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馬超勤
東漢末年,南昌有個名叫徐雅的兒童,雖然年僅11歲,但他聰明伶俐,善于辯駁,連大人們都很服氣。
一次,有個叫郭林宗的老先生邀請徐雅到他家做客。徐雅剛踏進他的庭院,見老先生在叫一些人砍院中的一棵大槐樹。
徐雅說:“郭伯伯,你瞧這樹長著圓形的枝蓋,掛滿了墨綠色的葉子,像一個巨大的華蓋,夏日遮掉驕陽,冬日擋住狂風,它顯得那樣生機勃勃,得天獨厚,多么可愛啊!您卻要除掉它,這不是太可惜、太殘忍了嗎?”
郭林宗先生搖頭晃腦地說:“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中說:‘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狀,院子當中如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阆?,木在口中,不是一個‘困’字嗎?誰愿在困境之中生活呢?”
徐雅覺得老先生的說法實在太可笑了,就一本正經(jīng)地對他說:“先生,我最近也看了一本書,書中說‘房屋造得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狀,房屋當中如住人,人在口中不吉祥?!阆耄丝谥?,不是一個‘囚’字嗎?誰愿囚禁在牢房之中呢?所以說,如果因為困字不吉利,就要把庭院中的樹木鋸掉,那么困字就更不吉利了,房屋之中也不能住了!”
郭林宗聽后哈哈大笑起來,連連擺手,叫大家不要砍樹了。
啟智小語:徐雅是不是很厲害?他只簡單地說了一句話,便使郭林宗改變了主意。由此可見,巧妙辯駁的思路并不是憑空想象的,這一切都需要文化知識的積累。所以,如果你也想像徐雅那樣機智,平時就一定要腳踏實地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