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lO月2日,許昌市襄城縣丁營鄉(xiāng)崗馬村村北,村民在取土時發(fā)現(xiàn)一座古墓,出土漢代陶器數(shù)件,以及鐵錢范、陶范及鐵爐鉗各一件。
這是一組西漢早期“半兩”合范。據(jù)當事人講,出土時陶范扣在鐵范上。鐵范長287、寬110、厚9mm。錢文呈陰文,規(guī)整、挺拔,筆劃遒勁,屬小篆。“兩”字內(nèi)從雙“人”文。錢徑23、穿徑9mm。錢型分4排,每排10枚,共40枚。澆鑄道長275、寬3(口寬18)、深4mm。背有二橋形支座(插五圖3)。支座鈕寬17、高22、厚10mm,上鈕長68、下鈕長82mm。上鈕距頂62mm,下鈕距底45mm,兩鈕相距160mm。
陶范長295、寬125(首寬96)、厚38.5mm。澆鑄口長30、寬22mm(插五圖4)。
鐵爐鉗長443mm,柄長342mm。
在秦漢時期錢范的發(fā)現(xiàn)中,銅范、陶范及石范較多,而鐵范相對較少。這是由于鐵范報廢后多被回爐熔煉,即使幸存下來,因鐵比銅更易氧化,經(jīng)2000多年歲月侵蝕,多已銹蝕不堪。這件西漢早期“半兩”錢范,形制完整、字口清晰,實屬難得。
責任編輯 于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