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史記》惜墨如金,其中對男女情愛的描述,尤為罕稀,可在列傳里寫到同姓的辭賦家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戀情時,一落筆就展開了7000余字的描寫,而且是一段機趣橫生又難能可貴的文字。
司馬相如捐錢謀了個郎官在孝景帝手下任武騎常侍時,不甚如意,就借口生病回到了一貧如洗的成都老家。在成都百多里外的臨邛縣當(dāng)縣令的王吉是相如交情很深的朋友,便去信約請相如:“你是蜀中大才子,長期在外不遂心,就到我這兒來散散心吧?!?/p>
相如剛到臨邛,王吉派車馬相隨,招搖過市地在縣城里轉(zhuǎn)了一遭,騎在馬上的相如容儀豐美,雍容閑雅,臨邛的男女老少大大地開了個眼界。兜了一圈后,相如不住縣府,卻住在城外行客歇腳的一個涼亭里。王吉裝作很恭敬的樣子每天前去拜訪。過了些天,相如推說有病,讓隨從謝絕王吉的拜訪,而王吉照樣拜訪,而且顯得更加恭敬……臨邛城有許多財主,家有奴仆800人眾的首富卓王孫與另一財主商議:縣令來了貴客,我們應(yīng)盛宴招待一番,并請縣令大人作陪。
王吉應(yīng)約準(zhǔn)時來到卓家,來客已經(jīng)上百,午間去請相如,相如卻稱病不來。相如不至,王吉不敢進食,于是就親自赴涼亭鄭重接請。相如佯裝不得已,勉強赴宴。卓王孫之女兒卓文君,顏色姣好,通曉音律,“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西京雜記》),年紀輕輕正好新寡在家。宴席上酒酣耳熱之際,王吉捧上一具琴對相如說道:“眾人知曉你精于彈琴,大伙都希望你彈上一曲助興?!毕嗳缏约油妻o,終于彈了一曲《琴歌》。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仔細檢點、品味相如赴臨邛的全過程,分明是王吉與相如背地里設(shè)計于先,明里有企圖,有計劃地糊弄趨炎附勢的卓王孫,暗中則有預(yù)謀,有步驟地勾引秀婉聰慧的卓文君。席終人散,也就在這個晚上,實現(xiàn)了“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的終極目的。
滔滔愛河里,西方人吟的是玫瑰之曲,中國人唱的是鳳凰之歌,詩經(jīng)《大雅》中就有過“鳳凰于飛,翙之其羽”的歌唱。自從司馬相如成功地彈奏了《琴歌》之后,“鳳求凰”之所以會成為中國語匯中表示男子求偶的專門用語,正是由于卓文君的月夜私奔為這首《琴歌》添了畫龍點睛的一筆。從此以后,“私奔”一詞,驚世駭俗,自然而然地隱伏了東方女性追求愛情自由的強烈的叛逆色彩。
卓王孫是個老朽,哪里能聽懂寓意微妙的《琴歌》呢?當(dāng)他得知女兒與相如已經(jīng)私奔到成都時,非常憤怒:“我女兒太不成器,我雖不忍心殺之,可我一文錢也不給她!”老財主自以為錢財是人生命脈,握住了錢財,女兒就翻不出自己的掌心。
成都相如家徒四壁,住了些時日,文君果然有點撐持不住了,便對相如說道:“我們一塊回臨邛吧,何必這樣苦熬自己?!倍嘶氐脚R邛,買了一家酒店,文君當(dāng)壚賣酒,相如穿了犢鼻裈和酒保庸役洗盤擦碗。卓王孫聽到此事,大傷臉面,深以為恥,由此連家門也不敢出。城里的老兄弟們便來開導(dǎo)卓王孫:“你只有一兒兩女,萬貫家財怎么也用不了。文君業(yè)已許身,相如雖窮,卻是個可依賴的人才,況且又是縣令的摯友,你何必要這樣地輕視人家呢?”卓王孫不得已,只好分予文君上百奴仆,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與相如目的既達,仍回成都過逍遙日子去了。
卓文君實在聰明,其父倘若是個沒有臉面可顧惜的窮光蛋,她才不會慫恿相如回臨邛賣酒呢。卓王孫雖是富有,靈魂里卻又勢利得很。后來,漢武帝看中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拜其為中郎將奉使西南,“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qū),蜀人以為寵。于是卓王孫、臨邛諸公皆因門下獻牛酒以交歡。卓王孫喟然而嘆,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而厚分與其女財,與男等同”。直到這時,卓王孫才發(fā)覺自己的女兒委實是目光深遠,識力過人。當(dāng)年私奔,簡直是巾幗英雄必有之壯舉……
女色的誘惑力是非凡的。男人啊,一闊心就變,就連司馬相如這等能上(曾任武騎常侍)能下(曾穿犢鼻裈打雜)、早就打破了名利機關(guān)的大才子,似乎也有把持不住自己的時候?!段鳑鲭s記》載:“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p>
且看《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相如在世61年,擬聘茂陵女為妾之時,卓文君很可能滿頭銀絲了,當(dāng)年私奔之際,她就立定了“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的意愿,相如之老年變心,留給文君心靈上的創(chuàng)痛是無可比擬的。此詩的基調(diào)是“怒而不傷,哀而不怒”,在感情的攔截上,能收到“相如乃止”的效果么?成都市有一琴臺,據(jù)說是司馬相如當(dāng)年鼓琴之地。900年后的杜甫寫下了一首《琴臺》詩:
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
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云。
野花留笑靨,蔓草見羅裙。
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fù)聞。
杜甫落筆審慎,從這首詩里,看不出責(zé)難司馬相如的意思。
“野花留笑靨,蔓草見羅裙?!倍鸥ψ课木竽懽非髳矍楹妥杂傻摹八奖肌毙袨閰s是暗中稱許的。當(dāng)今時代變遷,“私奔”一詞正在泯滅和消亡,而作為歷史美談,卓文君的形象永遠是青春活潑的,也是可愛可敬的,理應(yīng)是中國女性最自然、最坦率、最真實的化身。
2000多年過去了,如果中國的女權(quán)主義者要在愛壇上推出一位自由女神,我投卓文君一票。
王吉、相如城府深,勾引新寡巧彈琴??蓢@乃父糊涂甚,失卻愛女復(fù)賠銀。風(fēng)雪夜走豹子頭,月地私奔卓文君。千秋憎愛燃圣火,誰是傳薪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