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得好: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決策者的素質(zhì)和智慧是成敗攸關(guān)的關(guān)鍵。縱觀歷朝歷代的大決策者,無不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表面上的“無知”或“無能”。決策者自認無知,才能轉(zhuǎn)化為有知。也只有有知而自認為無知,才能求賢、尋賢、用賢而臻于大智大慧,這也是中國式管理的最高境界之一:大智若愚。中國的管理者們平日好像很無知的樣子,其實那只是表象,是為了迷惑競爭對手,故意示弱于人。一旦時機成熟,他們便會充分施展平時不為人知的大智慧。但是,大智若愚也需要有法有度,否則就會變成大愚!
《水滸傳》中統(tǒng)帥群雄的管理者宋江是平常人都看得出來的窩囊廢,他沒有什么人格魅力,更無一絲英雄氣度。其武藝不如一尋常的地煞星,計謀不如吳用等人,卻成為一百單八將之首,讓人很是為其他的英雄抱不平。
但我們?nèi)糇屑毞治鲆幌戮蜁l(fā)現(xiàn),其實宋江并非無能,他所具備的正是“無能”之能,即個人的文武之資未必出眾,但是卻有駕馭群雄、審時度勢、借力打力、合縱連橫的出眾才能,更掌握一種要登堂入室、脫離草莽而必不可少的決策能力。而這才能和方式在中國古代的政治生態(tài)和社會背景下,往往能克服自身的文才武略之不足,從而脫穎而出。
宋江在廣收天下英雄,積累了雄厚的人脈關(guān)系后,因為潯陽江頭題寫了反詩,在法場上被眾兄弟劫了后,終于下決心上梁山。此時上梁山正是恰到火候。如果殺了閻婆惜就上梁山,他無非是林沖那樣避禍上山,雖然有大恩于晁蓋,但終不免有寄人籬下的味道。等到白龍廟小聚義時再上梁山,自己搜羅的新人馬已經(jīng)超過晁蓋的舊部,此時上山不再是投奔,而是會師。宋江被晁蓋等人救出后,對晁蓋的表白:“小弟來江湖上走了這幾遭,雖是受了驚恐,卻也結(jié)識得許多好漢。今日同哥哥上山去,這回只得死心塌地,與哥哥同死共生?!薄紫绕睬遄约旱墓?,并非空手上山,而是有功于梁山;其次再撕掉當(dāng)初滿口忠孝,不反官府不違父命、不從草寇的面紗,表達了鐵心從寇的決心。如果宋江像盧俊義那樣在梁山事業(yè)進行得如火如荼時上梁山,就有投機的嫌疑,而且無尺寸之功,甭說想取代晁天王,就是想坐第二把交椅恐怕梁山眾人也不會服氣。宋江有吏的圓滑手段、吏的通達精明,其駕馭群雄之能力遠超晁蓋。
宋江剛剛上梁山就表明了自己作為首領(lǐng)的“天然資源”。當(dāng)時童謠傳曰:“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v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彼鶓?yīng)的就是我宋公明,上天叫我做梁山的首領(lǐng),這便是天然合法性。再加上九天玄女授兵書,梁山石碣排定的座次這些把戲,更是強化了其作為首領(lǐng)的合法性。
宋江雖然具有梁山首領(lǐng)的合法性,但他不愿意在造反這條路上走到黑,最終修成正果。那么只有兩條路——打下東京當(dāng)皇帝,梁山還不具備這個實力,就只有接受招安,當(dāng)大官了。宋江一旦確定了招安的目標(biāo),那么必須舍棄“播亂在山東”這樣的“天命”,進行革命方針的轉(zhuǎn)移,那么此時的道德資源就是“忠義”——而且忠必須在義之前。從“播亂”到“忠義”的蛻變,便是“造反”到“招安”的理論準備。宋江非常明白理論準備之重要,在排定座次后,推行“忠義”之說,使他掌握了主導(dǎo)招安。
宋江以大智若愚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群雄的面前,消除了群雄的戒心,以大仁大義、毫無私心的姿態(tài)收攬人心,表面看上去平平無為,實際上是一步一步施行自己的計劃,卻又不被人發(fā)現(xiàn),最終用自己的腦子做到了首領(lǐng)的位置,用自己手中的砝碼與朝廷講條件。這個看似無能的“窩囊廢”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封妻蔭子的目的。這個人是有能還是無能,事實勝于雄辯。古人云:“謀出于智,成于密,敗于露?!碑?dāng)進攻的機會還沒有到來的時候,中國的管理者寧可偽裝糊涂也不行動,更不會自作聰明而輕舉妄動,否則就會暴露戰(zhàn)機引起猜疑,導(dǎo)致失敗。
但是大智若愚也是要講究火候的,時機一旦成熟就要馬上出手,不能一愚到底。否則就不是若愚,而是真愚了。宋江在奪得了梁山首席之位,并做好一切鋪墊之后,就果斷地開始實施自己封妻蔭子的計劃,不顧眾兄弟的反對,甚至不惜犧牲部分兄弟,一意孤行,鋒芒畢露,完全不見了往常不出頭的作風(fēng),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俗話說水極清澈則無魚,人太精明則無友。大智若愚,贏在糊涂。糊涂法則很像武術(shù)中的醉拳,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半醉半醒之間,使對手永遠無機可乘。但是“難得糊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奥斆麟y,糊涂難,由聰明轉(zhuǎn)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dāng)下心安,非圖來福報也?!毕胍龅讲⑶易龊煤恳彩且v究一定方法的。
首先,糊涂一定是小事糊涂,大事清楚。一個人大事小事都不糊涂,當(dāng)然最好,但誠如孟夫子所言:“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比说木湍芰κ怯邢薜模钤谑郎系臅r間也是有限的,企圖事無巨細,對什么都清楚,那也就什么都不真正清楚了。
其次,糊涂是假裝的糊涂,心里一定要清楚。畫家畫龍,往往添幾朵云彩,因為沒有云就無法刻劃出龍的氣勢。人也跟龍一樣,平時要躲在自己的云層里,隱蔽行跡,偶爾從云間隱隱約約地露一露他的鱗鰓和爪子,也就夠了。
再次,領(lǐng)導(dǎo)者在小事上糊涂也應(yīng)掌握分寸才是,并要以在大處上獲得好處為前提條件。
最后,還要提防對手的大智若愚,千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從而掉以輕心。聰明的人往往是最愚笨的,而愚笨的人則可能是最聰明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這都是中國人生哲學(xué)中最高深的層面。
(摘自《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