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大地,白雪化去,留下一片泥濘的大地,四處散發(fā)著草的清香。隆隆的馬達聲由遠及近,劃破了小鎮(zhèn)的寧靜。這是一輛紅軍的T34/76早期型坦克,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戰(zhàn)斗,坦克兵用白石灰手刷的冬季偽裝已經(jīng)漸漸褪去,露出綠色的底漆。T-34/76于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zhàn),在此后一系列戰(zhàn)斗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軍事歷史上稱其為“T-34危機”。
此次制作的套件采用港龍公司的6205號T34/76(1941年型)中型坦克。為了體現(xiàn)快樂模型的精神,這次采用開盒直做,只剪掉了一邊的前擋泥板作戰(zhàn)損狀態(tài)。此模型板件質(zhì)量不錯,組裝基本順利,只是炮塔焊縫處存在少許縫隙需要補土加強。
模型場景設定為初春時節(jié),涂裝使用水性涂料,先采用深棕色勾邊預制陰影,自己調(diào)了蘇軍綠,為了上白色后能加大反差,所以色調(diào)較深。干后用油性消光罩一層,作為隔離層,以便接下來的舊化。
為表現(xiàn)坦克上歷經(jīng)沖刷的冬季迷彩,我使用了溫莎的丙烯顏料,完全無臭無毒。白色稍加水調(diào)開,用撕碎的小塊海綿蘸著在車上戳,邊邊角角都抹一點。等半干的時候,用硬毛的刷子蘸著酒精順著氣流的方向刷(注意的是,有同好說蘸水刷就可以,可是溫莎的丙烯顏料半干后就開始防水了,完全刷不下來)。刷完后白色比較單調(diào),再用海綿在局部補強一下。反復調(diào)整到自己看著順眼的狀態(tài)。
在炮塔上用丙烯紅色繪上標語和戰(zhàn)術編號。用丙烯色調(diào)出一些不同色度的綠色,在局部做掉漆,有些邊緣清晰的用畫,有些用掃。反復多次后,車上的色彩就比較豐富了。舊化這次洗得比較重,在大平面上用棉簽蘸Zippo油順氣流方向再擦一下,效果就和濾鏡比較相似。在焊縫等地方用更濃的洗液再勾一下。再用毛筆蘸火機油調(diào)整一下,最后在容易積塵的地方用天然土加強一下就OK了。
接下開始弄底盤,用丙烯色+石膏粉調(diào)出需要的土色,在輪子、履帶上隨意涂抹,這里我要推薦用最舊的毛筆,越舊越開叉越好。抹好石膏后,按需要上些粉彩。最后用鉛筆掃一下邊角,炮口熏一下黑,排氣管抹點銹,整車就算完工收手了。
這次做了簡單的地臺。因為是第一次做地臺,選比較簡單的,石膏倒入鏡框,半干的時候用硬毛筆刷出履帶碾過的凹陷,凹陷兩邊適當堆積一點石膏。平地用毛筆戳出粗糙感。干透后有裂縫,用補土填好。田宮XF57漆打底,用抹底盤剩下的石膏戳在履帶痕跡的位置,模擬被履帶翻起的下層較濕的土。油畫色洗一下,抹白膠撒草粉,用綠色噴一下局部,模擬初春的鮮草。放上坦克整個小場景就完成了。