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從陜北渡過黃河,揮師深入山西敵后,發(fā)動廣大人民群眾,依靠著小米加步槍,依靠著靈活自如的游擊戰(zhàn),依托著巍峨綿延的太行山、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以及波濤洶涌的母親河,開始了長達八年的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
戰(zhàn)初,我軍武器十分匱乏,有的戰(zhàn)士只能用長矛和大刀同敵人拼殺,從敵人手中奪取槍炮子彈,但僅此仍遠遠不能滿足迅速發(fā)展壯大的八路軍的需要。為了解決武器裝備問題,八路軍總部本著“把提高軍事技術,建立必要的軍火工廠,準備反擊實力”作為“全中華民族當前緊急任務”之一的原則,于1939年7月,遵照朱德總司令和左權副參謀長的指示,在地形隱蔽的太行山黃崖洞,正式建設我軍的兵工廠。作為抗日根據地創(chuàng)建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兵工基地——黃崖洞兵工廠,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克服重重險阻,打退敵人一次次封鎖、圍攻,保障了前線數十萬將士的軍火供應,尤其是1941年的“黃崖洞保衛(wèi)戰(zhàn)”,更是以敵我傷亡六比一的輝煌戰(zhàn)績,“開創(chuàng)了中日戰(zhàn)況上敵我傷亡對比空前未有之記錄”。
風云激戰(zhàn)已是昨天,但那頁沉甸甸的歷史久久地激蕩著我的心,那神圣的黃崖洞戰(zhàn)場深深地吸引著我。2007年初秋的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們全家來到紅色旅游勝地黃崖洞,領略太行風光,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黃崖洞位于山西省黎城縣一個名為水窯峪的山谷內,處在太行山深處。這里峽谷縱橫,峭壁連綿,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再加上茂密的山林,形成了一座中間凹、四面凸的天然堡壘,當年兵工廠的廠房和職工宿舍就隱蔽在“城堡”內的山溝間,由八路軍總特務團和當地民兵秘密守備。
剛剛還是艷陽高照,突然濃云飄來,遮住了耀眼的陽光,山風吹過,間或落下幾許雨滴,更增添了峽谷中的涼意,也使我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許多。峽谷中只有一條名為甕圪廊的通道與外界相連,兩側巨峰直插云霄,如戰(zhàn)士般守衛(wèi)著峽谷的“大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雄險。1941年11月9日,日寇糾集5000余兵力,在空軍配合下,兵分多路強攻黃崖洞,一場堅守防御戰(zhàn),在太行山深處打響了!在水窯口,日軍向我前沿陣地發(fā)射燃燒彈,頓時,陣地上烈火熊熊、煙霧騰騰。我特務團八連八班的戰(zhàn)士在班長王振喜的帶領下,沖出工事,帶著滿身烈焰向涌來的敵人射擊、投彈、肉搏,用盡了最后一顆手榴彈,共斃敵70余人,直至壯烈犧牲。多少年過去了,當年石砌的工事仍舊如壁虎般緊緊吸附在峭壁之上,隨著歲月的流逝,布滿了青苔,四周斑駁的石崖上密密麻麻布滿了彈痕。它們拖著滿身的傷痕一遍遍默默地向我們講述著那“山石上血跡斑斑,陣地前遺尸累累”的慘烈場面,無聲地痛斥敵人慘無人道的殺戮和滅絕人性的進攻手段,同時也見證了中華民族來之不易的勝利,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此時的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點直擊石路,好像老天爺發(fā)怒,痛斥敵人的殘暴;山中的野花在秋雨中怒放,好像在放聲高歌,歌頌長眠于這里的烈士。冒雨前行,我們看到了被炸毀的兵工廠舊址,簡陋的“將軍屋”,傲然聳立在風雨中的“黃崖洞保衛(wèi)戰(zhàn)殉國烈士紀念塔”,還有那讓人肅然起敬的小號手崔振芳陣亡處。19歲的我有時還依偎在父母身邊撒嬌,17歲的他卻已手握鋼槍,獨自一人抵抗蜂擁而上的侵略者,崖峭壁之上,這里洞外有洞,洞內有場,地形隱蔽,能打能藏。講解員告訴我們,這里就是我八路軍黃崖洞兵工廠的“軍火庫”。當年沒有梯子,戰(zhàn)士們就手腳并用攀援而上,靠繩索進入洞穴,再順著繩子滑下來,人抬肩扛將槍支彈藥運進運出。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終于在洞口磨出兩道深深的石痕。而今,我們攀扶著鐵梯慢慢爬入洞穴。看著漸漸遠離的地面,整個人仿佛懸在半空中,沒有了腳踏實地的感覺,雙腿不由得顫抖,細細的汗珠從額頭滲出。我不禁佩服當年八路軍戰(zhàn)士們的勇氣和毅力。洞口不大,洞內卻寬敞深邃,既遮住了陽光也阻擋了風寒,好似黃土高原上依山而建的窯洞,冬暖夏涼,干燥通風,成為我軍武器彈藥的天然倉庫。
參觀黃崖洞,耳邊回響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胸中澎湃著愛我中華、最后光榮殉國。正因為有了這些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烈士,憑借著錚錚鐵骨,才保衛(wèi)了兵工廠的安全,保障了前線彈藥供給,最終擊潰了裝備精良的侵華日軍。對于和平年代里出生的我們,雖無法體會戰(zhàn)爭的殘酷和激烈,但卻享受著勝利帶來的光明和幸福,我們?yōu)樗麄兪乃辣Pl(wèi)祖國、英勇無畏的偉大精神而感動,被他們的事跡所鼓舞。
在山路的盡頭,我們終于看到了久負盛名的黃崖洞。洞體處在高出地面幾十米的懸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激情。60多年前,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曾有多少革命英雄在此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聳起一座中華民族不甘屈辱的巍巍豐碑。帝國主義的侵略嚇不倒英勇的中華兒女,槍林彈雨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腳步。太行山那一座座巍峨的峰巒,仿佛就是將士們高昂的頭顱、偉岸的身軀鑄成的銅墻鐵壁!
我知道,黃崖洞風景將永遠延續(xù)英雄們的精神與生命。如同那燒焦的枯木又長出新葉,蓬勃向上,如同那漫山遍野被鮮血澆灌的茂林,郁郁蔥蔥。不知不覺中雨停了,云去了,夕陽西下中我們離開了這紅色的革命紀念地,帶著對革命英雄的崇敬與追思,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帶著一股不斷推動我們勇往直前、奮勇拼搏的力量,踏上了歸程。山谷中似乎又響起了那隆隆的炮火聲,響起了沖鋒號的聲音,震徹山谷,余音繚繞,久不絕耳。
(責編 興 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