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聊齋志異》的語言藝術(shù)成就是巨大的。作者在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古典文學(xué)語言的同時,適當(dāng)?shù)匚蘸吞釤挿窖钥谡Z,使語言精煉豐富,而又妙趣橫生、形象活潑。本文試對幾條方言詞加以辨析,并參考其它使用方言的作品進行闡釋,探尋《聊齋志異》方言詞運用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表達思想感情等方面的意義。
關(guān)鍵詞:聊齋志異;方言詞;表現(xiàn)意義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識碼:A
一、抱
1、《翩翩》:“一日,有少婦笑入,曰:‘翩翩小鬼頭快活死!薛姑子好夢,幾時做得?’女迎笑曰:‘花城娘子,貴趾久弗涉,今日西南風(fēng)緊,吹送來也!小哥子抱得未?’曰:‘又一小婢子?!υ唬骸镒油呓言?!那弗將來?’”
抱(bào),《漢語大詞典》(卷六)有13個義項,其中義項(12)的解釋和部分例釋為:禽鳥孵卵。并引以下例句:《方言》第八:“北燕、朝鮮洌水之間謂伏雞曰抱?!泵骼顣r珍《本草綱目·禽二·雞》:“抱出卵殼,俗名混沌池、鳳凰蛻。用抱出者,取其蛻脫之義也。”《清史稿·災(zāi)異志三》:“康熙十一年,廣平民家,抱一雛雞,四足四翼?!闭卤搿缎路窖浴め寗游铩罚骸敖窕茨现^雞伏卵曰‘抱’。江南運河而東至于浙江,謂雞伏卵曰‘孚’,音如捕?!惫簟稓w去來·雞之歸去來一》:“七月尾上,一只勒葛洪種的白母雞抱了,在后面淺山下住著的H木匠的老板娘走來借了去,要抱雞子。” [1] (P488)《山東方言詞典》有兩個義項:“①禽鳥孵卵;②小型畜類或動物下崽,如抱小豬,抱小兔兒” [2] (P108)?!恫┥椒窖匝芯俊罚罕?,《廣韻》號韻薄報切:“鳥伏卵”。如:菢小雞,菢窩 [3] (P55)。由以上例釋,我們便知,“抱”多指禽鳥孵卵,而且多指雞孵卵,是一方言詞,在其它作品中多見例證:
①那小燕子方才抱出,那母燕子被貓咬去。
(《聊齋俚曲集·慈悲曲》第1回)
②自己腌的鴨蛋,抱的雞雛。(《醒世姻緣傳》第52回)
由此可知,“抱”一般是用來指禽鳥類動物繁衍后代的行為,一般不指人。而《翩翩》一文中“小哥子抱得未”之“抱”就是化用“禽鳥孵卵”之義?!读凝S志異選》對“抱”的注解是:禽鳥孵卵叫“抱”,這里是戲謔語,指“生育”。[4] (P155)《全本新注聊齋志異》中的注釋為:“抱得,猶云生下” [5] (P443)??梢?,翩翩和花城娘子的對話,“小哥子抱得未”之“小哥子”指小男孩,“抱得未”指生了沒有?!靶「缱颖У梦础笔囚骠鎸ǔ悄镒拥膽蛑o,在這里“抱”字用得十分生動、貼切、簡潔,既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的幽默風(fēng)趣,謔而不虐,又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示二人之間的融洽交情,和上下文連成一氣,并沒有破壞通篇洋溢著的詩意美。如此,使得幻化無窮的鬼仙,不僅具有超人的本領(lǐng),而且具有現(xiàn)實生活的思想品格,讀者讀來并無陌生畏懼之感,反覺熟悉、親切、自然。所以《聊齋志異》真正讓讀者回味無窮的,不僅是那曲折奇幻的情節(jié)、豐富廣博的思想,還有那生動活潑的語言,使絢麗多姿的藝術(shù)境界中透露出濃濃的生活氣息,使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交相輝映。
此段對話,除了“抱”字之外,還用了“小鬼頭”、“快活死”、“西南風(fēng)吹送來”等口語,生動活潑、清新風(fēng)趣。通過這樣口語化的對話,我們仿佛看到了兩個正親熱開玩笑的美人,她們快言快語、詼諧有趣,不僅覺得親切自然,而且有脫去塵俗之感,洋溢著無比親昵的情味。幾句簡單的對話,就將人物的神情、語態(tài)刻畫得如此鮮明,若非語言巨匠,是做不到的。蒲松齡在運用方言、口語的同時,還運用了一些諺語(歇后語)、典故,如“薛姑子好夢,幾時做得”化用唐蔣防《霍小玉傳》“蘇姑子作好夢也未?”“蘇姑子作好夢”可能是當(dāng)時的諺語 [4] (P155),也有說可能是舊時歇后語,謂盼嫁如意郎君。[5] (P443)“今日西南風(fēng)緊”來自曹植《七哀詩》:“愿為西南風(fēng),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dāng)何依!”此處,翩翩化用其意,以諷花城;“花娘子瓦窖哉”化用《詩經(jīng)·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弄之瓦”之句。僅在約七十字的對話中,作者將方言、口語、諺語(歇后語)、典故相結(jié)合,在嘲弄戲謔之中,卻能“脫去俗塵萬斛”,實為俗中有雅,雅中有俗,雅俗共賞。
然而,《白話聊齋》卻將“小哥子抱得未”理解成“小孩子抱來沒有” [6] (P197),不僅與后文之對答“又一小婢子”(小婢子猶言小妮子、小丫頭)文意不合,而且“抱”字的意味盡失。這當(dāng)然是由不了解方言所造成的。
2、《王子安》:“無何,日漸遠,氣漸平,技又漸癢;遂似破卵之鳩,只得銜木營巢,從新另抱矣?!?/p>
《王子安》可謂一幅封建士子畸形精神狀態(tài)的絕妙諷刺圖。王子安,一個醉心科舉的封建士子,既盼“得意”,又怕“失意”,于“方寸之中,頃刻萬緒”,患得患失,“行坐難安,則似被縶之猱”?!俺跏е荆幕乙鈹?,大罵司衡無目,筆墨無靈,勢必舉案頭物而盡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濁流。從此披發(fā)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嘗謂之文進我者,定當(dāng)操戈逐之。”從王子安等封建士子的身上,我們看到科舉制度是怎樣殘損封建士子的靈魂,也可看出蒲松齡對科舉的諷刺、批判和揭露。
然而,“日漸遠,氣漸平”時,又“從新另抱矣”。此處,“抱”字用其方言意,《聊齋志異選》和《全本新注聊齋志異》都注作:俗稱“抱窩”,孵卵的意思。“破卵之鳩”即俗語“斑鳩跌了蛋”,形容落了空,也就是方言所說的“雞飛蛋打一場空”,比喻兩頭落空,毫無所得。[7] (P177)所以士子們首先要“從新下蛋”,然后再“從新另抱”。作者用“抱”字來比喻那幫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名落孫山、希望成空之后,又重新埋頭寒窗,播種希望??梢?,他們在痛恨科舉制度的同時又流露出對科舉命運的歆慕之情,往往陷于對科舉既羨慕、期盼又痛恨、批判之矛盾中,難以走出期待、幻滅,再期待、再幻滅的循環(huán)。一個生動活潑的“抱”字寄寓著作者對那些醉心科舉的酸儒們的揶揄嘲弄和無限感慨同情。而這種藝術(shù)效果,假如不用方言“抱”字,則不是一兩句話所能表達出來的。由此可見,在一定的語義環(huán)境中,恰當(dāng)?shù)剡\用方言詞則有書面語無法替代的妙處。
二、撮
(一)、扶持、托起、托舉之意
1、《嬌娜》:“嬌娜使松娘捧其首:兄以金簪撥其齒;自乃撮其頤,以舌度紅丸入,又接吻而呵之?!?/p>
撮(cuō),《漢語大詞典》(卷六)義項④為:“扶持;簇擁”?!度龂酒皆挕肪碇校骸安懿俚妹鞅倍?,至江岸,眾人撮曹公上馬?!薄段饔斡洝返诰攀呋兀骸吧成驮诟蒙习烟粕樯像R,吆吆喝喝,一擁而出?!薄都t樓夢》第十四回:“鳳姐下了車,一手扶著豐兒,兩個媳婦執(zhí)著手把燈照著,撮擁鳳姐進來。” [1] (P869)《山東方言詞典》“撮”字的義項②為“扶:把孩子撮到墻頭上。” [2] (P373)由以上例釋知,方言中用其“扶持”義,多傾向于用手托物下部,助其升高或用手舉起。
例1為嬌娜救治孔生的過程,“撮其頤”意即用手托夾起他的兩頰,“撮”具有托、舉、夾三詞的綜合意義,三詞中任何一個都不及“撮”字生動形象,不如“撮”字更能表現(xiàn)出嬌娜的聰慧和技術(shù)的嫻熟。嬌娜叫松娘捧著孔生的頭,叫公子用金簪撥開孔生的牙齒,她自己雙手輕輕托夾起孔生的兩頰,用舌尖把口中的紅丸吐在孔生的嘴里,接著又對其嘴吹了幾口氣。此處,包括“撮”字在內(nèi)的一系列動作描寫,將嬌娜出眾的才能、超群的醫(yī)術(shù)、高尚的品德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另外,在當(dāng)時“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倫理觀念下,嬌娜只“撮其頤”這一動作,就足以驚世駭俗,更何況“以舌度紅丸入,又接吻而呵之”。嬌娜遭難,孔生冒死相救,絲毫不顧個人安危,嬌娜感激涕零,“孔郎為我而死,我何生矣!”救治孔生,盡心竭力,毫不避男女之嫌。在封建社會,男女間這樣的友誼不是現(xiàn)實中所能有的,此處也寄予了作者的理想追求。難怪作者在文末羨慕道:“余于孔生,不羨其得艷妻,而羨其得膩友也。觀其容可以忘饑,聽其聲可以解頤。得此良友,時一談宴,則‘色授魂與’,尤勝于‘顛倒衣裳’矣。”
“撮”的“托舉”之意在蒲松齡《聊齋俚曲集》和其它文學(xué)作品中多見例證:
①你過來,我把這墻上撮過你去罷。(《墻頭記》第2回)
②你也上來,就在我這后頭;又叫人撮著官人,扶將上去。
(《富貴神仙》第6回)
③薛教授登了梯子,爬在樹上,恍惚卻似有人在下邊往上撮擁一般。 (《醒世姻緣傳》第29回)
(二)、拔、揪之意
1、《宮夢弼》:“一日,方促膝坐,和遽入,見之,怒詬曰:‘何物村嫗,敢引身與娘子接坐!宜撮鬢毛令盡!’”
按:何垠注:“撮,三指取物也?!肚皾h書·律歷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ⅲ骸墓缭淮椤蝗?,三指撮之也?!?[8] (P394)《漢語大詞典》(卷六)“撮”的義項①為“用三指取物;抓取?!?[1] (P869)《邵九娘》:“女暗撮別劑易之。”其中“撮”即用“三指取物”之義?!渡綎|方言詞典》中“撮”字義項①為:“毆打:撮他兩鞋底。”義項③為“采摘:撮花種兒。” [12] (P373)《聊齋志異選》注:“撮:拔取?!?[4] (P143)可見,“拔”的意思應(yīng)是由方言毆打、采摘之義增益而來。又與方言“捽”的意思有些相近。
慷慨好客的柳芳華,仗義疏財,以致身后蕭條,兒子柳和生活貧苦,不能自給。過去的親友不念故好,舊客借債不還,親翁黃某嫌貧悔婚,幸好貧婦劉媼雪中送炭。黃女不因貧易心,自奔至柳處,與柳子成婚。宮夢弼化石成金,柳家又恢復(fù)了往日的榮華富貴。盡管如此,嘗盡了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柳和,對那些忘恩負義的小人依然恨之入骨。故當(dāng)他進屋見一老媼與娘子挨坐,便破口大罵。他窮困潦倒之時曾去過黃家,不會與黃母未曾謀面,甚至?xí)S氏夫婦那嫌貧愛富、見利忘義的面目刻骨銘心。故此處,柳和一眼便認出與娘子挨坐的老媼即是黃母,卻故意說“何物村嫗”。如果真是一素不相識的村嫗,與柳無冤無仇何致于“撮鬢毛令盡”。一“撮”字形象地刻畫出柳對黃氏夫婦的不共戴天之恨。下文柳與劉媼的對話也足以說明此處非用“撮”字不足以解心頭之恨。如但明倫評:“嫗亦怒而唾罵女者,前已被賊炮烙,今日自宜撮鬢毛?!?[8] (P394)
2、《陳錫九》:“紛紜間,錫九自外入,訊知大怒,撮毛批頰,撻逐出門而去?!?/p>
《陳錫九》篇,陳錫九乃名室之子,與富室周家女訂為婚姻,而陳累舉不第,家業(yè)日漸蕭條,周父陰有悔心,而其女不從,一怒之下,將其女譴歸錫九。一日,周家使傭媼帶酒食贈女,而傭媼一入陳家門,便趾高氣揚地向陳母說:“主人使某視小姑姑餓死否?!薄白孕」萌肴思?,何曾交換出一杯溫涼水?吾家物,料姥姥亦無顏啖噉得。”這些口語化語言的使用,讓傭媼嫌貧愛富、勢利庸俗的嘴臉躍然紙上。何守奇評:“此媼可惡?!钡鱾愒u:“老奴為足怪,有所受之矣?!?[8] (P1156)面對傭媼的惡言惡語,陳母哪能忍氣吞聲、善罷甘休,于是“大恚,聲色俱變”,“媼不服,惡語相侵?!本驮诙烁鞑幌嘧屩H,陳錫九自外進來,一聽傭媼冷嘲熱諷之言,一見傭媼狗仗人勢之狀,真叫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他顧不得說話,一邊揪著傭媼頭發(fā),一邊打其面頰,將傭媼打出家門。陳錫九是聞名遐邇的孝子,他不會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tǒng)美德,竟然對老媼大打出手,而且還“撮毛批頰”,這是典型的婦女打架時慣用的手勢和姿態(tài),直至今天,這樣的動作在不太文明的人群里還能見到。此處“撮”字足以說明陳錫九那股怒火已到了不可遏制、忍無可忍的程度,而老媼也的確可惡可恨,該打該逐。非用“撮”不足以消除陳錫九滿腔怒火,給人以痛快淋漓之感。正如馮鎮(zhèn)巒評:“有丈夫氣,知其不終貧也?!?[8] (P1156)
3、《江城》:“嫗神色變異,女愈疑。謂嫗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猶隱秘,撮毛盡矣!’”
江城把丈夫高蕃逐出家門,高母怕兒子折挫行死,于是讓他獨居。高獨居倍覺凄涼寂寞,于是偷偷給李媼錢,讓其給自己找個妓女。果然高“納妓齋中”,妓夜夜皆來。一天,李媼從高生齋中出來,正巧遇上了江城。悍婦江城對老媼大加威脅,如果老媼不如實相告,江城準備對老媼“撮毛盡矣”,意即將其頭發(fā)拔光了。此處方言“撮”遠比拔、揪等動詞更形象、更生動,使殘忍、刻毒、兇暴的悍妻妒婦形象躍然紙上,讀之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但明倫評:“胭脂虎威足以攝人?!?[8] (P857)
(未完待續(xù))
參考文獻:
[1]《漢語大詞典》(卷六)[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
[2]董紹克,張家芝.山東方言詞典[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
[3]錢曾怡.博山方言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1993.
[4]蒲松齡著,嚴薇青、朱其鎧選注.聊齋志異選[M].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
1984.
[5]蒲松齡著,朱其鎧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上)[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
社,1998.
[6]黃明華.白話聊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7]郝長留.常用俗語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8]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聊齋志異(三會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責(zé)任編輯 譚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