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斯蒂芬·格雷酷愛電學(xué),盡管失業(yè)很久,生活無著落,但始終在專心致志地研究讓電荷在金屬里奔跑。富裕的惠勒也是一個電學(xué)愛好者,共同的愛好使他和貧窮的格雷結(jié)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惠勒為格雷提供了大量的資助,使得這項重要的研究得以繼續(xù)下去。
1792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格雷匆匆忙忙趕到惠勒家里。他打開帶來的包袱,拿出一捆金屬線和一些絨線,在客廳里擺弄起來。不一會兒,整個客廳布滿了金屬線,像蜘蛛網(wǎng)似的,從這頭拉到那頭,又從那頭拉往這頭。在金屬線的一端拴好一只象牙球后,格雷對惠勒說:“你把羽毛放在象牙球的附近,注意觀察,我去另一邊。”他走到金屬線的另一邊后,先用勁地摩擦玻璃棒,然后將其與金屬線慢慢接觸。
這時,惠勒在那一邊激動地喊道:“天哪!電傳過來,羽毛被象牙球吸住了!”
“惠勒,你知道嗎?電荷現(xiàn)在已經(jīng)奔跑了270米的距離?!备窭状舐暤卣f。
格雷跑了過來,他們熱烈地?fù)肀е?,互相祝賀實驗的成功。
“格雷,你真了不起!”惠勒拍著他的肩膀說,“能不能解釋一下,成功的奧秘是什么?”
“以前幾個月之所以會失敗,問題出在掛金屬線的鉤子上。假定金屬是傳電的物質(zhì),用金屬鉤子掛電線后,只能讓電順著鉤子跑到墻上去。我想絨線或許是屬于不愛傳電的物質(zhì),因此用它代替金屬鉤子來懸掛金屬線……”格雷詳細(xì)地說。
格雷和他的助手惠勒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讓電荷在指定的金屬線里奔跑的人,并且把世界上的物質(zhì)劃分為“導(dǎo)電的”和“不導(dǎo)電的”。
后來,格雷用絕緣體纏繞在金屬導(dǎo)線上,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根電線。雖然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電線形式改變了,電線外皮是塑料的或者橡膠的,電線芯為多股銅線或鋁線,但使用的還是格雷電線的原理,即外皮為絕緣體,內(nèi)芯是導(dǎo)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