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愛立信、景德鎮(zhèn)、東來順……一個品牌,就是一段歷史,就是一個故事,就是一種創(chuàng)作。做品牌,很象寫劇本,要心游萬屻,要神與物游,要匠心獨運,才能讓品牌先聲奪人,不脛而走,落地生根。
調度受眾的心理,揣摩顧客的心思,打開消費者的心結,品牌聯想——沒有陌生人的世界。
賠錢賺吆喝:品牌聯想的原創(chuàng)機制
做廣告,搞贊助,聘明星,這是“天上”的戰(zhàn)略策劃; 鋪市場,搞促銷,設網點,這是“地上”的戰(zhàn)術配合,如此地毯式轟炸,是商家的拿手好戲。如此的燒錢與圈錢,更是商業(yè)文明的一大景觀——只要賺來吆喝,賠錢者便不遺余力。
而問題的關鍵在于,賠錢,就一定賺來吆喝?賠多少錢,就賺來多少吆喝?不賠錢,就一定賺不來吆喝?
找出第一顧客,進行零距離營銷,找出品牌聯想的原始依據。美國寵物食品公司伊阿姆斯的營業(yè)額在1982年是1600萬美元,到了1997年增長到5億美元。促使這樣的業(yè)績產生,是公司對真正的顧客進行了準確的定位。這家公司的最高營銷主管馬希爾認為,公司的顧客是貓和狗,而不是寵物的主人。因此,他放棄了傳統的大筆市場調研預算和廣告支出,而是每個周末到全國各地的寵物展覽會,親自贈送免費的狗食樣品。馬希爾的觀點是,只要寵物愛吃,它的主人就會多買。就如同有一則兒童食品的廣告:“媽媽,我要喝……”,商品的真正顧客是孩子,他們才是商品的潛在的顧客。
品牌→寵物→主人 = 品牌聯想的原始依據
在這里,寵物是產品的第一顧客,“用過了都說好”的不是花錢買商品的消費者,但卻是比消費者更能吃、更會吃的寵物們。第一顧客“吃得好”了,第二顧客就樂得掏腰包,這一點,只要我們看看麥當勞是怎樣套牢那些小孩子第一顧客的,就會更加清楚。
而麥當勞,并沒有大做廣告,因此,也就不賠什么錢在吆喝上。但是,獨特的營銷組合,準確的目標市場定位,再加上對顧客心理的認真揣摩,使它在兒童食品那此起彼伏的吆喝聲里,顯得十分的清越悠揚,穿透力極強地占領了它固定的市場。
診斷原始欲望,實現無極限溝通,確定品牌聯想的原始數據??煽诳蓸罚煤葐??可口可樂,有多好喝?可口可樂,還能喝多久?這種百年飲料,在潘可頓時代,它的顧客是病人,在伍德魯夫時代,它的顧客是軍人,如今,它的顧客是年輕人。那些大把大把花錢的年輕人,他們的原始欲望是什么?在他們那里,可口可樂有多好喝并不是問題的關鍵,促使他們愛不釋手的是——明星們都在喝,追星的當然要喝,看比賽時要喝,坐火車時也要喝,人越多的地方越要喝,沒人在身邊時還要喝——時尚如此,難以抗拒。這哪里是喝飲料?這是在比誰更時尚,誰更時髦,誰更時代?也就是在比——誰更象個當代青年!
如果再把“青年”這個概念做一些延伸,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可口可樂的“紅火”,恐怕才剛剛開始。
它這樣來算它自己的那本帳:現在它在美國的銷量是平均每人每天1聽,而在中國是平均每人每年7聽。在未來中國的50年里,中國趕上美國的消費水平后,如果達到每人每天1聽的美國水平,那就是個天文數字!
可口可樂大做廣告,贊助體育,贊助申奧,贊助教育,聘當紅明星,演連臺好戲,實現了真正的無極限溝通,原來它早就算好了一比帳,撥弄了它的如意算盤在中國這個最具開發(fā)力的市場上。
年輕人→時尚←品牌 = 品牌聯想的原始數據
一方面,靠數據說話,是老外的特點。以寶潔為例,每年在中國市場上的營銷調研支出就超過1億人民幣,最高營銷決策者借著市場研究部呈上來的數據作決定。那些跨國公司,總是不遺余力地不惜血本地在例如市場調查和消費者分析上,所以他們能夠獲得最原始的數據,于是,才有可能將決策納入可能成功的前提里。另一方面,不僅是針對年輕人,他們針對所有消費者提倡時尚消費,大到汽車、服飾,小到刮胡刀、打火機。
在社會上,不是所有人都是年輕人,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年青。這是品牌聯想的最基本數據。剩下的問題就是,怎樣來使這些渴望年青的人真正年輕起來?
如是,所謂的品牌聯想,就是指人們在消費某個品牌時,是進入了那個品牌營造的文化機制里——
如果小狗、小貓、小孩子喜歡,那其實就是主人和家長的喜歡。而且他們會因為他們發(fā)現了這種喜歡而津津樂道,進行原始的口頭傳播,而使品牌傳播獲得最堅實的基礎。
如果世界上沒有誰渴望衰老,那其實就是一種生命本能意義上的年青。一個品牌能夠建立在這樣的聯想機制上,它就不會衰落。
找出第一顧客 + 診斷原始欲望 = 品牌聯想的原創(chuàng)機制
摟草打兔子:品牌聯想的二度創(chuàng)作
摟草打兔子,是偶然的事。接觸品牌,調度聯想,決定購買,是必然要達到的結果。我們說,不能調度消費者聯想的品牌,名不正,言不順,行不遠,是說只要去摟草就必須打到兔子,絕不能鬧著玩兒。
哈雷機車公司的董事長和最高主管形成不成文的習慣,每周花時間和顧客(哈雷迷)一起聚會,并肩騎自選自行車,以此來了解顧客的觀點。當公司在1982年面臨日本機車競爭者嚴厲的營銷攻勢,幾乎難以招架時,靠著哈雷機車俱樂部的組織,將哈雷愛好者凝聚在品牌周圍,并不斷吸引新顧客的加入。
造一個殼,請君入甕,用不著再去摟草,兔子反而束手就擒,哈雷的做法很高明——此時無聲勝有聲。
看電影,讀小說,聽故事,觀眾、讀者、受眾的位置好象是被動的,但其實是主動的,他們主動地看,主動地理解,并主動地配合作者和傳播者完成二度創(chuàng)作。
買食品,購電視,采集貨物,消費者的心里,從始至終,都與品牌的創(chuàng)造者、發(fā)明人、代言人們“合作”地進行著1對1的交流和1 + 1 的創(chuàng)造。選擇品牌時,他們審視的目光里,是嚴格的冷峻; 使用品牌時,他們樂淘淘的喜悅里,還有莫名的猶疑; 告別使他們失望的品牌時,他們異常地堅定,是用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倔強。
怎樣將品牌置于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二度空間里,實現雙贏?
第一,品牌的推廣要留有余地。無論是廣告創(chuàng)意還是促銷方案,無論是品牌推介還是新品上市,都要“留白”,即象中國畫那樣,于寫意當中為觀賞者提供想象的空間。例如奔騰處理器的不斷推出,就是一種“硬留白”,它對消費者始終吊著胃口,讓人覺得目不暇接之余,接受又一輪新產品的轟炸; 而象百事可樂選取的青春偶像,也是一種“硬留白”,引起消費者聯想和猜想的是,下一個會是誰?與之相反,“軟留白”則要求在推銷方式和創(chuàng)意思維等方面,更多一些含蓄,更多一點兒的底蘊。有一次,微軟在西歐推出Windows95,確定了在新年鐘聲敲響之際即午夜12點由比爾.蓋茨簽名發(fā)售的方式,極大地吊起了那些喜愛新奇與刺激的西方人的胃口,他們早早地守候在商場里,和微軟一道完成了新產品推廣工作。
第二,品牌的傳播要恰到好處。如今的大眾傳播已經發(fā)展到了分眾傳播階段,哪怕是世界第一品牌,也不可能就是所有地球人一致的選擇。因此,在品牌推廣上要講究市場細分,對什么人說什么話,對“自己人”說心里話,說出消費者想說又不敢說、想說又不知道說什么好的話。寶潔的“我天天洗頭,你呢?”的受眾可謂龐大,但是,寶潔在具體品牌上,則堅持一品多牌地對消費者進行了認真的細分。在滿電視里都是“黑頭發(fā),飄起來”的廣告里,寶潔產品廣告由于具有1對1的特點便更加卓而不凡。這就象打排球,如果二傳不到位,調整起來則是要費好多力氣的。眼下有那么多賣手機的,為什么不生產出學生用的、農民用的、孕婦用的、老年人用的等更細分的產品來?就是大家都擠在了一起,緊盯著對手,而沒有跳出五行之外來看問題?!巴薰钡囊慌贫嗥?,造成了它市場細分的混亂,不得不以更大量的廣告來修正它在品牌上的亂碼,品牌傳播的重點只能放在新產品上,而不能做到品牌積累。
第三,品牌的延伸要綱舉目張。海爾電器在國內廠家中的種類和款式恐怕是最全面的了,它在質量免檢、高科技滲透、新產品開發(fā)和服務品質這幾個方面,給它的品牌延伸奠定了基礎。它的變頻空調,洗地瓜的洗衣機等給人印象頗深。但令人不解的事情也發(fā)生了,就是它的所謂“整體廚房”,不僅與它的上述四個特點沒什么“延伸”,甚至并沒有給海爾品牌帶來多么大的支持。象這樣不能體現品牌特征的項目,不做也罷。相反,索尼的產品從開始到現在,始終是以——天生麗質(音)做為品牌延伸的綱領,從小隨身聽到大屏幕彩電,再到它新近出的手機,除了其它所有的優(yōu)點,品牌的“綱”就是聲音的清悅,不僅使它能與所有電器產品相區(qū)別,而且與愛華音響的“深醇”不相混淆,在品牌延伸上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我的聲音好,懂行的人才知道;我的洗頭水好,用過了都說好;我的軟件好,你無須去試就知曉。
我全心全意為你服務,你熱情不減地和我打交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共同提高。這哪里是在做生意?明明是在修天塹變通途的人間正道。
得便宜賣乖:品牌聯想的三維空間
誰都知道,占了消費者便宜的是商家,占了大便宜的是擁有品牌的商家。看他們那付得便宜賣乖的樣子,真是好天真,好可愛。
消費者樂得被“騙”,和小青年談戀愛一樣,那男孩使出渾身解數,非要讓女孩相信他說的就是真理,而那女孩明知那話里有水份但則寧愿相信那是真的。
其實,生活的藝術性往往也是高于生活的真實的,它不是生活原版簡單的拷貝和復制。弄清楚這一點,我們在強調品牌聯想時,就能夠沖破平面思維的束縛,在三維空間里,為品牌聯想確定正確的向度。
百事可樂面對強敵可口可樂,反對一味的單向電視廣告,而是采用巡回音樂演唱會來與消費者溝通,推廣品牌。從80年代中期的邁克爾#8226;杰克遜,到90年代的珍妮#8226;杰克遜,以及拉丁王子瑞奇#8226;馬丁,再到香港的郭富城、王菲。他們都用音樂而不是廣告來傳達百事文化和百事營銷理念。在美國,“新一代的美國人”成為維系消費者群體的流行廣告語;在中國,“新一代的選擇”一樣表達了追求時尚的青年的心聲。
如果說可口可樂是在跳高,那么百事可樂則在進行撐竿跳,它手里的那根竿子,一頭扎在大地上即消費者的擁戴里,一頭挑起眾歌星,而自己則節(jié)節(jié)攀升,這三點連成一線,百事可樂跳出了點(一維空間)、面(二維空間)的界限。
幾乎每一個著名品牌,都有一個老冤家或是一群狼形影相隨,可口可樂的是百事可樂,柯達的對面是富士,寶潔的身邊是多得數不清的對手。與對手經常過招互相討教,在競爭中共同將市場做大,這是天大的好事。拼個魚死網破,非要將對方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實是一種很天真的想法。不與競爭對手玩一樣的把戲,就其實已經走出了對方有意或無意設置的陷阱,此為第一境; 找準對方的空檔,玩出競爭對手無法復制的新游戲,便將二者嚴格區(qū)分開來,確定了自己的禁飛區(qū),鎖定自己的客戶群,各玩各的,此為第二境;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沒有硝煙沒有劍拔弩張的氣氛里,和消費者一道樂得逍遙,玩?zhèn)€痛快,以此來共同營造品牌的三度空間,此為第三境。美國的汽車舒適,日本的汽車省油,柯達彩卷更適合室內拍攝,富士的則更適合室外,都以自己個性的彰顯來取悅于消費者,大家就都是皆大歡喜,玩到最后的都是聰明人。
瑞士斯沃琪手表沒有模仿勞力士、派捷特等定高價,花大筆錢做廣告。而是以時尚來突出定位,以促銷和活動來維系顧客。它選擇在瑞士一家藝術品工廠生產它的產品,給消費者的首因效應是,它的品(藝術品)位高尚。它不斷推出新款式,每種款式進行限量生產,使得斯沃琪顯得難得而不同凡響。而委托拍賣行進行拍賣,在里斯本博物館開設有防彈玻璃的陳列室,使它贏得“現代古董”的地位。不斷推出斯沃琪太陽鏡、眼鏡盒,斯沃琪BP機,斯沃琪汽車或微型汽車等斯沃琪購買者喜歡的東西,把斯沃琪愛好者緊密團結在自己品牌周圍。
這就是一種能夠調度消費者“三維”的品牌聯想典范,總是一波三折,總能舉一反三,總是三位一體——品位+ 品質+ 品行。
消費者不反對這樣的賣乖,如果你做得好,他們甚至會反轉過來欣賞你,即使你已經占了他們的便宜。因為,他們在不斷進行的購買中嘗到了品牌聯想的樂趣,發(fā)現了自己的進步——審美的心智的感官的快樂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