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出差,辦完公事后,便去東京找我的大學同學老李。老李在日本打拼十多年,娶了個日本女子為妻。
老李和妻子開著一輛豪華皇冠車到火車站接我,上車后,我問老李,這車是你的?我原本想,他在日本這么多年,買輛這樣的車應該沒問題。老李卻悄悄對我說,是租來的。我問,難道你還買不起車?老李笑道,買得起,但來日本后,中了這里的“毒”,不想買,只想租了。
來到老李家,我見房子不錯,便問老李,這房子不是租的吧?老李笑笑說,也是租的。我有點茫然,說,你是怎么混的?難道你還比不上我?老李笑道,日本人時興租,用國人的時髦話說,這叫“租主義”。日本青年人結婚,不一定先要有自己的房子、車子。房子大都是租來的,公司每月有一定的租房補貼。車子嘛,很多青年人也是租來用。有事就租,上班就坐地鐵或公交車。
正說著,只見老李的妻子從車上抱著被子枕頭出來。我問,為什么把被子送出去洗呢,難道家里不能洗?老李哈哈大笑起來,說,不瞞你說,這被子也是租來的。日本人有這樣的習慣,家里平時不添多余的被子,來了客,大都出去租。客人一走,再還回去。放心,被子消毒過,很干凈。
當晚,我與老李聊了很久。我問老李,你孩子已大了,你也過了40歲,難道你不想買房子?老李說,我正準備買房子。這么多年來,過的全是“租生活”,為的就是等兒子大了,積蓄多了再買房。這里的人大都習慣在40歲左右買房子,因為此時工作穩(wěn)定,買房也有了經(jīng)濟基礎。
次日,老李夫婦陪我去旅游。他的妻子開來一輛三菱越野車,不用說,這也是租來的。老李說,咱們要去的地方有一段路是山路,越野車方便些。我說,看來你的“租生活”過得還很瀟灑呀,昨天皇冠,今天越野,要是買車,就沒這樣瀟灑了。老李告訴我,日本雖然是世界上有名的汽車制造國,買車很便宜,但日本人并不是都擁有車。很多人喜歡過“租生活”,出游、接客時就去租車。租車很方便,也很經(jīng)濟,在一些車站、碼頭、機場等,都有車出租,只要提前打個電話或網(wǎng)上預約,下車下船下機后,憑有關證件就可提車使用。還車也很方便,咱們這次去旅游后,就在那里交還車輛,然后一起坐火車回東京。
在異地也能還車?我問。老李說,這是一個“租生活”時代,許多行業(yè)服務都是一條龍的,這邊租車,那邊還車,生意才能搞得更活。
(梁衍軍薦自《羊城晚報》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