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地處沂蒙山區(qū)腹地,是國內(nèi)最大的桃果生產(chǎn)基地之一,2006年桃樹栽培面積4.1138萬公頃,總產(chǎn)84.5萬噸,是臨沂市第一大果樹樹種,其產(chǎn)量分別占到山東省、全國的33.5%和8.7%。而適于該區(qū)加工與鮮食的晚熟黃桃品種少之又少,因此選育優(yōu)良黃桃品種是當務(wù)之急。2007年下半年,沂水縣選育的罐藏兼鮮食的新品種金皇后通過臨沂市科技局組織的專家驗收鑒定。該品種是一個綜合經(jīng)濟性狀優(yōu)良、耐貯運,收獲季節(jié)正直桃上市的淡季,屬于較稀缺的晚熟加工桃新品種,既可鮮食,更適于加工。在山地丘陵區(qū)發(fā)展前景十分看好。(本文彩照見插2)
1 選育過程
1996年,在沂水縣諸葛鎮(zhèn)上胡同峪村發(fā)現(xiàn)1株3年生實生桃樹,果實在生長過程中,果皮茸毛逐漸退化,成熟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成熟后果肉黃色,肉質(zhì)細脆,硬度大,無雜質(zhì)??诟泻?,有濃厚的菠蘿風味。1998年高接在附近桃樹上進行觀察,表現(xiàn)性狀穩(wěn)定,受到當?shù)毓r(nóng)注意并開始繁殖建園。2000年春開始在本縣沂水鎮(zhèn)試栽、先后在蒙陰、莒縣、臨朐、文登和泰安等縣市進行區(qū)試,均表現(xiàn)良好。2007年下半年通過鑒定并命名為金皇后。
2 主要性狀
2.1 生長物候期
在沂蒙山區(qū),3月中下旬花芽膨大,4月初顯花,4月上中旬盛花,4月中旬為末花期。4月下旬新梢開始生長,7月中下旬果實開始膨大,8月上中旬果實迅速膨大,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比金童7號晚7~10天,果實生育期130~140天,10月下旬開始落葉。
2.2 植物學特征
主干灰褐色,多年生枝條淺褐色。1年生枝陽面淺綠色,近基部陽面泛紅色,平均節(jié)間長2.78厘米,皮孔小而少,進入結(jié)果期后當年生枝條自然斜生下垂。4年生樹高2.42米,冠徑2.76米×2.42米,千周25.8厘米。葉片長橢圓披針形,長15.6厘米,寬3.7厘米,綠色,葉柄長0.98厘米,先端急尖葉基部楔形,葉緣鋸齒鈍?;ㄑ科鹗脊?jié)位低,花冠大,直徑3.23~3.64厘米。淺粉紅色或近粉白色,花柱、花絲正常,成熟花藥黃褐色,花粉量多,自花授粉坐果率高。
2.3 果實經(jīng)濟性狀
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168.7克,最大230克??p合線明顯,兩半部對稱。果頂稍凹,果尖微凸;果柄短、中粗,梗洼中廣、較深。果皮金黃色,陽面著淺紅暈,果皮茸毛稀而極短,成熟后茸毛退化至無毛,果面光滑有光澤,外觀似杏、李。果肉黃色,至核處無雜質(zhì),肉質(zhì)細脆,不溶質(zhì),不褐變,硬度大。帶皮硬度20.9千克/平方厘米,去皮硬度12.35千克/平方厘米。果汁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75%,總糖9.35%??傻味ㄋ?.58%;風味酸甜爽口,成熟后具有菠蘿風味。果核小,核平均重4.2克,黏核,罐藏加工利用率85.7%,罐藏加工綜合性狀好。
2.4 生長結(jié)果習性
幼樹生長較旺,樹勢健壯,樹冠半開張。萌芽率、成枝力強。外圍延長枝中短截后萌芽率平均為85%。平均成枝2.7個。枝條直立性強,頂端優(yōu)勢明顯。幼樹枝條具多次分枝習性。極易形成花芽,多復芽?;看?,坐果率高。栽后第3年,平均單株花芽量1230個,最多2055個。長、中、短果枝結(jié)果能力均強,1~2年生初結(jié)果樹以長果枝結(jié)果為主,3~4年生以中、長果枝結(jié)果為主,5年生以后以中、短果枝結(jié)果為主,但長果枝上結(jié)果個大,果形端正,風味濃郁。也是更新結(jié)果的主要枝類。自花結(jié)實能力強,生理落果輕,無采前落果現(xiàn)象。
2.5 早實豐產(chǎn)特性
早實豐產(chǎn)性強。在常規(guī)管理條件下,可當年定植,當年成花,第2年有一定的產(chǎn)量,第3年大量結(jié)果。沂水縣諸葛鎮(zhèn)上胡同峪村定植1年生速成苗,撈行距2米×4米,定植當年成花株率100%,平均單株形成花芽98個,最多達276個;第2年平均單株坐果24個,平均株產(chǎn)5.28千克,最高株產(chǎn)9.46千克,折合每667平方米產(chǎn)438.24千克:第!年平均單株產(chǎn)17.5千克。最高株產(chǎn)28.16千克,折合每667平方米產(chǎn)1456.65千克;第4年進入盛果期,平均株產(chǎn)42.96千克,最高株產(chǎn)54.36千克,折合667平方米產(chǎn)3580.2千克。
2.6 適應(yīng)性與抗逆性
該品種適應(yīng)性強,在平原地和早、薄、瘠丘嶺地均表現(xiàn)生長良好、早實豐產(chǎn)、質(zhì)優(yōu)耐貯。在本縣沂水鎮(zhèn)丘陵地褐土上栽培的2、3、4年生樹,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分別達167.2、1024.1和2557.4千克;在泰安市棕壤土上栽培。分別達168.3、817.9和3275.8千克。該品種抗旱、耐瘠薄、抗病蟲和抗寒能力較強,可以在丘陵山區(qū)旱薄地和早春易遭受低溫侵害的區(qū)域栽植。
3 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3.1 科學建園整地
宜選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塊建園。栽前挖樹穴或條帶,深60厘米。寬100厘米,分層施足有機肥。丘陵山地株行距2米×4米,開心形用3米×4米:平原地4米×5米。以毛桃做砧木為宜,尤其采用青州蜜桃做砧木,親和力好,根系發(fā)達固地性強,抗風、抗旱、耐瘠薄。自花授粉結(jié)實力強,一般不用配置授粉樹。
3.2 搞好肥水管理
幼齡桃園可采用土壤清耕或覆蓋。清耕深度以不傷大根為限,耕深10厘米左右。樹盤覆蓋有機物厚度一般8~10厘米左右。2年生以下的桃園可適當間作黃豆、綠豆、花生、豌豆、蠶豆、甘薯等作物,以豆作物為好,禁止間作高稈作物。每年施肥4次:第1次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前)以速效氮肥為主,幼樹少施或不施,結(jié)果樹依花量而定;第2次在果實開始硬核時施入,以鉀為主,配以磷、氮,促進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第3次在采果后,施復合肥,恢復樹勢,促花芽分化和枝梢充實;第4次為基肥,以有機肥為主,9~10月份落葉前施人,有機肥的用量與產(chǎn)量相當。每100千克果實,施氮0.75千克、磷0.35千克、鉀0.75千克。氮:磷:鉀約為2:1:1。每次施肥結(jié)合灌水進行。
3.3 合理整形修剪
幼樹生長旺盛,應(yīng)重視夏季修剪。夏季修剪以整形為主,盡快增加枝量,擴大樹冠,培養(yǎng)大的牢固的骨架,對骨干枝上的延長枝適度短截,對非骨干枝輕剪長放,提早結(jié)果,逐漸培養(yǎng)各類結(jié)果枝組。初果期樹勢生長較旺,以疏枝緩放為主,便于緩和樹勢,改善光照,迅速提高產(chǎn)量。盛果期修剪的主要任務(wù)是前期保持樹勢平衡。培養(yǎng)各種類型的結(jié)果枝組;中后期要抑前促后,回縮更新,培養(yǎng)新的結(jié)果枝組。防止早衰和結(jié)果部位外移。通過修剪,使長、中、短果枝比例保持5:3:2。長果枝留花芽6~7個,中果枝留花芽4~5個,短果枝留花芽2~3個。全樹留果枝量為600~700個。
3.4 實施花果管理
花前噴天達2116,對花期防凍效果良好,花蕾期和花期前后分別噴0.1%~0.2%硼砂液、0.3%~0.4%的尿素,均能提高坐果率,花期疏花采用隔一去一法,可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提高坐果率。桃果手指大時疏果,長度小于15厘米的果枝留單果,15~30厘米的果枝留2~3個果,大于30厘米的果枝留3~4個果,667平方米留果16000~18000個,產(chǎn)量控制在3000~4500千克。
3.5 及時防治病蟲害
在桃樹休眠期,清除樹下枯枝落葉及雜草,刮除老翹皮,全園淺中耕,減少越冬病蟲基數(shù)。3月中旬(花芽萌動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桃縮葉病、細菌性穿孔病、褐腐病及葉螨、蚜蟲等越冬菌源及蟲體。3月底4月初(花前)與4月底(謝花后),噴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倍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加25%滅幼脲3號1200~1500倍液,防治葉螨、蚜蟲及褐腐病、細菌性穿孔病。5月底6月初,茶翅蝽若蟲發(fā)生期噴1~2次25%滅幼脲3號12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500倍液,防治桃蛀螟和桃葉蟬。6月中旬,噴25%滅幼脲3號乳油2000倍加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倍液,防治潛葉蛾以及桃縮葉病、褐腐病、炭疽病等多種病蟲。6月下旬視病蟲發(fā)生情況噴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吡蟲啉1000倍液、桃小靈800倍液,防治蚜蟲和桃小成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