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歷史片,是不能當做歷史來看的,對歷史很自負的英國權威電影評論界向來這樣認為。從歷年好萊塢推出的影片中,老牌英國評論家還是標出了好萊塢電影的十大史實錯誤。他們說,盡管這些影片紅極一時,不過假的還是假的,需要為歷史正名,免得誤人子弟。
謬誤一:影片《U-571》中所提到的德國在二戰(zhàn)中發(fā)明的特種密碼機,不是美國潛艇率先俘獲的,而是英國潛艇在1941年8月最先得到的,當時離美國參戰(zhàn)還有四個月呢。到了1944年,美軍方才截獲了一臺。在影片的字幕上,還是迫于英國潛艇官兵的壓力,好萊塢才不情愿地加了一條注示。
謬誤二:由梅爾#8226;吉布森主演的影片《愛國者》,講的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反抗英國統(tǒng)治的故事。片中主角是按照反英武裝領導人斯萬普#8226;??怂沟脑螌懙?。片中他當然是正面人物,其實他是大批屠殺土著印第安人的兇手,對他的奴隸也很殘暴。
謬誤三:在影片《角斗士》中出現(xiàn)了拉賽爾#8226;克勞扮演的角斗士與羅馬皇帝科曼達斯用金屬劍比武的場面,而事實上,當時角斗士只能持木劍。另外,雖然科曼達斯的確下過角斗場,但他是與野獸較量。最后,他是被他的奴隸殺死的。
謬誤四:英國傳奇大盜羅賓漢活躍的13世紀,印刷術還沒有在英國使用呢。可是在美國影星凱文#8226;科斯特納出演的《俠盜羅賓漢》中非把通緝告示弄成印刷品。而英國掌握印刷技術那是1477年以后的事了。
謬誤五:美國南北戰(zhàn)爭后,在美國西部工作的重要力量是黑人。可是影片《綠野英豪》中的居民和槍手全是白人,不符合事實。
謬誤六:斯蒂文#8226;斯皮爾伯格在拍攝影片《印第安納#8226;瓊斯》前,真該好好查一查歷史。片中主角飛越大西洋的時間是1938年,可是實際上,大西洋航空客運業(yè)務從1939年才開始。而且片中有的人物明顯在閱讀1918年的報紙。
謬誤七:同樣,《杰斐遜在巴黎》里,講的是杰斐遜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巴黎,他已經(jīng)使用公制單位“米”做度量標準,其實法國那時還在沿用英寸,“米”制到1790年后才引進法國,到1795年方成為法國的度量標準。
謬誤八:也許《地獄重生》一片的愿望是好的,醫(yī)生掌握了那么多新奇有效的手術器械。可是其中一些器械是影片所演時間兩年后才有的,而且在動物身上又試驗了好幾年呢,不可能那么早就用在了人身上。
謬誤九:《珍珠港》一片開始時拍攝的農(nóng)用小飛機是從1937年起制造的。可是按影片中的時間推算,本#8226;阿弗萊克和喬什#8226;哈奈特所演的
兩個少年,竟在1923年就駕駛它了。
謬誤十:要舉出《紐約黑幫》一片中的錯誤,就太多了。該片明明發(fā)生在1860年,可是卻用上了報紙夾(1899年才發(fā)明),吃上了香蕉(1864年以后才進入美國),玩上塑料臺球桿(那是后來很久才有的),就算臺球游戲本身也是1875年前后才開始玩的。
(余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