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對中國在人民幣與貿易問題上施壓無效
在一年一度的歐中峰會上,歐盟主席警告說,如果不遏制歐盟龐大的對華貿易逆差,他們很難不實施保護貿易的強制手段。據(jù)歐盟的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歐盟對華貿易赤字達到了1310億歐元。預計今年這個數(shù)字將增長到1500億到1600億歐元之間,相當于美國2006年對華貿易赤字。人民幣在過去幾年里對美元匯率在緩慢上升,對歐元的匯率卻在下跌。這使得中國進口的產品對歐洲人來說價格更低廉,對消費者和在中國制造產品出口歐洲的公司來說有利,但對歐盟的出口商和沒有競爭力的行業(yè)來說卻是不利的。歐盟和美國認為人民幣應該大幅升值。但他們依然擔心在向中國提出匯率和貿易不平衡的問題時,中國仍舊會委婉地說“不”。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會屈服于這些國家的不滿。中國官方口徑仍然是人民幣升值應該緩慢進行。對歐美公司抱怨在中國做生意難的問題,也沒有急于解決。中國歐盟商會上周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很多受訪公司感覺中國在試圖用計回避其對世界貿易組織許下的承諾。而歐盟的憂慮很有可能會不斷加深。
《經濟學家》2007年12月7日
科索沃的未來
12月10日是歐盟各國大使、美國和俄羅斯向聯(lián)合國報告塞爾維亞與其科索沃省談判結果的最后期限。現(xiàn)在看來,根本不會有任何進展。除了俄羅斯支持繼續(xù)談判外,美國和歐盟國家表示堅決反對??扑魑钟?00萬人口,其中90%是阿族人,他們一直要求獨立。12月19日聯(lián)合國安理會將討論科索沃問題。按照聯(lián)合國安理會1244號決議,塞爾維亞是南斯拉夫的共和國,科索沃只不過是其一個省。但一位歐盟高級外交官稱,科索沃問題不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一旦科索沃宣布獨立,很有可能得到美國、大多數(shù)歐盟國家及許多穆斯林國家的承認。塞爾維亞可能會阻止科索沃獨立,并將塞族人居住的米特羅維察及北部地區(qū)控制起來。目前,科索沃已停止對塞爾維亞的出口貿易,而塞爾維亞每年卻通過黑山和馬其頓向科索沃出口2.8億美元的商品。現(xiàn)在最令人擔憂的是,一旦爆發(fā)沖突,散居在科索沃的塞族人將成為攻擊的目標。歐盟試圖施壓讓塞爾維亞簽署協(xié)議,但很可能遭到塞爾維亞的拒絕。
《經濟學家》2007年12月15日
美國最優(yōu)秀的高中大多增設大學課程
美國現(xiàn)有1.8萬所公立高中分布在全國40個州。最近,美國用標準普爾公司的K-12數(shù)據(jù)研究與分析標準化程序對這些高中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評估調查。一是評估每個學校學生參加各州學業(yè)考試的成績;二是評估每個學校弱勢群體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三是評估學校是否成功地提供了大學課程。在這次調查中,有100所學校獲得了金牌,405所學校獲得銀牌,1086所學校獲得銅牌。好高中的共同特點是追求學業(yè)高標準,并從各個方面給學生提供機會。調查結果顯示杰弗遜科技高中高居榜首。這個學校的成功與其招生標準和高質量的教學效果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在高中開設大學課程方面專業(yè)人才多、學科種類多、合作機構多。這些選修課有DNA遺傳學、人工智能及與當?shù)馗呖萍脊竞献?,設計繞地球軌道運行的人造衛(wèi)星。學校實驗室人員的專業(yè)技術從海洋學到微電子學,幾乎都有所涉及。學校與二十多個科研單位保持聯(lián)系。這些單位有公司、政府機構和大學實驗室,還有一些合作伙伴,包括國家衛(wèi)生研究機構、美國海軍研究中心、海軍氣象臺等。學校的課程設置像大學一樣,學生經常感到學習負擔繁重,壓力也非常大。但學生卻感到高興,認為壓力可以鍛煉自己學會安排時間。這個學校的學生大學畢業(yè)后,大多在紐約、華盛頓、波士頓等地的科學院和像硅谷這樣的新經濟中心工作。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07年12月10日
恢復森林植被加速改善環(huán)境
環(huán)境改革大有希望。但它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在世界范圍內用上清潔能源的技術。與此同時,世界人口將增長30億,生活水平超過現(xiàn)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還會逐漸加大。專家認為,即使明天我們停止一切二氧化碳的排放,未來30年世界仍然會繼續(xù)變暖。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就要采取措施:采用熱力和電力混合系統(tǒng);將燒煤改用天然氣;抓好再生能源與核能利用;支持使用多種高效、混合型燃料的汽車。此外,我們可用保護和恢復世界森林的方法降低和彌補20%氣體排放造成的污染。森林不僅儲存著二倍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且還不斷地從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有人認為,恢復大量的森林可以更好地調節(jié)未來50年的氣候變化。去年,僅銀行、企業(yè)、團體投資者就新投入一千多億美元用于綠色環(huán)保技術市場。相信未來會讓更多的個人和金融行業(yè)參與到這個市場中,以加速向前推進那些可以長久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技術。有關阻止氣候變化的其他這類“碳補償”和“碳貿易”市場情況也說明這種生意興隆。
《時代》2007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