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灣《中國時報》開卷周報主辦的“2007開卷好書獎”,2008年1月6日正式公布,共選出十大好書、美好生活書、最佳青少年圖書、最佳童書4個獎項,共計31本書獲選,獲獎書籍堪稱2007年度臺灣最杰出的圖書。
已有19年歷史的“開卷好書獎”評選標準強調(diào)“是好書,也是好看的書”,故對臺灣出版文化界具強大影響力外,也深深影響了廣大讀者,成為臺灣公共圖書館與各級學校重要的購書參考;同時,也是兩岸三地出版交流的重要指標。
十大好書(中文創(chuàng)作)
原本該獎項包括翻譯、中文創(chuàng)作兩種,但由于臺灣出版界2007年受到經(jīng)濟不景氣的影響,中文創(chuàng)作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均明顯減少,為維持“十大好書”獎項的水平,今年的“十大好書”不再區(qū)分翻譯、中文創(chuàng)作,選出文學類4本、科普2本、社普4本,共計10本。
文學類部分,臺灣文壇重量級作家蔣勛,以《孤獨六講》獲獎,這是他連續(xù)兩年獲“開卷好書獎”的肯定。年輕作家吳明益以散文《家離水邊那么近》獲選,吳明益2007年一口氣出版散文、小說兩本,他是公認的未來臺灣文壇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翻譯文學獲獎的是:安潔拉·卡特的《明治的孩子》、齊格飛·藍茨的《德語課》,兩本書作者都是知名作家,能夠入選,優(yōu)異的翻譯水平是重要關(guān)鍵。
美好生活書
“美好生活書”系華文世界難得一見以生活類圖書為評選對象的獎項,該獎成立5年,獲獎書籍無論店銷或團購,都明顯上揚。以2007年的評選過程觀之,旅游、美食仍是大宗,但突出的佳作不多;設計類書籍在臺流行多年,2007年終于有書籍入選。醫(yī)療健康類,隨著臺灣社會老化的趨勢,老人養(yǎng)護類的醫(yī)療書漸多,題材也照顧周全,甚至包括老人精神疾病的醫(yī)護書籍。今年最哈的生活課題是飲食,強調(diào)不宜喝牛奶的《不生病的生活》,造成狂銷現(xiàn)象,但也因此引起營養(yǎng)學界的批評,評審委員因此選出珍古德博士所寫、內(nèi)容嚴謹誠懇的《用心飲食》,呼應了今年書市這一波飲食新主張的趨勢。
親子書寫是2007年非常突出的書寫類型,許多名家如張大春、簡媜、夏瑞紅,都有類似的作品。另外,長年推動安寧療護的趙可式教授,也以《安寧伴行》獲獎。
最佳青少年圖書、最佳童書
此獎項獲選4本書均為翻譯小說,知識性或其他類型書籍全無,顯示臺灣社會升學主義高漲下,青少年書市的貧乏?!豆砟シ弧贰队旯拿孛堋芬詰乙善婊靡婇L,符合當代青少年口味,其中《雨果的秘密》絕對是臺灣2007年最引人矚目的書,該書結(jié)合電影、繪本、小說,全書500頁之多,中間穿插了近300頁如電影運鏡般的跨頁鉛筆素描插畫,似乎宣告了當代年輕人的閱讀,圖像在其中具有的位置已直逼文字退位。
綜觀2007年的獲選書,除《江湖在哪里?──臺灣農(nóng)業(yè)觀察》外,并無特別強烈的議題,可謂平淡中兼具啟發(fā)性,可讀性則毫無疑義,符合“開卷好書獎”一貫的宗旨:是好書,也是好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