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外敷麻藥方
藥物組成 生川草烏各20克,生半夏、生天南星、蓽茇各15克,蟾酥、細(xì)辛各12克,胡椒30克,55%~75%酒精500毫升。
制劑用法 將前8味藥軋碎浸入酒精中密封浸泡,1周后可使用。用一清潔紗布3~4層,浸透該藥略加拎干,以無藥液滴落為度,將紗布平鋪于病處,再用紅外線燈或10~200瓦的白熾燈照射至紗布干燥,每日1~2次,連用7天為1療程。
適應(yīng)病證 慢性腰肌勞損,痛痹。
方二 壯腰煎
藥物組成 黃芪40克,鹿角霜、白術(shù)各20克,當(dāng)歸、骨碎補(bǔ)、螃蟹、枸杞各10克,廑蟲、沒藥各6克,生麥芽15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令患者將熱藥渣敷腰部,10天為1療程。
適應(yīng)病證 腰肌勞損,肝腎虧虛。
方三 傷筋散
藥物組成 芫花根、川烏、草烏、威靈仙、穿山甲、樟腦各50克。
制劑用法 將前5味藥研成粉末,過100目篩,再將樟腦研細(xì)混合備用。用時(shí)每50克藥粉加入30克鮮姜搗碎,和勻敷在痛點(diǎn)上,上面蓋一紗布,用膠布固定(膠布過敏者可用繃帶纏繞),然后在藥上敷以熱水袋或寒痛樂袋或紅外線照射均可,熱度以局部皮膚能耐受為度。若敷藥已于可再在紗布上灑以適量熱水,保持濕度。夜間睡眠可不用熱敷,48小時(shí)取下,按摩局部皮膚,間歇6小時(shí)后再重復(fù)1次,10天為1療程,休息3天后行第2療程。
適應(yīng)病 癥腰肌勞損,氣血滯澀證。
鼻竇炎 高玉鳴
方一 加味托里消毒散
藥物組成 辛夷花、蒼耳子、自芷、地龍、銀花、連翹各15克,川芎、蟬蛻、石菖蒲、皂角刺、桔梗各10克,黃芪20克,甘草、薄荷各6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3次。煎好藥汁后立即倒入保溫瓶中,瓶口蓋上厚紙板,中剪兩孔,孔大小約0.5cm2,間距1cm,用鼻孔對(duì)紙孔(遠(yuǎn)近適宜),反復(fù)呼吸10~15分鐘。然后將藥汁服下。7天為1療程,可治療2~5療程。
適應(yīng)病證 慢性鼻竇炎。癥見間歇性鼻塞、流濁涕、前額脹痛等。
方二 五蒼飲
藥物組成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各12克,蒼耳子15克,天葵子、白芷、辛夷花、薄荷、川芎、赤芍、黃芩、甘草各10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適應(yīng)病證 慢性鼻竇炎。
方三 麻杏薏甘湯加味
藥物組成 麻黃、川芎、桔梗、生甘草各6克,杏仁、白芷各10克,薏苡仁、銀花各20克,敗醬草15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適應(yīng)病證 急性鼻竇炎。
方四 鼻淵4號(hào)
藥物組成 蒼耳子、龍膽革、川芎、桔梗各10克,白芷、細(xì)辛、生目自各6克,辛夷花、黃芩12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7日為1療程。
適應(yīng)病證 鼻竇炎(肝膽濕熱型)。癥見鼻塞,流黃膿涕,嗅覺減退,伴頭痛頭昏,口苦,脘腹脹悶,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數(shù)。
不射精癥 李稱明
方一 玉莖啟關(guān)飲
藥物組成 王不留行、陽起石各30克,淫羊藿、首烏各15克,鹿角膠、巴戟天、菟絲子各12克,韭菜子、柴胡各9克,海狗腎6克,蜈蚣3條。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10天為1療程。
適應(yīng)病證 不射精癥。
方二 加味通乳丹
藥物組成人參、黃芪、當(dāng)歸各12克,麥冬、木通各9克,桔梗、路路通、王不留行、石菖蒲各6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適應(yīng)病證 不射精癥證屬氣血兩虛型。
方三 通絡(luò)排精湯
藥物組成蛇床子、五味子、石菖蒲、路路通、白芍各15克,穿山甲、薏苡仁、王不留行各30克,莪術(shù)、柴胡各12克,車前子、酸棗仁粉各10克(沖服)。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睡前頓服,15天為1療程。
適應(yīng)病證 不射精癥。
方四 赤雄通陽方
藥物組成酒制蜈蚣3條,路路通、石菖蒲各10克,香油炸急性子0.5克,穿破石30克,羊油炙淫羊藿40克,蛇床子15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適應(yīng)病證 不射精癥。
方五 張氏通精湯
藥物組成 枸杞子、菟絲子、首烏、桑寄生、當(dāng)歸、牛膝各30克,肉蓯蓉、王不留行、山茱萸、杜仲、穿山甲各10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10劑為1療程。
適應(yīng)病證 不射精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