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看得多了,大多看、完也就忘了。但香港電影的字幕,有個現(xiàn)象你看過一次就不會忘,與導演、攝影師、名演員同登“大雅之堂”的,竟然還有“茶水XXX”字樣。
這種情況很值得玩味。一個攝制組里面,負責茶水的人,大致屬于“勤雜工”之類,被人家吆來喝去的角色,名字要列入演職員表,在我們這里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人家香港人卻做到了,是不是正應了“越發(fā)達的社會分工越精細”這句話?
而認真想一下,茶水之于攝制組,又是那么重要。攝影棚的高溫作業(yè),外景地的烈日風沙,奔走、格斗、勞作……幾個鏡頭下來,再偉大的導演、攝影師,再出名的演員,沒有哪個是不需要茶水的。而且這茶水必須不涼不熱、不寒不燥、恰到好處,還不能讓他們嗆了喉嚨、噎了聲帶、濕了戲妝;碰上脾氣不好的大腕,還要小心翼翼賠笑臉,拿捏他們對茶水濃、淡、香、醇的愛好,那工作簡直就是誠惶誠恐的。香港的制片人好像深知茶水供應對一部電影的重要性,所以把負責茶水的伙計的名字列入演職員表,也就不足為怪了。
怪的倒是我們內(nèi)地的演職員表。
那年,為了拍新上任的領(lǐng)導的馬屁,我猶豫再三,終于決定在這個沒有多少文藝的城市搞臺“春節(jié)文藝晚會”。幸好手下的姐妹兄弟賣力,不但找來二十幾萬的經(jīng)費,還把一臺晚會辦得花團錦簇,活色生香。但等到錄制完成,要配上演職人員字幕的時候。卻把我這個“見過世面”的領(lǐng)導弄得左右為難,最后還得說服最操勞最忙碌的兄弟姐妹們當個“策劃”什么的,而把總策劃、總導演、監(jiān)制、總監(jiān)制等名分,留給那些屁都不放一個、手都不動一下的上級領(lǐng)導,讓他們的名字在春節(jié)期間能夠“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