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把個人戀足癖發(fā)揚(yáng)光大,并使之演變成文化的,當(dāng)推南唐李后主。
李煜喜歡讓宮女用布帛把腳纏得又彎又小,呈“新月”狀,這樣,當(dāng)她們站到六尺高的蓮花臺上跳舞時則舞者身顫觀者心顫。用李煜的話來說,那叫“凌云之態(tài)”。中國女人為了踏出蓮花碎步,付出的代價是把拇趾外的四個腳趾連同腳掌一起折斷內(nèi)彎。女人一旦纏上了纏腳布,終身無法擺脫、離開那條長布,甚至無法站立。據(jù)說古時有一種針對女人的酷刑便是把女人的纏腳布解下,逼女人站立。
可以想象,那時候的女人,24小時纏著布條,雙腳有多臭李煜是才子,自小精通書、畫、音律、詩詞,可惜是個逐臭之夫。可見品位這回事,跟才華沒什么關(guān)系,跟富貴與出身也扯不上邊。
纏足史始于南唐,盛于宋、元、明,《西廂記》寫張君瑞第一次見到崔鶯鶯,馬上留意人家的腳:“休說那模樣兒,則那一對小腳兒……”腳比模樣重要,就像現(xiàn)代男人,第一次見到女人,先視腿后察胸,然后才把視線上移到女人的臉上。顯然,這么多年來,男人這種生物一直沒怎么進(jìn)化過,睪丸素決定一切,古今亦然。
纏足史能一直蜿蜒千余年,不能全怪男人,女人也是有責(zé)任的,討男人歡心摧殘自己的事,到了今天仍有女人在做,說穿了,今天的女人把好好的乳暈切開,把鹽水袋或硅膠放到胸前,在性質(zhì)上,跟古人纏足又有什么區(qū)別?
(河南 娜娜 選自《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