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法》及《檔案法實施辦法》對檔案流動進行了嚴格限制?!稒n案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國家檔案館寄存或者出賣,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出賣的,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嚴禁倒賣牟利。嚴禁賣給或者贈送給外國人。”第十七條規(guī)定:“禁止出賣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資產轉讓時,轉讓有關檔案的具體辦法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檔案復制件的交換、轉讓和出賣,按照國家規(guī)定辦理?!钡谑藯l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和本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檔案以及這些檔案的復制件,禁止私自攜運出境?!薄稒n案法實施辦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出賣。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因資產轉讓需要轉讓有關檔案的,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各級各類檔案館以及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其他組織為了收集、交換中國散失在國外的檔案,進行國際文化交流,以及適應經濟建設,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廣等的需要,經國家檔案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據職權審查批準,可以向國內、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贈送、交換、出賣檔案的復制件。”這種限制使人們產生了很多困惑。
困惑一:《檔案法》及《檔案法實施辦法》對檔案規(guī)定監(jiān)管措施的目的應是保證檔案的安全,但檔案的流動與檔案的安全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不流動的檔案未必安全,流動特別是從保管條件較差的地方向保管條件較好的地方流動也不一定不安全。這就使人不得不產生疑問,為檔案安全的目的而設置這么多限制甚至禁止檔案流動的措施有必要嗎?
困惑二:具有知識產權性質和國有檔案和非國有檔案是知識產權的載體。知識產權的轉讓、出賣,很多時候是以轉讓知識產權的檔案來完成的??梢哉f知識產權轉讓與檔案的轉讓密不可分。按照知識產權法的規(guī)定,知識產權不管是國有知識產權,還是非國有知識產權,都是可以依所有者的意志,自由轉讓、出賣的。那么對體現知識產權轉讓的檔案轉讓為什么要給予限制呢?這種對知識產權檔案轉讓的限制是不是對知識產權轉讓的限制呢?用限制檔案流動的方式來限制知識產權的轉讓是否與國家鼓勵知識產權轉讓的要求相違呢?
困惑三:按照知識產權的規(guī)定,不管是國有單位與國有單位之間。還是國有單位與非國有單位之間,都可以采取由甲方支付研究資金,由乙方進行研制,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既可由甲方享有,也可由甲、乙雙方共同享有。如果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由甲方享有時,乙方向甲方轉讓記載知識產權內容的檔案或其復制件時,還要經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嗎?
困惑四:按照《檔案法》的規(guī)定,不管是國有檔案還是非國有檔案在出賣轉讓時都要經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但卻僅僅對非國有檔案規(guī)定有“嚴禁倒賣牟利”。對國有檔案卻無此規(guī)定,這與目前國有財產與私有財產一視同仁,依法予以同等保護的社會訴求是否相違?對非國有檔案所有者來說。是不是一種歧視呢?
困惑五:當國有單位與非國有單位聯合購買一項專利或知識產權后,如果依購買合同約定可以再轉讓、再出賣時。由于這項專利或知識產權既有一部分國有性質,也有一部分非國有性質,在對非國有檔案規(guī)定有“嚴禁倒賣牟利”,國有檔案無此規(guī)定的情況下,如果他們共同出賣知識產權檔案,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是否允許其出賣牟利呢?
困惑六:《檔案法》為了限制非國有檔案的流動,規(guī)定了多種限制措施。且不準倒賣牟利,這就使人不得不產生困惑,對具有文物性質的非國有檔案的擁有者來說,由于其保存條件有高、有低,保存時間有長、有短。保存期間檔案價格幣值也會不斷變化。對檔案所有者的成本核定將會非常困難,是否牟利很難確定。在這種情況下。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非國有檔案的出賣,如何判定是否牟利?怎知其是否倒賣?
困惑七:如果非國有檔案所有者對其所購專利進行了一定改進和完善,當非國有檔案所有者要求出賣其改進或完善后的知識產權時,由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既不了解改進研究的過程,也不清楚其改進研究的成本,更不清楚改進部分在所出賣的技術構成中所占的比重,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執(zhí)行“嚴禁倒賣牟利”的規(guī)定?是否要請專利方面的專家仔細區(qū)分哪些是“倒賣”的技術,哪些是改進的“原始”的技術。然后核定多少比例是“倒賣”,多少比例不是倒賣呢?
困惑八:對具有知識產權性質的非國有檔案來說,按照知識產權法的規(guī)定,在進行轉讓或出賣時??梢圆扇》制诟犊畹姆绞桨词褂贸晒笕〉檬杖氲囊欢ū壤齺碇鹉曛Ц冻鲑u或者轉讓價格,轉讓價款的總數并不是固定的,每年支付的價格也隨收入的多少不斷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用“倒賣”方式取得的知識產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如何判定是否牟利?
困惑九:具有知識產權性質的非國有檔案,如果在“倒賣”過程中,技術成果的變讓方違約,按照知識產權法的規(guī)定,即使轉讓方沒有轉讓技術,違約方也應支付違約金。對這種沒有轉讓技術,即“倒賣”沒有成功,而違約方付的違約金算不算“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