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有許多“黑板+粉筆”不可企及的效果。因此把用多媒體課件作為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利用信息技術(shù)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幾年來各校建多媒體教室勁頭十足,大有把所有教室都改造成多媒體教室的氣勢。
然而,在使用了幾年之后,也出現(xiàn)了另一種認識。如西安某高校為‘迎評’,請了專家來聽課,有專家向校方反映教師使用多媒體上課效果很差,學校一調(diào)查,果然問題很多,于是就下令改為用黑板。但后來又有專家指出,現(xiàn)代教學手段不能不用,結(jié)果又通知老師改用多媒體課件。
這種反復,反映了目前對于多媒體課件屬性的認識及應用的方法都有討論必要。我應邀在第三屆全國計算機課程論壇作“抓住實施質(zhì)量工程機遇,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報告,在“科學運用信息技術(shù),提高教學效果”中闡述了我對運用多媒體課件的認識,引起強烈的反響?,F(xiàn)在高校都在討論提高講課質(zhì)量,如何科學運用多媒體課件是一個至關緊要的問題。我這里重提會上的一些看法,求教于各位。
1 多媒體課堂6元素
在多媒體教室里上課,有6元素:兩類人、四種道具。
人物:教師和學生
道具:大屏幕、激光筆、黑板和粉筆
多媒體教室的上課條件比傳統(tǒng)方法“洋氣”多了,但目標仍沒變,應該是,教師恰當?shù)卣{(diào)動多種媒體,使教學效果在學生身上最大化。用多媒體的目的,排在首位的顯然不是為了美觀、熱鬧,也不是為了減輕教師重復勞動,而是為了更好表達講課內(nèi)容,為了提高教學效果。
但是多媒體課件在脫去了神秘的外衣,在人們可以免除制作之勞苦而得到它之后,許多老師已經(jīng)從怕它,到接受它、喜歡它,直到離不開它。有人說沒有了多媒體課件,不知怎么上課??赡苷嬗羞@樣的人。
奇怪的是,人們越是依賴它,越是喜歡用它,批評的聲音反而越加強烈。這是為什么呢?我以為,這是有的老師犯了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大忌”,6個元素沒有協(xié)調(diào)好。
2 多媒體課件“四大忌”
目前有一種不良的現(xiàn)象,就是過度地依賴和使用多媒體課件,不注意多媒體課件的屬性,沒有協(xié)調(diào)多媒體教室6元素的關系,不注意揚長避短,濫用現(xiàn)代技術(shù)。
一忌:教師——坐而論道,照“片”宣科
坐著講課,把講課當成作報告。師生眼神不交鋒,講課者何來激情?怎么調(diào)動聽課者的注意力。看不到學生的表情,我們怎么知道聽懂沒有?照“片”宣科,念完片子了事也十分可怕。殊不知上課講究的是“講”,非“念”也。我們必須有對著一張ppt,可以講上3—5分鐘的本領。最可怕的是有人講課“以片子驅(qū)動”根本不知道下面該講什么。
二忌:投影片——一覽無余,毫無懸念
有人的ppt一屏一下子同時出來,這在有的場合,十分糟,嚴重影響了講課的效果。有的問題的解決要一步步誘導,其講解過程還可能設有“陷阱”,因此ppt的顯示必須配合老師分析的步步深入而展開,如果一屏全部出來,許多精彩就會變得淡然無味。而且學生一眼掃去,遠比你講來得快,已知一切也就失去聽講興趣。對ppt片子,更煩人的是:屏幕上的字密密麻麻,字小而多,不分段,字體無變化、無色彩差異,無圖無表。這種片子等于白做。只要問一下自己,你會看嗎?建議一張片子不要超過6-7行,到了10行就是臨界了。
三忌:激光筆——激光亂晃,不知所指
激光筆用于引導聽者的注視位置,僅就這一功能,它并不比教鞭好用,但由于新型的激光筆集成了“翻頁”功能,所以少有人用教鞭了。
有人激光筆“打光”十分隨意,隨意一指,學生還沒看到,光點已消失;再有拿著激光筆在大屏幕上打圈,聽者不知它要指哪兒。站在聽者角度,還真不如教鞭人性化。
還有人空著手上講臺,大屏幕這么大,他用手指東指西,學生不明白所指?建議老師手上還是有個道具為好。
四忌:黑板——形同虛設,媒體單一
多媒體教室給黑板保留一席之地,此乃英明之舉。黑板的優(yōu)點在于可利用空間大,板書過程與人的思維容易同步,黑板內(nèi)容時效長,便于教師即興發(fā)揮,這些是大屏幕不能及的。所以對于講邏輯推理的課程,用黑板真是另有一番風景。還有對于那些在講解時,要求學生花一點時間思考,那未如果采用黑板來講,學生的思維可以與老師的板書同步,教師與學生一唱一和,十分自然,真是舒服!
還有一個想法,求教諸位。有志于教學的教授,是否應具有只用黑板也能上課的本領,我以為這也是當教師的基本功。有點象話劇演員的朗誦,歌唱演員的無伴奏清唱。
用好黑板可以給講課帶來方便,少了許多翻ppt的麻煩,學生也可以對黑板上重要公式、講課難點等多看幾眼,加強了記憶,有利于提高講課效果。
3 師生科學地運用多媒體課件
相對于“黑板+粉筆”的傳統(tǒng)講課模式,多媒體課件是個“新生事物”。不論對老教師,還是新教師都有一個學習過程。不僅學習怎么制作(也許這還不是必須的),更重要的是必須學習和研究如何使用多媒體課件,使聽課者“舒服”。視覺舒服是課件制作者的功勞;只有聽覺舒服,才能入學生的腦。那是講課者講得好,課件用得妙,那才是我們追求的高要求。
我們是可以“借用”他人的課件來講課,但往往不成功。因為那不是你對講課內(nèi)容的理解,不是你的講課節(jié)奏的設計,你除了照“片”宣科,難有作為。對于想把課講生動的老師,只Copy他人的課件,無疑會把課講“死”。
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如何教和學要研究問題還很多,教師和學生都不曾重視過它,現(xiàn)在問題終于暴露了。
教師要把握多媒體課堂講課節(jié)奏,利于學生思考、利于課后復習。有的課,學生聽課時覺得還可以,但課后抓瞎,因為老師深遂的思路,精彩的分析、方法歸納等既不在書上,也可能不在課件上?!皞魇谥R”的任務往往在ppt上可以體現(xiàn),而提高學生能力和素質(zhì)常常是在教師的“不經(jīng)意之間”,口頭敘述中。現(xiàn)在學生不記筆記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上課筆頭懶、手懶,帶動了腦子也懶。很難設想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畢業(yè)了連記筆記的本事都沒有。當然教師為學生做筆記提供怎樣的幫助,也是要研究的課題。
教育部2007—2文件(即質(zhì)量工程文件)對運用信息技術(shù)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論述中,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話:“培養(yǎng)和提高老師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和運用信息技術(shù)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通過計算機和多媒體課件進行學習的能力和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教師用ppt上課的初級階段已經(jīng)過去了,中青年教師可能到了不用不行的地步。但是學生在多媒體教室聽課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從聽課效果而言,有些老師,有些課還難以斷言比傳統(tǒng)課堂好。因為學生除了“聽”之外,難有所作為,在多媒體課堂上學生還能做什么,課后必須做什么,還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
學生在多媒體課堂聽課,如何使他們收到最好的效果,這是大家最關心,也是要教師花功夫的。正如不能照搬游擊戰(zhàn)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來打現(xiàn)代化的信息戰(zhàn),我們不能只把“粉筆 + 黑板”換成為ppt,其他都不改變,這只能看成是從表面上運用信息技術(shù),是淺層次的;教師應用ppt的高級階段,可能是以追求課堂綜合效果為目標,調(diào)動多種媒體,采用與其適應的現(xiàn)代教學思想、方法,特別是用有利于聽課者思考,記筆記和課后復習等人性化的方法?,F(xiàn)在不是用不用多媒體課件問題,而是要師生們加強學習和研究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調(diào)動和發(fā)揮多媒體課堂6元素積極性,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運用信息技術(sh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