頭。上課鈴一響,他猶如抓到救命稻草,一溜煙跑了。
此后,小霸王再也不敢欺負女兒,就是欺負其他同學的時候,只要女兒往那一站,他也不敢繼續(xù)。每次我去接女兒,校門口冷不丁有人討好地叫一聲“阿姨好”的,準是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