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食家朋友多年不吃雞,理由很簡單:現(xiàn)在的雞都是籠養(yǎng),沒有自由,沒有野食可打,怎么會有香滑活絡的滋味,肉質就像一截一截的木纖維。鴨子就不同了。鴨子要游水,有水面的地方才能成群結隊地散養(yǎng),它們天生是蘆葦蕩和野水塘里優(yōu)游自在的自由主義者。
著名作家汪增棋講過一段養(yǎng)鴨經(jīng)歷:養(yǎng)鴨人將半斤重的仔鴨從高郵趕到南京去,一路都是水網(wǎng),養(yǎng)鴨人撐著蒿子風餐露宿,那些綠頭麻鴨用扁嘴撈水里的螺獅、草蝦和小魚吃,趕到南京時,鴨子正好長到兩斤半重,恰是肉質最矯健鮮美的時候。
外地人到南京,都會買那種真空包裝的鹽水鴨,嘗后卻說:“名頭那么大,滋味不過爾爾?!逼鋵崱K袕牧魉€上下來的真空鴨都是凍鴨胚做的——機械化殺鴨除毛,殺好后進冷庫,需要時再拿出來腌制。陸文夫說過,凡是進過冰箱的東西,活潑鮮香早減了五成。你可以想象冷庫里的鴨子還有沒有美食的“魂”。
真正會吃的“老南京”,一定會去南城買鴨子,特別是老城南的七家灣,那是回民的集居區(qū),殺鴨殺牛都由阿訇主持,保證鴨子是在無痛苦、無恐懼的狀態(tài)下“安樂死”,這樣的鴨肉鮮香無比。
鹽水鴨,講究用百年老鹵??绝啠v究用吊爐明火,架果木燒烤,烤出來的鴨子明艷如蜜漬玫瑰色。斬鴨子時,要求每一刀下去厚薄均勻。斬完后斫板上一點兒肉渣都沒有。這些還不足以體驗南京鴨子的妙處,最妙的東西是鴨子身上的零碎:鴨血、鴨油和鴨翅。
鴨血可以用來燒酸菜、燴豆腐,其柔韌與細膩比所謂“撒尿牛肉丸”有過之而無不及。南京MM的“超級午餐”,可能是兩塊鴨油燒餅配一碗鴨血粉絲湯,粉絲要用純綠豆絲,細韌又煮不斷。湯是用鴨架骨和豬大骨熬成的,一鍋湯能香三里地。將鴨腸、鴨肝、鴨心、鴨肫都——燙熟,整裝待命,大師傅便將七、八個燙粉絲的竹舀子吊掛在滾水里,兩三分鐘后撈出放入大海碗,將鴨血和切片的鴨內臟舀入,還沒動筷,先飲一口湯,五臟六腑的妥貼已彌散開來。
我有個同學,留學8年后回到南京,喝了一碗鴨血粉絲湯,吃了一碟鹽水鴨和一碟鹵鴨翅,長嘆一口氣:“8年來,我的魂魄這才算又回到腔子里了,這一碗湯,把我這些年的彷徨與漂泊都驅盡了。 ”
有人問:南京這地方為何宜居?盡管生存壓力也不小,但南京人幸好有一手制鴨絕技,為這個心火旺盛的時代注入了“清火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